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4.3.教制创设之伦理学分析从两千年来教会发展和成长的历史形态看,组织化教会历经过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演化阶段,即,由靠手写的信函联络地中海沿岸的各地方自行管理的小教会,到建立以罗马教会为中枢的高度组织化的中古公教会。这样的格局也可以从遍布意大利境内的宏伟壮观的公教会各类大教堂获得印证。更重要的是在325年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召集的史上第一次世界主教会议,首次以公会议的形式就信仰教理确定准则和原则,以厘清因着教会在帝国境内迅速发展后带来的教义争

  • 标签: 伦理学原则 马丁·路德 信义宗 路德神学 神学思想 新教
  • 简介:路德宗最重要的改革人物首推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除了路德外,第二号人物当推梅兰希顿(PhilipMelanchthon,1497-1560)。路德的改革成功,离不开梅兰希顿,同样,梅兰希顿的才华也借助路德展示出来。“他们两人一生相敬相爱,相辅相成。路德可比

  • 标签: 梅兰希顿 路德 神学思想 基督教 救恩论
  • 简介: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与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德国和欧美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路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因信称义”和“人人皆僧侣”,其教育思想的进步性主要包括:主张国家主管教育并实行普及教育,设想全面的教育体制,丰富的教学内容,由优秀的教师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等。

  • 标签: 马丁·路德 教育思想 启迪
  • 简介:本文由对尤图宁相关论文的翻译及编译者的分析综合而成,旨在探讨芬兰学派的尤图宁博士关于马丁·路德"性观念"的神学研究。首先分析了他指出的路德生活之中世纪后期关于性与婚姻的四个特点之后,其次,全文着力分析了他的七个方面的论述,指出了路德"性观念"思想框架背后的这些神学要点对于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性观念与婚姻观的重要影响。第三,探讨了路德是否比他的先驱者们对性更加肯定。就路德研究的学术历史而言,尤图宁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 标签: 芬兰学派的尤图宁 路德 婚姻 神学
  • 简介:196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了,所有关心人权的人们,都为这一事件而悲愤,整个世界也为之震惊。

  • 标签: 路德 马丁 田纳西州
  • 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年出生在亚特兰大。父亲致力于消除种族隔阂.这对马丁·路德·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宾夕法尼亚克隆泽神学院上学时,他知道了圣雄甘地,了解到甘地通过“非暴力革命”的斗争将印度人民从英国统治中解放出来。同时,马丁·路德·金也受到亨利·戴卫·梭罗“非暴力革命”的鼓舞。

  • 标签: 马丁·路德·金 民权领袖 初二 语文教学 下册 备课参考
  • 简介:11月11日,全球路德宗信徒共同庆祝新教改革发起者马丁·路德受洗525周年。马丁·路德出生于1483年11月10日,诞辰纪念日的第二天为国际“受洗节”。美国福音派路德宗教会牧师斯科特·莫尔表示,“洗礼是路德宗宝贵遗产的核心部分,

  • 标签: 路德宗 受洗 教会 诞辰纪念 发起者 斯科特
  • 简介:2009年1月20日上午,在美国国会大厦的露天阳台上,在冒着零下七度瑟瑟寒风蜂拥而至的一百多万民众眼前,一位肯尼亚黑人的儿子奥巴马,手按着林肯一百四十年前用过的那本《圣经》,宣誓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 标签: 自传 路德 马丁 国会大厦 《圣经》 肯尼亚
  • 简介:启动于1998年的《路德文集》中译本是一个浩大的翻译工程。本文反思了《路德文集》在翻译中的组织、分工情况和完成情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学界同人的共同探讨。

  • 标签: 路德文集 译文风格 翻译与编辑运作
  • 简介:小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其父是埃比尼亚泽洗礼堂的牧师,和他父亲一样,他也被叫做“马丁·路德”,他与父母、兄妹同住在亚特兰大。他们家离父亲布道的教堂不远,同时父亲也教了后来成为马丁·路德·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尊重所有的人。

