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右面颊部红斑痂皮伴刺痛、瘙痒5月余,周身多发红斑、水疱伴痒10d,于2013年1月8日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右侧颞部出现散在肉色丘疹,无痛痒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颞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考虑鲍恩病。遂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3次,治疗期间皮损无好转,渐往外扩展,转为粉红色、黄褐色结痂,累及整个右侧面颊,局部有刺痛、瘙痒不适感。10d前患者前胸、背部开始出现多发红斑、水疱、大疱,渐发展至四肢等部位,再次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样皮炎,给予抗感染、抗过敏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5d后部分水疱渐干涸,局部遗留红斑、脱屑,但未痊愈。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否认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状态良好,整个右侧面颊红斑基础上黄色及少量血性痂皮(图1a),颈部、前胸、背部、外阴、四肢等部位见多发红斑、干涸的水疱及红褐色斑疹,伴脱屑(图1b)。面部痂皮及躯干部皮损真菌镜检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分别取面部皮损及右下肢较新鲜皮损):①右面颊部皮损组织病理示部分表皮缺失,表皮棘层松解,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图2a,2b);②右下肢皮损组织病理示角质层水疱形成,真皮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图2c,2d)。右下肢皮损直接免疫荧光(DIF)示:IgG、IgA、C3棘细胞间网状沉积,IgM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诊断:落叶天疱疮。治疗:丙种球蛋白20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3d后皮损明显好转停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辅助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半年后患者复诊,周身皮损已消退,遗留少量暗红色斑,右侧面颊部皮损明显消�

  • 标签: 天疱疮 落叶型 误诊
  • 简介:摘要患者女,58岁,头颈、胸背起皮疹伴痒痛20 d,于2010年2月入院,皮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浅表糜烂,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示颗粒细胞层及棘细胞层上方裂隙,并可见游离角化不良细胞,直接免疫荧光(DIF)示棘细胞间IgG和C3沉积,诊断为落叶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24 mg/d,雷公藤多苷片60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治疗,皮疹逐渐消退。2017年6月,患者头颈、胸背及手部起皮疹伴瘙痒15 d再次入院,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紧张水疱,尼氏征阴性。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下水疱,疱内及真皮浅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DIF示IgG和C3沿基底膜带沉积,ELISA检查示BP180抗体阳性,Dsg1和Dsg3抗体阴性,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12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口服,皮损逐渐消退。

  • 标签: 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 转变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简介:背景:增殖天疱疮是寻常天疱疮的一种变异型,较为少见,常累及口腔。本病分为2个亚型,损害最初表现为松弛水疱和糜烂(Neumann)或脓疱(Hallopeau)。之后两亚型均发展为伴脓疱的色素沉着性增殖性斑块,边缘有肥大的肉芽组织增生。方法:作者报道3例仅有口腔损害的增殖天疱疮患者。其中2例分别为30岁和45岁男性,另1例为51岁女性。结论:3例患者的口腔损害均为覆白色膜的糜烂及增殖性斑块。组织病理学特征一致:棘层特征性肥厚,基底层与棘层间水疱形成。水疱内可见渗出,主要为嗜酸粒细胞。黏膜固有层上部可见严重的炎性反应。链霉素-生物素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显示所有病例表皮细胞间均有IgG和C3沉积。

