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GnRH激动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如潮热、出汗、失眠等)给患者带来严重困扰。GnRH激动导致的不良反应从中医辨证论治出发,张晓峰教授认为长期应用GnRH激动所表现出来的卵巢功能抑制状态与中医围绝经期中的心肾不交证密切相关。临床上通过滋水宁心,交通心肾治法的运用可减轻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GNRH激动剂 围绝经期 交通心肾 坎离交泰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超短激动联合拮抗(agonist-antagonist protocol,AAP)方案与标准拮抗方案相比,是否可以改善波塞冬(Patient-Oriented Strategies Encompassing Individualized Oocyte Number,POSEIDON)分类标准低预后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低预后患者(POSEIDON 3组、4组)64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使用AAP方案的,记为AAP组(323个周期),对照组按照1∶1选择同时期年龄匹配、应用标准拮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AAP组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偏少[3.00(2.00,4.00)比4.00(2.00,5.00),P<0.001],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两组相似[0.51(0.25,0.83)μg/L比0.53(0.31,0.81)μg/L,P>0.05],AAP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时间更短[10.00(8.00,11.00)d比10.00(9.00,11.00)d,P=0.020],Gn用量更低[2 675.00(2 100.00,3 300.00)U比3 075.00(2 550.00,3 750.00)U,P<0.001],两组获卵数相当[3.00(2.00,5.00)枚比4.00(2.00,6.00)枚,P>0.05]。在受精方案比例(常规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受精)相当的情况下,AAP组有更高的受精率[74.15%(955/1288)比69.13%(918/1328),P=0.004]和优质胚胎率[62.57%(585/935)比56.94%(509/894),P=0.014],且最终有更高的胚胎着床率[22.31%(87/390)比15.84%(64/404),P=0.020]、累积临床妊娠率[32.50%(78/240)比22.86%(56/245),P=0.018]和累积活产率[25.83%(62/240)比17.96%(44/245), P=0.036]。结论对于POSEIDON低预后3组、4组患者,AAP方案较常规拮抗方案有更佳的临床结局。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超短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卵巢低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动长方案与GnRH拮抗方案应用于中国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名经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偏倚风险评价及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共2335例中国不孕患者,年龄为29.0~38.9岁,不孕年限为3.8~6.8年。纳入研究偏倚风险为中到高。在中国不孕患者中,应用GnRH激动长方案与GnRH拮抗方案相比获卵数更多(MD=0.60,95% CI=0.07~1.13,P=0.030)。而两种方案的MⅡ卵率(RR=1.03,95% CI=0.99~1.07)、受精率(RR=1.02,95% CI=0.99~1.05)、可移植胚胎数(MD=-0.05,95% CI=-0.15~0.04)、优质胚胎率(MD=-0.17,95% CI=-0.66~0.33)、种植率(RR=0.96,95% CI=0.80~1.15)和临床妊娠率(RR=1.07,95% CI=0.93~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安全性方面,应用两种方案的周期取消率(RR=1.74,95% CI=0.98~3.10)和流产率(RR=1.08,95% CI=0.68~1.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nRH激动长方案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高于GnRH拮抗方案(RR=2.77,95% CI=1.59~4.81,P<0.001)。结论在中国不孕患者中,与GnRH拮抗方案相比,应用GnRH激动长方案可能增加获卵数,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风险。而在MⅡ卵率、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和流产率上,尚不能认为两种促排卵方案存在差异。

