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的程控调节.方法行STNDBS治疗PD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STN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PD的重要手术方法.

  • 标签: 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 简介: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整形外科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对于整形外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本文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整形外科临床型研究生的带教方法。方法作者回顾了整形外科研究所以往在培训进修生及研究生方面的临床带教经验和体会并进行分析,总结了6条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①相关基础理论的学习;②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与读书报告;③手术带教;④学术活动;⑤技能培训;⑥专题授课。结果为了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的带教效果,将以上6种带教模式进行综合运用。结论我科作为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生,其中以临床型研究生所占比例最大。本文的6种带教方法切实可行,将会对临床型研究生的带教起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整形外科 临床型 研究生 带教
  • 简介: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2组均应用O.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疏血通注射液6mL静点.1次/d。治疗组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46例,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7例,总有效率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关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栓溶解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 标签: 脑梗死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治疗
  • 简介: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研究中。经组织学验证,这些技术能够准确评价斑块负荷、组织成分、纤维帽完整性和炎症反应。本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价值:①在易损斑块表面破裂前,磁共振斑块成像能够对其进行早期识别,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②颈动脉斑块磁共振特征可能有助于制订临床治疗策略;③磁共振斑块成像是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评定表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综合评定表的制定和建立以及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客观地对临床护理实习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带教老师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且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综合评价表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综合评定表 临床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头晕/眩晕诊疗的诊疗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1月全国眩晕巡讲培训的临床医师进行微信形式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625例临床医生参与调查。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组对头晕/眩晕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低于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组(P〈0.001)。在规范化培训内容方面,仅有22.4%的医师认为自己熟练掌握眩晕相关体格检查,60%的医生关注眩晕相关查体,57.92%的医生关注眩晕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结论应加强低年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在头晕/眩晕相关知识方面的培训。

  • 标签: 头晕 眩晕 医师 规范化培训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有病人行手术治疗,翼点入路5例,额外侧入路15例。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估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Simpson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5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对提高嗅沟脑膜瘤手术效果及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关系。

  • 标签: 脑膜瘤 嗅沟 入路 翼点 入路 额外侧
  • 简介: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组(n=25)。实验组给予尤瑞克林0.15PANU,1次/d,对照组给予丹红20ml,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两组同时针对性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病因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在用药前和用药7d、14d分别进行NIHSS评分和ADL评分,监测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用药第7、14天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较用药前均显著改善,(实验组7d:P〈0.05,14d:P〈0.01;对照组14d:P〈0.05;ADL),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全部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标签: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并经复位治疗痊愈的BPPV患者1046例。所有患者于2015年12月进行随访以了解预后状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BPPV多见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女男比例为2∶1。②BPPV复发率为27.20%,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伴有梅尼埃病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不伴有梅尼埃病患者的15.567倍(P<0.001);有偏头痛的患者复发的风险是没有偏头痛的患者的3.003倍(P<0.01);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者复发的风险分别是不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的1.554倍和1.457倍(P<0.05)。结论BPPV多见于中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半规管中后半规管型BPPV占绝大多数。梅尼埃病、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可能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征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托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分别应用托吡酯+利他林与利他林进行对照比较;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由家长评),Conners多动指数(由老师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等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减分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托吡酯组为62.81%,利他林组为53.96%,多动指数量表托吡酯组为65.65%,利他林组为51.32%,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TESS量表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托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有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托吡酯 治疗 儿童 多动症 利他林 疗效
  • 简介:妊高征性脑出血临床少见,其起病急,发病迅速,抢救不及时使产妇致残,甚至死亡.我院自199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对13例妊高征性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妊高征 脑出血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帕金森病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爱泼沃斯思嗜睡量表(EpworthSleepingScale,ESS)对受检者睡眠状况与临床特点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PQS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过程梦魇、尖叫、肢体有反击性动作、片段睡眠、入睡困难、打鼾、RLS、EDS的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EDS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患者PQSI指数经治疗后PQSI指数评分相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有睡眠障碍,通过予以合理的治疗与干预,患者睡眠质量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对此类患者临床需及时进行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综合治疗干预以改善症状。

  • 标签: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致密栓塞的临床因素。方法125例单发破裂颅内动脉瘤,按栓塞结果分成致密栓塞组(92例)、非致密栓塞组(33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对影响动脉瘤致密栓塞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致密栓塞组与非致密栓塞组间单临床因素比较,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及FisherCT分级、Hunt-Hess分级、血管痉挛情况、栓塞时间、栓塞材料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部位、形态及Hunt-Hess分级、血管痉挛、栓塞材料等与动脉瘤致密栓塞与否有关(P〈0.05)。结论致密栓塞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关键,颅内动脉瘤部位、形态及Hunt-Hess分级、血管痉挛、栓塞材料是影响颅内动脉瘤致密栓塞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致密栓塞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颞肌成形在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1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行颞肌的充分游离,并成形、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行颞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病人双侧颞部对称,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颞前区塌陷及颞肌下坠畸形,无明显颞肌萎缩,颞肌功能保留。结论颅骨成形术中进行颞肌成形,可以有效恢复颅骨缺损处颞部的外形和颞肌功能,进一步完善颅骨成形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颞肌成形 效果
  • 简介: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性癫痫已多有文献报道.而由非酮症性单纯高血糖所引起的癫疴发作则鲜见论述。我院自1996年2月-2006年8月诊断、治疗非酮症性高血糖癫痫患者3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酮症性高血糖 糖尿病性癫痫 临床分析 癫痫患者
  • 简介:近年来,功能成像技术迅速发展,拓宽了放射学的诊断范围,尤其在神经放射学领域,已经超出了以往形态影像学的范畴。CT脑灌注成像(ComputedTomographyPerfusion;CTP)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借助专用软件定量测定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BloodVolume;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并生成脑灌注图像,进而评估脑灌注情况。

  • 标签: CT脑灌注成像 神经内外科 临床应用 功能成像技术 神经放射学 平均通过时间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所经受的道义性苦恼,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延边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状况苦恼,认知苦恼、情绪苦恼,行动蕾恼及其与一般特征的关系作了调查。将所收集的资料利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护理人员经受的状况苦恼分值为(72.94±25.59)分,认知苦恼分值为(36.63±11.12)分,情绪苦恼分值为(36.0l±8.27)分,除了状况苦恼在不同科室人群间有统讨‘学差异之外,道义性苦恼与护理人员在一般特征不同的人员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道义性状况的行动反应中,设想应付战略占76.8%,默认状况占15.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引导护理人员正确对待来自多方的冲突,建议通过伦理决策这一道德思维模式,规范行为,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王作环境,解决各类冲突。

  • 标签: 伦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早在1872年GeorgeHuntington即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并阐述了它的遗传形式。该病以慢性进行性舞蹈样异常运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征。1983年亨廷顿病的致病基因首次通过连锁分析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近十年来随着分子克隆定位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临床特点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治疗 亨廷顿舞蹈病 神经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