  • 标签: 增殖型天疱疮 口腔损害 组织病理学特征 寻常型天疱疮 肉芽组织增生 水疱形成
  • 简介:寻常天疱疮(P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疾病,常首发于口腔并逐渐累及其他部位黏膜和皮肤。许多患者,特别是初期仅表现为口腔黏膜损害的患者,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并影响治疗和预后。本文报告1例。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口腔黏膜 自身免疫性 黏膜损害 患者 皮肤
  • 简介:寻常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其药物治疗首要目的是通过免疫抑制减少自身抗体的合成。目前治疗寻常天疱疮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enous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疗法等。其中糖皮质激素是寻常天疱疮一线治疗药物,合理选择治疗起始剂量及规律减药是治疗关键;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国内一般首选硫唑嘌呤及环磷酰胺,个别患者可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控制;IVIG可作为顽固性寻常天疱疮的二线用药,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抵抗的活动性寻常天疱疮的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新型免疫生物制剂,已投入临床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必须警惕其并发感染的风险;血浆置换疗法可快速降低自身抗体水平,用来治疗病情危急的患者。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皮肤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探讨天疱疮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例患者,针天疱疮常见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严密、规范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减少天疱疮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患者女,89岁,因腹股沟、外阴、臀间沟皮疹10个月、水疱3周就诊。皮肤科检查:腹股沟、外阴、臀间沟红白色增生性斑块,斑块部位散在绿豆至豌豆大小的糜烂面及水疱,右腋下及右小腿正常皮肤上散在数个类似水疱,部分破溃结痂。臀间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增生肥厚,无棘刺松解,部分区域可见表皮下裂隙和水疱,局灶性真皮浅层水肿,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直接免疫荧光:IgG、C3基底膜带线状沉积,IgM真皮簇状小体阳性,IgA阴性。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gG、C3沉积在表皮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体:BP180抗体26.92 U/ml、BP230抗体68.17 U/ml,桥粒芯蛋白1抗体、桥粒芯蛋白3抗体正常。诊断:增殖天疱疮。予口服甲泼尼龙,联合外用卤米松软膏及0.03%他克莫司软膏,皮疹逐渐消退。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腹股沟 外阴 水疱 增殖型类天疱疮
  • 简介:摘要患儿男,9岁,头皮红斑、糜烂伴瘙痒1个月,泛发全身1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颗粒层下方水疱形成,疱内见大量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IgG、补体C3呈网状沉积,IgM、IgA阴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抗Dsg1抗体阳性(157.00 U/ml)。诊断:落叶天疱疮。入院后应用泼尼松40 mg/d疗效欠佳,改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每周100 mg,共4周)联合泼尼松(20 mg/d)治疗,病情控制良好。泼尼松逐渐减量至7.5 mg/d维持治疗,随访24个月病情无复发。

  • 标签: 天疱疮 儿童 泼尼松 落叶型天疱疮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寻常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其病损可累积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个部位。局限性PV十分少见,且容易误诊。本文报道2例疑似唇炎的PV病例,并结合既往文献对其诊断、治疗进行总结,以期早期诊断PV,积极治疗,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 简介:[摘要] 1例有1年多寻常天疱疮病史的患者并发水痘,怀疑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病毒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糖皮质激素是否继续使用的矛盾问题。为了使患者能够的得到有效救治,我们查阅文献,适量减量治疗,达到满意治疗效果。为了避免类似病例的误诊和治疗的耽误,我们总结了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水痘 糖皮质激素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寻常天疱疮的疗效临床观察。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2年7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22例寻常天疱疮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雾磷酸钠5mg/每次雾化吸入1天2次进行治疗。而对比组患者则使用泼尼松70mg/每次,1天1次进行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糜烂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3周后的治疗后,病情恢复效果要显著高于对比组,糜烂和疼痛症状有着明显缓解或消除。结论地塞米松雾磷酸钠可以有效治愈寻常天疱疮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地塞米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主因口腔和外生殖器溃疡3个月,皮肤出现水疱1周,门诊以"寻常天疱疮"于2010年3月12日收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前3个月,外生殖器和口腔同时出现小面积破溃,逐步扩大且疼痛,无法张口进食,至北大医院就诊,口腔黏膜组织病理示基底细胞层上水疱,可见散在棘层松解细胞,符合寻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肺孢子菌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四肢及臀部散在红斑、鳞屑伴瘙痒3月。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上覆细小鳞屑,皮损边界清楚,伴明显瘙痒,自购皮炎平软膏外用,瘙痒稍缓解,2月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四肢皮损面积增多,且波及臀部,瘙痒加剧。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及大小便无异常,夜间瘙痒难眠。

  • 标签: 体癣 寻常型天疱疮
  • 简介:摘要报告寻常天疱疮伴裂纹舌一例。患者女,65岁。全身红斑、水疱,口腔糜烂6年,舌裂纹3年。组织病理显示基底层上棘刺松解,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真皮上部少量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寻常性天疱疮伴裂纹舌。

  • 标签: 天疱疮 寻常型 裂纹舌
  • 简介:摘要寻常天疱疮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为了规范该病的诊治,邀请国内该领域著名学者进行了反复论证,提出了该建议。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寻常天疱疮分为皮肤黏膜、皮肤和黏膜主导。病理表现为基底层上棘层松解。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荧光和血清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检测等诊断。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线治疗方案,轻、中、重度患者应用不同剂量。中重度患者早期可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在应用生物制剂时建议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时可采用血浆置换、干细胞移植等。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天疱疮 诊断 治疗 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