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声、拍CT片和实验室的相关检查在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偶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59例肾上腺偶发患者,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肿瘤病理性质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直径小于4cm,肿瘤直径4-8cm以及肿瘤直径大于8cm,各直径阶段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占比无统计学意义(F=2.16,P<0.05);手术前超声检查高达91.53%,CT检查正确率高达93.22%。结论超声、CT检查结果可以对患者手术前肿瘤的状况进行准确地评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声、拍CT片和实验室的相关检查在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偶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59例肾上腺偶发患者,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肿瘤病理性质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直径小于4cm,肿瘤直径4-8cm以及肿瘤直径大于8cm,各直径阶段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占比无统计学意义(F=2.16,P<0.05);手术前超声检查高达91.53%,CT检查正确率高达93.22%。结论超声、CT检查结果可以对患者手术前肿瘤的状况进行准确地评定。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偶发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例垂体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有头痛等症状,12例无任何症状。4例有内分泌功能;无功能型49例病灶小于1.0cm者27例,1.0-1.5cm者13例,大于1.5cm者9例;29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术后病理结果示垂体腺瘤21例(18例无功能,2例生长激素型,1例泌乳素型),3例垂体增生,3例Rathke囊肿,2例垂体囊肿。53例中,失访4例;49例病人随访1-5年,手术切除病例均无复发,保守治疗病例中2例增大,其余病例无变化。结论对于头痛病人需重视垂体MRI检查;对于大于1.5cm或1.0-1.5cm随访有增大者,建议手术切除;而1.0cm以下无内分泌功能者可以定期随访。

  • 标签: 垂体偶发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CT诊断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理分析经手术证实13例节细胞神经CT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男3例、女10例,13例均单发,右肾7例,左肾6例。椭圆形5例、水滴形4例、圆形3例、腰果形1例,病灶直径1.5-13cm,平均5.3cm。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呈嵌入式生长,推压临近结构。其中有3例病灶内可见沙粒样钙化。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实质期呈轻度延迟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 标签: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肾上腺醛固酮手术患者血压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醛固酮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肾穿刺病理、血肌酐及尿素氮与术后持续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相关影响因素与醛固酮术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14例24h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者术后持续高血压9例;13例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者术后持续高血压9例。术后持续高血压者共16例,其中15例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均显示肾脏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结论术前高血压病史时间长、术前肾脏病理变化与醛固酮术后持续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应该重视醛固酮患者的肾脏血管并发症。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 高血压 肿瘤 尿蛋白 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方法对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就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缩短术后恢复期,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收治的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男性4人,女性1人,平均年龄50岁。5例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病检证实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术后均随访1~40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是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B超、CT及MRI有助于术前诊断,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以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优于开放手术。

  • 标签: 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患者的诊治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7例患者均行超声、CT、内分泌相关检查,3例行腹腔镜手术,3例行开腹手术,1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结果7例术后病检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3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随访12~38月,7例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只能辅助诊断,最终的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预后大多良好。

  • 标签: 节细胞神经瘤 肾上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本能。"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正规性的科学活动,更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关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场合下产生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并及时给予支持、

  • 标签: 性科学 正规性 探索兴趣 七星瓢虫 专心研究 指导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3D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15例经3D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心理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及出院指导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5例患者能安全接受整个手术过程,经积极治疗护理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经3D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3D腹腔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在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及整体满意度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手术的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高血压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68例接受单侧肾上腺切除手术治疗的单侧肾上腺增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患者术后血压、症状进行随访。统计分析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高血压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68例单侧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患者行患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正常。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随访时间47.2±5.9个月),有25例(36.8%)患者血压再次升高或再次需要口服药物控制血压。在影响手术疗效变量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术后收缩压水平、高血压病程、肾上腺增生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侧别、高血压病程、肾上腺增生类型、术前血钾、术后收缩压水平、皮质醇节律、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尿儿茶酚胺代谢物水平等作为自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影响术后高血压复发的因素有年龄〉50岁,高血压病程〉5年,肾上腺增生类型为皮髓质增生。结论单侧肾上腺切除对于治疗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影响高血压复发的主要因素有高龄(年龄〉50岁)、长病程(〉5年)、皮髓质增生类型,可为肾上腺增生性高血压患者手术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切除术 继发性高血压 复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