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氯霉素甲硝唑凝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氯霉素、甲硝唑及水性凝胶基质制成凝胶剂,观察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有效率。结果氯霉素甲硝唑凝胶对寻常性痤疮有明显疗效,有效率为96.4%。结论氯霉素甲硝唑凝胶疗效确实,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有效制剂。

  • 标签: 氯霉素 甲硝唑凝胶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例小儿恙虫病的疗效和护理特点。方法密切观察小儿热型和热程情况,详细问诊和细致查找本病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进行有效的病原治疗。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护理和氯霉素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明显好转自动出院。结论良好细致的护理体检是发现特异性体征焦痂或溃疡的关键,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氯霉素治疗。

  • 标签: 恙虫病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肠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抗炎治疗,分析药物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在临床上价值如何。方法对我院一段时间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所有患者都已确诊为急性肠炎。在治疗之前就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选用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急性肠炎患者,而对照组急性肠炎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先择药物为环丙沙星。对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应用阿奇霉素的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者达到35人,而临床治疗有效者2例。应用环丙沙星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者可达37例,另外环丙沙星治疗有效者也为2例,从总有效率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从实验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来看,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肠炎患者的治疗上面,阿奇霉素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但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抗炎药物,并且治疗成本较低。从副作用方面来看阿奇霉素同样占有优势。故而这种药物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面。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 简介: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56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例,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3例,1例患者恶心,1例患者腹泻,2例患者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分析得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干预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制备克拉霉素分散片的最优工艺技术,确定制备期间使用的处方。方法:在本次药品分散片的制备相关研究工艺中,选择的考察指标为均匀度,设置正交试验,筛选现有处方,研究制备效果,确定可用于克拉霉素制备工作中的可行工艺。结果:利用优化之后的工艺手段对克拉霉素分散片进行制备,检测药品的实际制备情况,确定多项指标均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结论:本次研究中设置克拉霉素药品制备处方合理可行,工艺手段也具有较强的可用性,能够满足分散片的基本制备要求。

  • 标签: 克拉霉素分散片 处方 制备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克拉霉素(CLR)联合替硝唑(TNZ)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在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收治的106例胃炎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CLR+TNZ口服治疗,2次/d。与治疗一个疗程后(14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再对两组患儿均行血清HP-IgG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结果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愈2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25%,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胃炎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胃炎 克拉霉素 替硝唑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青霉素Ⅱ号.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1。方法对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新青霉素Ⅱ号,头孢噻肟钠或头孢唑啉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A组)。与单独用阿奇霉素(B组)50例,单独用头孢菌素(C组)64例做对照。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用阿奇霉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青霉素Ⅱ号,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较单独用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好且较安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新青霉素Ⅱ号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临床疗效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疗效对比。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给予红霉素(对照组)和阿奇霉素(观察组)治疗。结果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且可加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速率。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20年核心期刊发表易筋经文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SinoMed、维普、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权威医学数据库,不限年限语种。结果纳入文献54篇。结论近20年易筋经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形成研究团队,出现老年病、身心医学、康复医学、疼痛等多学科交叉趋势。

  • 标签: 易筋经 导引 推拿功法 气功(健身气功)
  • 简介:今年5月9日,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社部宣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各地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民营医院纳入医保等社保定点服务范围。这些举措能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缓解“看病难”?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还有多少障碍?

  • 标签: 医疗服务价格 医疗卫生领域 非公立医疗机构 失衡 医疗服务行业 民营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结合平阳霉素局封与单纯平阳霉素局封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ALA-PDT结合平阳霉素局封与单纯运用平阳霉素局封治疗尖锐湿疣各27例。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100%(27/27),复发率为7.4%(2/27);单纯平阳霉素局封组痊愈率为100%(27/27),复发率为55.5%(15/27)。结论ALA-PDT结合平阳霉素局封治疗尖锐湿疣在复发性和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平阳霉素局封。

  • 标签: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平阳霉素局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患者,分析其不良反应类型及情况。结果 57名不良反应患者中有29名为药物联合疗效降低(50.9%),10名为药物联用增大毒性(17.5%),10名为重复用药(17.5%),15名溶媒不合理(26.3%),16名用法、用量不合理(28.0%)。57名不良反应患者中有21名全身性反应(36.8%),14名低血压(24.6%),8名精神症状(14.0%),14名肝肾损伤(24.6%),11名尿潴留(19.3%)。结论 在临床中联合使用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会降低临床效果,并会提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严重还会影响肝脏功能。不适合于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青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抗菌类药物 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线L形照射技术用于鼻咽癌常规放疗中射之间衔接的问题。方法回顾我院在2011年04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的布使用三维计划系统,在系统中模拟鼻咽癌2D-适形放疗(CRT)或3D-CRT治疗中电子线L形照射技术,对照组则使用常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进行布,所有患者放疗过程中均需记录各个区域的照射剂量。结果两组120例鼻咽癌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的靶区剂量的包绕体积超过6000cGy剂量的达到95%以上,符合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剂量,但对照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患者出现明显的剂量热点,平均剂量高达8700±360cGy,而观察组(电子线L形照射技术)平均剂量为6500±290cGy,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电子线L形照射技术)咽喉部剂量超过6500cGy的平均包绕体积只有17.32±3.12%,而对照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却高达37.83±5.39%,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观察组(电子线L形照射技术)在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剂量需要与对照组(颈后电子线照射技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电子线L形照射技术)在照射之间的衔接和剂量均匀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腋-锁联合照射技术以降低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改进58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腋-锁联合下界,观察对肺损伤的影响,并与传统设法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率也无增加。肺受照体积降低54.98cm3(t=64.99,P<0.001),受照面积降低23.01cm2。结论改进腋-锁联合下界使放射性肺损伤明显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增加。

  • 标签: 乳腺癌放射治疗 射野改良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