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莱姆是因伯氏螺旋体引起,由蜱(俗称草爬子)传播的一种疾病。它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而得名。此自发现以来在美国的50个州迅速蔓延,成为传播最快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被称为"第二艾滋"。我国自1986年在黑龙江林海县首次发现后,陆续在吉林、辽宁、内蒙古、云南等21个省都出现过莱姆病例报告。

  • 标签: 莱姆病 第二艾滋病 伯氏螺旋体 慢性游走性红斑 草爬子 病例报告
  • 简介:春光无限美,加上休长假,去林间、草地游玩、休憩的人不会少。不过,专家提醒我们,尽兴游玩的同时,别忘了提防莱姆莱姆是由蜱(俗称草爬子)传播的一种慢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而得名。我国自1986年在黑龙江省林海县首次发现莱姆后,陆续在吉林、辽宁、内蒙古等21个省市区都有发现。其主要表现为皮肤、神经系统等多脏器的受损,且病程长、病死率较高。

  • 标签: 莱姆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春游 康涅狄格州 黑龙江省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莱姆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造成多个器官损害,具有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等特点。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莱姆列为重点防治对象。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莱姆的研究结果,从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莱姆的研究进展,目的是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莱姆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 简介:来自大蒜和其他几种常见草药和药用植物的精油对引起莱姆的细菌表现出很强的活性。莱姆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 标签: 细菌 精油 大蒜 感染性疾病 药用植物
  • 简介:孙桂兰〔13〕亦曾报道1例以神经、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LD,  在前苏联发生的90例LD患者,Winward等〔5〕报道6例眼莱姆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莱姆病周围神经
  • 简介:摘要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migrans,EM)是莱姆皮肤损害的特征性表现,罕有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报道。本例莱姆合并脂膜炎患者无其他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等所致脂膜炎的确切证据,临床上考虑脂膜炎可能与螺旋体感染相关。本需与结节性红斑、硬红斑、深部红斑狼疮、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等鉴别,治疗方法与预后尚不清楚,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莱姆病 脂膜炎 游走性红斑
  • 简介:目前,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报告有莱姆(Lymedisease)的发生,发病的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多.由于该病分布较广泛,且发病率高,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已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

  • 标签: 莱姆病 调查 流行病学 临床诊断
  • 简介:莱姆是以啮齿动物为主,以蜱为媒介的自然疫源地人畜共患疾病,吉林省存在疫源地.为了解松原、白城市的情况于2000~2001年对上述两市进行了人群、动物、媒介蜱的流行学、血清学调查和实验室培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 病学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重要媒介蜱类与莱姆的关系。方法根据多年收集的蜱类标本鉴定,结合血清流行学调查结果,探讨两者关系。结果吉林省有蜱类2科5属15种。结论全沟硬蜱是吉林省莱姆的主要媒介。

  • 标签: 媒介 莱姆病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莱姆是由布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硬蜱传播,流行于森林地区。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故命名为莱姆。该病早期诊断、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莱姆病 网络直报 布氏疏螺旋体 硬蜱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周边林区和农区蜱暴露人群对莱姆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摸清北京周边地区莱姆高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为开展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4个郊区的居民进行现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莱姆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结果在被调查者中3.9%的居民能正确回答所有关于莱姆相关常识问题,39.5%的居民表示出现莱姆特征性皮肤红斑时,才会去医院治疗。被凋查者中有89.1%的居民表示希望了解有关莱姆的知识。结论蜱暴露人群莱姆知识匮乏,个人防护能力较弱,而其了解莱姆防治知识的愿望强烈,因此对暴露人群开展莱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 标签: 莱姆病 居民 知信行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莱姆的感染状况以及传播媒介蜱相关知识状况。方法选取549人开展莱姆血清流行学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采集人群血清标本549份,伯氏疏螺旋体IgG抗体阳性25份,阳性率4.55%;西田各庄地区感染率最高,为9.00%;大城子最低,为1.00%。仅有0.73%的人听说过莱姆,86.70%的人认识蜱虫,48.82%的人在周围环境中发现蜱虫;28.96%的人明显有蜱叮咬史。结论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的感染;暴露人群蜱相关知识匮乏,个人防护能力较弱,容易感染莱姆