  • 标签: 大学英语 双语阅读 马丁·路德·金 名人传记
  • 简介: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诉求与神学主张,都是围绕着圣经展开的。通过探讨路德早年对《诗篇》的注释,以及他后来对律法与福音辩证关系的关注,对“因信称义”的强调,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他的德语圣经的翻译,本文呈现了路德的圣经经验与文本诠释的实践,以及它们对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试图将路德的圣经诠释置入圣经诠释的历史而进行述评,突出他承前启后的影响力。

  • 标签: 路德 圣经诠释 德语圣经 律法与福音 宗教改革
  • 简介:谨以本文献给罗文牧师,记念他大半生在主内的辛劳及为教会所付出的心血。导言:本文不是一篇专技的学术论文,却是一深沉的反思,反省神学面临后现代文化的挑战,如何可开出一合乎圣经而又回应时代的思想模式。

  • 标签: 后现代性 后现代文化 神学 沟通行动 人与人 后现代主义
  • 简介: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不只是目前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关系到中国教会将来的方向、道路和素质。近几年,各地同工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神学院校的建立不等于自然出人才,要看"灵、德、智、体、群"教育方针是否切实贯彻;课程设置是否符合教育方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否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全国两会愿支持和协助各神学院校,作实事求是的评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要防止不顾国内教会需要,不顾生源,不顾师资力量,一味"拔高",只顾"国际接轨",不管"国内脱轨"的倾向。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的

  • 标签: 神学思想建设 神学教育 教育方针 师资队伍 实际工作 人才培养
  • 简介:奥特博士是当代世界著名神学家,现任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系主任。他的神学思想颇具独创性,被认为当代基督教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是奥特博士1994年10月24日在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向研究科师生所作的演讲摘要。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神学思想 基督教神学 现象学 神学家 神学院 胡塞尔
  • 简介: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人物:他有黝黑的皮肤,一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那标志性的“光头”。他总喜欢拿自己的造型跟别人开玩笑:“哈哈!看我的铁头功!”“你看,我光光的脑袋瓜是不是正像一个充满各种点子,灵机一动的灯泡呀?”课间,他活泼好动,在教室四周都总能听见他自恋的声音。

  • 标签: 《》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200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举行了大规模集会游行和演讲以纪念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40周年。40年前,年仅39岁的金在孟菲斯洛兰汽车旅馆306号房间外的阳台上与助手探讨支持该市工人罢工运动时,被马路对面射来的一颗子弹暗杀了。40年过去了,房间里的床单仍然是皱的,杯子里仍有残留的咖啡,桌子上还有未吃完的“最后晚餐”。

  • 标签: 路德 马丁 梦想 工人罢工运动 田纳西州 汽车旅馆
  • 简介:<正>马丁·路德(1483——1546)所处的时代正是德意志封建制度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勃兴的时代,也是罗马教廷加紧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促使德意志民族与教皇的矛盾日益加深,反罗马教皇的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路德成了德意志这一历史发展时代的骄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改革家,而且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本文试图对马丁·路德的爱国主义作点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

  • 标签: 马丁·路德 爱国主义思想 德意志民族 宗教改革运动 罗马教皇 罗马教廷
  • 简介:在基督教会发展的两千年历史中,尽管政教关系错综复杂,但几乎优秀的基督教神学家都卷入了政治的漩涡中,无论是在教义理论、在教会实践还是在信仰生活中,因为政治其实就是集体生活的事务。神学家可以不是政治家,但不能逃避政治。马丁·路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基督新教的鼻祖,宗教改革家,基督教神学家;虽然路德不热衷政治,也不是一个政治家,但基于他在当时的特殊地位,他无论如何都无

  • 标签: 政教关系 欧陆政教 路德欧陆
  • 简介:一、经验当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某些事件和经验(experiences)进行反省时,我们就是在进行一件有意义的事。换句话说,我们是在寻求一种意义,一种表象之外的深刻含义。

  • 标签: 神学 日常生活 教会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