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疼痛原因。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成功随访36例患者,其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分析了引起疼痛的成因,评估了疼痛程度。结果本组36例患者,成功随访36例,随访率100%,术后随访36例,门诊复查16例、电话随访17例、信件随访2例、上门随访1例。所有随访患者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为关节内源性因素4例髋关节脱位、3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1例无菌性炎症;关节外源性因素5例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2例异位骨化;其他因素3例心理与精神因素,1例不明原因疼痛。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评估6例轻度、10例中度、5例重度。结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原因有感染、假体松动、脱位、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无菌性炎症等;由于疼痛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以此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 关节置换术 疼痛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髋关节脱位情况。方法:将我院201901-20200105收治的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后护理。结果:干预前,髋关节脱位18例;干预后,髋关节脱位1例,且得到及时的处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对髋关节脱位有较好预防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髋关节脱位 导语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外科手术类型。该手术能够将人工关节疾病损伤的关节面置换,进而将病灶切除,消除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关节活动获得较好恢复[1-2]。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产生较多并发症,例如髋关节脱位。要想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必要护理。将我院201901-20200105收治的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髋关节脱位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901-20200105收治的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2~69岁,平均(42.59.4±2.88)岁。纳入标准: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康复护理 在手术当天晚上麻醉未消失之前,需要对其实施适当的踝关节背屈被动运动,等到麻醉消失后,使踝关节主动运动,保证下肢血液回流,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手术之后两小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一次抬臀,加速血液的循环,促使受压部分更加干燥,健肢的膝关节屈曲需用力,将牵引床支架作为辅助抬起臀部,促使臀部离开床面,并协助患者进行必要按摩。术后要对其实施必要的大便护理,便盆需要求光滑。冬季需要最好加上棉布套。将臀部抬起,避免抽推,增加臀部皮肤的剪切力,防止皮肤擦伤。在术后的第2天或是第3天,将病床摇升一定高度,并实施踝关节主动练习。 还需要实施收缩运动,促进肌肉张力提高,开展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被动活动。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一步运动,例如膝髋关节主动运动。具体练习方法:逐步在床上进行平移,保证不离开床面.还需要提醒患者避免直腿抬高练习,因为相关学者研究显示直腿抬高运动支点是在患者的髋部力部,力臂相对比较长,重力大,髋部会有存在严重的负重,相当于站立行走的负重,因此不建议采取此行动.在术后的一周,需要将病床摇升到90度,并开展相关的座位练习,座位时间避免过长,防止髋关节疲劳。还需要在床边双手后撑伸展髋关节。座位到立位的训练方法是:患者需要双手将床上支架拉住,促使重心处于健侧,慢慢移动到床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初期避免实施髋关节内收外旋等动作,还需要告知患者在日后生活中避免做矮椅子,软沙发,避免翘二郎腿,不侧身弯腰,还需要提醒其防止过度向前弯腰,避免出现关节髋关节脱位。 心理护理 因髋关节疾病患者会对患者本人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而在对其实施全关节手术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心理指导。针对因为对自身疾病恢复了解较少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告知其全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过程、手术细节、术后护理相关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对患者疾病改善的意义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手术后恢复的认识水平,提高护理依从性。同时针对负面情绪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之前已经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康复的信心,保证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3 检查指标 统计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对比产生的各项数据,数据资料分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计量资料( ±s)、计数资料行t检验、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0名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各阶段观察和护理的内容。结果很多病人术后重获接近正常人的活动度,几乎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施予护理配合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3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护理配合的33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总分、总体满意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束后,借助肌肉锻炼等相关护理方法,能够减少髋关节脱位的产生,使得患者能够尽早下床开展活动,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效果 髋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脱位,就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方法对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功能锻炼,体位指导,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均知道预防髋关节脱位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所有病人均未出现髋脱位,弃拐融入健康人群中。结论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杜绝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预防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悬吊训练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名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悬吊训练(SET)加常规康复组(A组)(n=10)和常规康复组(B组)(n=10)。A组进行悬吊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B组进行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术后15d、术后30d分别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分)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5天,A组HHS评分为70.00±1.85,B组HHS评分为69.10±2.33,两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d,实验组患者的HHS评分为78.30±2.63,对照组患者的HHS评分为75.10±3.4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悬吊训练在短期内可以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悬吊训练30天训练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悬吊训练 常规康复运动 Harris髋关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对侧髋关节再骨折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再骨折发生概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再次骨折情况分组,观察组纳入32例术后发生对侧髋关节再骨折患者,对照组3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对侧髋关节再骨折;探讨患者术后对侧髋关节再骨折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对侧髋关节再骨折与年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是造成对侧髋关节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是造成对侧髋关节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髋关节骨折 对侧髋关节 再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术后半年疼痛发生率,比较疼痛组和未疼痛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理类型、手术入路方式、术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假体类型及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因素。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为36.79%(39/106)。疼痛组和非疼痛组年龄、假体类型、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CRP水平、术后WB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质指数、病理分型、手术入路方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使用非骨水泥型假肢、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2 d、术后WBC>10×109/L、术后CRP>10 mg/L是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5岁、使用非骨水泥型假肢、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2 d、术后WBC>10×109/L、术后CRP>10 mg/L是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疼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预防髋关节脱位(DH)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7例THR术后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为A组和B组,分别是40例与37例。A组给予优质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DH发生率等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DH发生率为5.00%,B组为21.62%(P<0.05)。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为THR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DH,利于其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临床上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逐年增加,从而导致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研究证实,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关节脱位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对侧髋关节再骨折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再骨折发生概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再次骨折情况分组,观察组纳入32例术后发生对侧髋关节再骨折患者,对照组3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对侧髋关节再骨折;探讨患者术后对侧髋关节再骨折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对侧髋关节再骨折与年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是造成对侧髋关节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质疏松、Harris评分、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科疾病是造成对侧髋关节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髋关节骨折 对侧髋关节 再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0例人工髋关节的护理。方法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恰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40例病人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褪,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理康复。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除3例双侧同期置换患者及3例80岁高龄患者在术后3周后出院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4~6周门诊复查屈膝、屈髋均大于90度,能完成日常生活,认为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 简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患的有效方法。置换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功能。该手术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近年来我们对12例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了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