  • 标签: 莱姆病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南省关节炎症状患者的莱姆感染状况,为莱姆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2013至2018年在海南省8个市(县)(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文昌市、琼海市、琼中县、五指山市)的医疗机构,对其进行抽样调查,收集2 311例关节炎症状就诊的患者血清标本,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血清标本进行莱姆抗体初筛检测,并采用免疫印迹法(WB)对IFA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诊实验。采用χ²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FA方法检测血清样本2 311份,166份阳性,阳性率7.18%。进一步用 WB方法确认,62份阳性, 莱姆抗体阳性率为2.68%(62/2 311)。海南省不同地区关节炎症状患者的莱姆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0.636,P<0.001),琼中县阳性率最高,为8.81%(14/159);儋州市阳性率次之,为5.62%(5/89);东方市阳性率最低,为0.51%(2/394)。莱姆血清抗体阳性率男性及女性分别是2.79%(33/1 182)和2.57%(29/1 129);各年龄组间的抗体阳性率在1.74%~3.64%,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10,P=0.740 ;χ²=1.938,P=0.747)。结论海南省8个市(县)均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导致的关节炎症状患者,但莱姆抗体阳性率各市(县)存在差异,以琼中县最高。

  • 标签: 莱姆病 血清标本 抗体检测 关节炎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克隆并表达中国莱姆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伽氏疏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B.garinii)PD91外膜蛋白A(OspA)的126~274 aa肽段,并对其免疫保护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garinii PD91的126~274 aa OspA肽段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pET-30a-OspA-pep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利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IDA树脂层析纯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原性。将不同剂量的重组OspA-pep(rOspA-pep)蛋白(20、30、40、50、60、80、100 μg)免疫新西兰家兔,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免疫前后的抗体滴度,选取产生抗体滴度最高的剂量组为最佳剂量组。用最佳剂量组的免疫兔血清进行体外中和试验以检测rOspA-pep蛋白免疫后血清抗体的体外杀菌能力,同时用最佳剂量的rOspA-pep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观察其抗体滴度变化。结果重组质粒pET-30a-OspA-pep构建成功并在宿主菌体内高效表达。Western blot表明rOspA-pep蛋白与B.garinii PD91的多抗有明显的免疫应答。IFA检测结果表明rOspA-pep蛋白免疫后的兔血清IgG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最高可达1∶2 480),40 μg为rOspA-pep的最佳免疫剂量。体外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剂量rOspA-pep蛋白免疫家兔后产生的抗体对106个/ml的B.garinii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orrelia afzelii,B.afzelii)型代表菌株PD91和FP1的中和率达100%,对107个/ml的FP1的中和率为100%,对107个/ml的PD91的中和率为60%。用40 μg rOspA-pep在1 d和30 d免疫新西兰家兔2次后,其抗体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3~4个月,之后抗体滴度逐渐下降。结论中国莱姆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B.garinii PD91的126~274 aa OspA肽段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诱导的抗体有较好的体外中和能力,可作为中国二代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 标签: 莱姆病螺旋体 外膜蛋白OspA肽段 克隆表达 免疫保护性
  • 简介:日前,全球领先的电量传感器制造商莱姆集团(LEM)董事会在北京召开。CEOFrancoisGabella先生表示,中国市场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促成了此次董事会中国行。

  • 标签: 董事会 中国市场 电量传感器 制造商 CEO
  • 简介: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13日,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主办,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华人新世代、德国纪录片联合会和歌德学院协办的“中德纪录片展映暨论坛”在上海举行。

  • 标签: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女士 纪录片 教育处 领事馆 电影节
  • 简介:莱姆法则是解线性方程组的根本法则。不管使用什么工具(比如矩阵),最后解决问题仍然是克莱姆法则。同济版《线性代数》在给出推论的必要条件后虽然也指出了条件是充分的,但基于章节的安排,在没有建立线性方程组解的理论的前提下,还不能给出充分条件的证明。为了方便应用,本文给出两种克莱姆法则推论的证明补充。

  • 标签: 克莱姆法则 克莱姆法则推论 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