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为策略的循证医学护理对小儿药物急性中毒洗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药物急性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目标为策略的循证医学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洗胃相关指标水平均较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小儿药物急性中毒中实施以目标为策略的循证医学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洗胃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以目标为策略 循证医学护理 小儿药物急性中毒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产妇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包括住院期间组织孕产妇及家属观看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日常护理、防止新生儿发生窒息等安全指导等;出院后孕产妇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得母婴专科护士的及时指导帮助。比较两组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后新生儿安全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信息化 健康教育 新生儿 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和人类疾病谱的复杂多变、人民对于健康的认识和态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人们的护理服务需求已从传统的“疾病为中心”、 “病人为中心”不断转变为“人的健康为中心”,且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态势,尤其是面对突发性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健康护理需求与储备。

  • 标签: 护理学 健康 教育 新理念 实施
  • 简介:摘要:骨科护理是医院的核心业务之一,在护理工作中,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有效执行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硬件设施设备与环境的不断改善,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针对骨科护理工作,采用了责任制为核心的优质护理节要护理模式。这是指医院对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流程化运作制度,根据管理需要和临床护理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通过对近年来骨伤科各病区的日常骨科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得知:大部分患者能理解优质护理模式并积极参与管理中,并运用至自己周围环境中;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意识淡薄、不配合等现象,因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将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模式引入到骨科日常专科护理工作中。

  • 标签: 骨科护理工作 优质护理 责任制 排班制度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问题为导向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问题为导向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 标签: 脊髓损伤 以问题为导向的精细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肿瘤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05至2023-05期间,在我院放射肿瘤科实习的护生,将68名用作此项研究调查的对象,随机数字抽签法对护生分成2组进行教学,每组各有34名,对照组护生常规教学法为主,观察组护生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展开2组护生学习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专业知识得分、临床实践能力得分与对照组护生相比之下区别显著,明显观察组护生各项得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放射肿瘤科的护理教学,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放射肿瘤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在食管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护理专业学生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教师对护生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 食管癌 护理教学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抑郁症青少年86例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常规组实施基础干预。评价两组临床护理作用。结果:研究组家庭亲密性、自我独立性、家庭关系认知、合作性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得分更高(P<0.05)。结论:根据青少年抑郁症病情特点与特征,采取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有利于家庭关系建立,减轻疾病表现,加快康复进程,护理作用显著。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 青少年 抑郁症 满意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神经内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脑瘫患儿5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25例,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25例,用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掌握健康知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以微课为载体的可视化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提升患儿家属的健康意识,治疗效果有一定改善,可推广。

  • 标签: 脑瘫 微课 可视化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掌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预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透析中心 2015年 10月至 2017年 12月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透析的患者 179例,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选取自愿参与的 12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实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观察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疗效,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问卷评分明显增高,透析各种并发症明显改善。积极有效的预防了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结论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目的探讨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与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R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在护理本科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PBL与CBL结合的模式教学,将135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名,采用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70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分别于教学前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技能的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经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对照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维度得分除寻求真理、系统化能力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整体评价尚好,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试验组学生大多持肯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的自我评价也有明显提高,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认可.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评判性思维 教育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体会。方法 本文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88例肠造口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常规造口干预(44例),实验组则以成立造口护理小组干预(44例),相比并发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中实验组相对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造口治疗师 造口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患者需求为向导的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患者需求为向导的针对性家庭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和语言能力方面的认知功能评分及MMSE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需求为向导的家庭延续性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患者需求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预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透析中心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透析的患者179例,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选取自愿参与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实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疗效,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问卷评分明显增高,透析各种并发症明显改善。积极有效的预防了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发生。结论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父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14年10月—2015年1月入院患儿的父母30名为对照组,2015年2—6月入院患儿的父母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儿父母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评估2组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及患儿复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F=14.162,P〈0.001;F=8.015,P=0.017),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6.667,P=0.021)。结论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患儿父母的疾病管理能力,患儿复诊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儿 父母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带状疱疹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 收治的 19例经检查明确带状疱疹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 14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例转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3例自动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舒适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是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小儿隐匿阴茎延长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40例小儿隐匿阴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0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心理症状及术后生活质量等当面均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 。结论: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对患儿隐匿阴茎延长术围手术期会产生较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家庭为中心 隐匿阴茎 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