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11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注射液5mg肌肉注射及间苯三酚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及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给药后40min观察临床疗效、止痛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绞痛 地佐辛 间苯三酚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前镇痛在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择期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组)和B组(安慰剂组)各100例,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麻醉前(T1)、诱导后2min(T2)、苏醒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及氧饱和度(Sp02)、入睡时间、清醒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术后患者VRS评分及麻醉效果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T1、T2、T3点HR、MBP及Sp02、入睡时间和清醒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总用量A组显著少于B组(P<0.01),A组麻醉有效率和术后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基本没有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结论超前镇痛,不良反应少,可以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术后明显缓解患者腹痛,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无痛人流 超前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全麻诱导中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将36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0例。A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g,B组静脉给予注射液5mg;5min后均右上肢静脉给予5µg/kg芬太尼,观察1min内呛咳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58.3﹪患者发生呛咳反应,B组呛咳反应发生率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诱导应用地(5mg)可以有效降低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

  • 标签: 地佐辛 芬太尼 呛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呼吸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接受静吸复合麻醉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联合使用组(D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D组拔管后,给予0.1mg/kg作为初始剂量,镇痛泵配置20mg+芬太尼0.4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50ml;F组拔管后,给予芬太尼1ug/kg作为初始剂量,镇痛泵配置芬太尼0.6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50ml。两组镇痛泵设置输注剂量4ml/kg;PCA剂量4ml;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给药后15min,1h、6h、24h、48h的动脉压,心率,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记录48h患者PCA按压次数,曲马多使用量,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D组镇痛过程中部分时点动脉血压较术前上升,呼吸频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镇痛过程中部分时点动脉血压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部分时点动脉血压,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F组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F组PCA自控次数,曲马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安全的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其镇痛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未见明显呼吸抑制,副作用轻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于膝关节手术后镇痛疗效及两种不同给药方式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的膝关节手术病例随机分为、芬太尼两组每组40例,术后行PCIA。配方分别是0.8mg/kg加雷莫司琼0.6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50ml。芬太尼组芬太尼16μg/kg加雷莫司琼0.6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50ml。两组患者术后15min,PCA量都为1.5ml,患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后接静脉镇痛泵,启动镇痛泵,由急性疼痛服务小组进行全面管理,对患者进行VAS(视觉模拟评分法)、BCS(舒适度评分)、Ramsay(镇痛评分)评分。结论发现膝关节术后应用地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其不良反应低于使用芬太尼组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见,所具有的独特药理作用,使成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丙泊酚在妇产科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研究中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了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各50例。对复合组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的麻醉方式是复合丙泊酚注射麻醉方式,对单一组患者单独采用丙泊酚注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方式的麻醉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麻醉起效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留观时间方面,复合组短于单一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复合组为2.00%,单一组为18.00%,复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宫腔镜检查的过程中,应用地复合丙泊酚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还能够促使患者尽快苏醒,且还能够缩短留观时间,另外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丙泊酚 妇产科 宫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与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3组,LM组为观察组,LDl组、LD2组为实验组。LM组(n=20)镇痛液吗啡5mg+奈福泮100m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格拉司琼5mg;LDl组(n=20)5mg+奈福泮100m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格拉司琼5mg;LD2组(n=20)7mg+100m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格拉司琼5mg。观察术后4h、8h、12h、24h、48h进行镇痛、镇静评级、镇痛质量。副作用观察头晕、嗜睡、恶心呕吐、搔痒、呼吸抑制。结果三组术后各时间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LM组恶心呕吐、搔痒与LDl组、LD2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复合奈福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用药方案。

  • 标签: 地佐辛 奈福泮 剖宫产 硬膜外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诊创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地的镇痛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9年5月-2021年3月间来本院进行急诊创伤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名患者进

  • 标签: 地佐辛 急诊创伤 镇痛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复合异丙酚运用于无痛胃镜术检查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术检查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参照组患者术前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试验组术前使用地联合异丙酚麻醉,随后对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VAS评分、镇痛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并且术后VAS评分少于参照组,另外试验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90.0%)高于参照组(85.0%),通过对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参照组患者(15.0%),各指标之间差异较为明显,为此具备统计学意义。然而检查过程中患者血压及心率下降明显,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检查后各项指标方可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检查前后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复合异丙酚运用于无痛胃镜手术当中,可大大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故而具备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地佐辛 异丙酚 无痛胃镜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组(L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常规麻醉诱导记录静注联合用药或舒芬太尼1min内记录呛咳次数及强度、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结果与S组相比较L组在全麻诱导不会诱发呛咳反应,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可以替代舒芬太尼抑制全麻诱导的插管反应。

  • 标签: 地佐辛,酒石酸布托啡诺,呛咳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患者全身麻醉术毕前应用镇痛药对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呛咳、镇静程度的影响,探讨其在麻醉苏醒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方案相同。两组均以静脉注射芬太尼、依托咪酯及维库溴铵为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靶控、七氟醚吸入。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单次剂量的0.125mg/kg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毕当达到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拔管各观察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记录镇静评分、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全麻拔管MAP?HR较为平稳,心血管反应、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则无明显差别。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0.125mg/kg,能有效减轻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和气道反应,可明显改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

  • 标签: 地佐辛 神经外科手术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气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地抑制鼻道手术麻醉复苏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 方法:将我院于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 收治的鼻道手术 患者 共 70 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35 )及对照组( n=35 ) ,观察组给予 0.15mg/kg 进行全身麻醉 ,对照组 给予 0.10mg/kg 进行全身麻醉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相关临床数据的差异以及 VSA 评分和 SAS 评分。 结果: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后,观察组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恢复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VSA 评分和 SAS 评分优于对照组 ( P<0.05),数据具有对比性。 结论: 0.15mg/kg 加快鼻道手术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 标签: 不同剂量 地佐辛 鼻道手术 麻醉复苏期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某个单一的护理环节已不能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尤其是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不同的生理状况及心理状态,都有不同的护理问题出现,而护士就要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据病人的自身体制及心理方面的差异制定不用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手术病人实施一对一的护理,由巡回护士进行手术全程护理访视。结果病人手术耐受力提高,心情愉悦,更能坦然接受手术手术效果良好,取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心脏手术手术护理的概述、具体内容、挑战和对策以及未来发展。在手术的不同阶段,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面对不同的挑战,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恢复。未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不断出现,心脏手术手术护理将会更加个性化和精细化。同时,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新思路和方法也将会推动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