  • 标签: 控制性卵巢刺激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中国不孕患者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复习国内外近年文献,对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试验作一概述.结果与结论: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治疗精神分裂症是有效、安全的.具有D2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活性的阿立哌唑的发展,证实了部分激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价值.与安慰相比,阿立哌唑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更有效,其疗效与氟哌啶醇和利培酮相当.此外,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 标签: 部分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 临床应用评价 阳性和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锥体外系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激动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8年7月我院对120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内膜异位病灶,术后给予达菲林或诺雷德治疗6个月。结果120例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其中3例行宫骶韧带切断术,6例行双侧圆韧带悬吊术。120例随访6~60个月,平均26个月,复发率8.3%(10/120),73例合并不孕治疗后1年自然妊娠率42.5%(31/73)。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激动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GNRH激动剂
  • 简介:摘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主要是由肠道L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其作用功能逐渐被揭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Glucagon-likePeptide-1ReceptorAgonist,GLP-1RA)不但具有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还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多种作用。本文就GLP-1RA对糖尿病、心血管系统、肥胖、骨骼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临床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长效和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agonist,GnRH-a)在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长方案周期中的应用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全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使用长方案超排卵治疗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IVF-ET周期112例,根据使用不同剂型的GnRH-a,分成GnRH-a短效组(80例)和长效组(32例)。对两组间垂体降调节效果、促排卵过程中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使用时间、剂量及IVF-ET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短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为(2.46±1.29)IU/L,孕酮(Progesterone,P)为(2.02±0.65)nmol/L,Gn使用天数为(11.56±1.7)d;长效组HCG日LH为(1.56±2.46)IU/L,P为(2.55±1.14)nmol/L,Gn使用天数为(13.03±1.9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效组种植率32.98%(31/94),临床妊娠率48.14%(26/54);长效组种植率22.92%(11/48),临床妊娠率为37.50%(9/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效GnRH激动长方案对垂体抑制作用较弱,可能增加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行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低下 长方案
  • 简介:Pemafibrate(Parmodia)是高效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通过选择性结合PPARα受体调控PPARα的表达,从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的三酰甘油水平。该药由日本兴和集团研制,并在2017年7月3日被批准上市,在日本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就Pemafibrate的化学性质、作用机制、药动学和临床研究等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 标签: pemafibrate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激动剂 高血脂症
  • 简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eoes,PPARs)是一种配体激活的与多种基因调节有关的核受体和转录因子,属于甾体激素核受体家族的成员,该家族成员还有甲状腺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现已证实PPARs配体包括内源性脂肪酸及代谢产物、工业化学制剂和人工合成药物等多种不同的化合物。PPARs与其选择性配体结合后,PPARs转录活性被激活。PPARs与另一种核受体维甲酸X受体(RXRa)结合形成异质二聚体。此二聚体与PPARs靶基因上的PPAR反应元件(PPRE)结合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表达。近十年人们对PPARs相关的生物学反应、分子机制、配体种类、生理和病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PPARs家族广泛参与脂肪生成、脂肪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代谢、炎症反应、血压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并在某些人类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PPARS 胰岛素抵抗 激动剂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甲状腺激素受体 调节靶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使用α2受体激动和k受体激动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并择期行OPCABG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α2受体激动和k受体激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后(T1)、劈胸骨后(T2)、术毕时(T3)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标变化;分别测定T1~T3、术后6h(T4)、术后24h(T5)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住院时间,统计两组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点的MAP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MAP指标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及同期观察组,另观察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HR指标均明显低于T0时间点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在T0和T1时刻CKMB组间比较并无差异,但2组在T3~T5时刻其CKMB显著高于T0和T1时刻,但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PCABG中使用α2受体激动和k受体激动,其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压,降低了对心肌酶的影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小,康复快。

  • 标签: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alpha 2受体激动剂 k受体激动剂 丙泊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特异质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遗传药理学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遗传因素是影响哮喘发作和治疗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受体激动药物是一类常见的支气管舒张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2受体激动药物的遗传变异对于哮喘治疗的影响做一简单的综述。

  • 标签: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 标签: GS-9620 TLR7激动剂 HBV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寻找新的方法防治DK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方向。有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GLP-1RAs)具有不依赖于血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预防蛋白尿的发生,可能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本文就GLP-1RAs的肾脏保护机制及临床证据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化学预防 肾脏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50例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血糖仍控制不佳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分别加艾塞那肽和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治疗16周,观察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艾塞那肽组FBG、2hPBG、HbA1c及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HbA1c,减轻体重。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艾塞那肽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