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中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1(Basigin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76份乳腺病理活检样本,包含54份乳腺导管浸润癌、22份乳腺良性增生,分析不同性质、TNM分期、分子分型、是否伴淋巴结转移、不同肿瘤直径样本中PTEN、Basigin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76份样本中,PTEN高表达样本31份,Basigin1高表达样本28份,其中乳腺良性增生、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LuminalA型及LuminalB型PTEN高表达占比较高,Basigin1蛋白高表达占比较低(P<0.05)。结论:PTEN蛋白高表达可能会抑制乳腺癌发展,而Basigin1蛋白高表达可能会促进乳腺癌发展。

  • 标签: 乳腺癌 PTEN蛋白 Basigin1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方法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尸检者60例为对象,视为B组,选取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尸检者60例为对象,视为A组,均实施法医病理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B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心脏重量、左心室心室壁厚度、右心室心室壁厚度均高于A组,差异P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猝死
  • 简介:摘要:在幼儿教学中,美术教学关系着幼儿审美能力和幼儿的审美情趣能否真正的得到正确的培养。因此,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注重培养幼儿的美术学习的能力。创意写生理念是一个更为强调和开拓幼儿的创新思维的美术教学理念,如何在这一理念的应用之下实现幼儿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关系着幼儿的美术教学能否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 标签: 创意写生 幼儿美术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课堂教学模式也由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课堂时间完全由教师来掌握,而学生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里主要是被动地倾听教师的讲解,以及进行数学习题的操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浅层学习状态,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得不深入、不到位,甚至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理解性学习是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学生 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
  • 简介:摘要:中职护理专业中,生理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而生理实验教学又是生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党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更应担负起教学育人的任务。作为医学专业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在生理教学中尤其是生理实验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将医德教育贯穿于生理实验教学的始终,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成为未来品学兼优的医务工作者。

  • 标签: 立德树人,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实验教学,医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病理诊断中应用病理技术HE染色的效果。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送检的132例石蜡病理切片进行分析,进行组织病理染色。132例细胞学染色切片,探讨病理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诊断准确性。结果:HE染色质量与有些病理技术有关,如脱落细胞学、快速冰冻切片等,改进病理技术,可提高HE染色检测质量,提升临床诊断学。结论:在病理组织诊断中,采用病理技术HE染色,可提升切面质量及病理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结果。

  • 标签: 病理技术 病理诊断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制作的90例石蜡切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HE染色,实验组加行增加HE染色。对比两组的染色结果合格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同标本染色总合格率为93.33%,参照组不同标本染色总合格率为77.78%,实验组不同标本染色合格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染色结果合格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本院病理科在2020年10月-2022年6月期间检测的200例病理标本,比较两组病理标本染色合格率、标本合格率及不同类型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合格率差异。结果:研究组病理标本在染色合格率、标本合格率及不同类型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合格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HE染色可以在病理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制作,根据不同组织完成对应的固定、脱水、切片操作,提高制片质量,保障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师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病理技术 病理诊断 HE染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累及胃肠道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诊断的1例肠道活检的AITL,复习临床特点,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BIOMED2法)及二代测序检测1 166个基因,并复习总结文献中报道的AITL累及胃肠道的特征。结果患者女,53岁,肠镜示回盲部至直肠多发结节状、息肉样隆起;HE示典型AITL的形态,肿瘤主要浸润黏膜固有层,局部侵及黏膜下层,未见固有腺体侵犯及黏膜表面溃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T系标志物(CD3、CD4、CD5)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PD-1及CXCL13),CD21示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增生紊乱,Ki-67阳性指数约40%;EBER原位杂交见散在细胞阳性;二代测序检测发现3组融合基因:EIF4E3-FOXP1、RP11-434C1.1-ETV6、RP11-380O24.1-SRGAP3。随访2个月,患者化疗1个疗程后因肠出血死亡。结论胃肠道部位AITL罕见,常为淋巴结AITL累及所致,患者预后差,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淋巴结AITL相似,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基因检测可避免漏诊及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具有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双向分化特征的癌(amphicrine carcinoma,A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及南京市第一医院2013—2020年诊断的8例结直肠AC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超微结构特点及分子病理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28~80岁,平均为56岁。肿瘤发生的部位:乙状结肠4例、直肠3例、横结肠1例。组织学上肿瘤可见3种生长模式:第一种为巢团状生长伴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第二种为弥漫片状分布,间质较少;第三种为腺管状或筛状分布伴菊形团样结构。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印戒样,细胞质丰富,可见较多黏液或嗜伊红粉染颗粒;细胞核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电镜下肿瘤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和黏液颗粒。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肿瘤细胞均呈现2种以上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其中突触素和CD56表达较为广泛,均有7例阳性;嗜铬粒素A有5例阳性;所有病例均可见细胞质呈淀粉酶消化过碘酸雪夫特殊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分子病理上,8例患者均为微卫星稳定型,其中有2例患者可见KRAS G12C点突变或NRAS Q61点突变。8例患者在诊断时均可见较多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有6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随访8~48个月,其中4例在诊断后3年内死亡,2例无病存活。结论结直肠AC是一类罕见的伴有双向分化的肿瘤,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或直肠,该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且侵袭性强、预后较差,需要临床及病理医师多加重视。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癌 癌,神经内分泌 双向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间叶性肿瘤伴FET-CREB融合阳性型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遗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伴有FET-CREB融合阳性的原发性颅内间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1、16、35岁,男性2例,女性1例,发病部位分别为右额部、左额颞部和右侧脑室,影像学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占位性病变。镜下观察:组织学上共同特征表现为肿瘤边界清楚,背景可见多少不等的胶原化及黏液样改变,肿瘤细胞疏密不等,呈条索状或片状分布于黏液性间质中,部分病例可见血管丰富,肿瘤组织围绕血管生长,肿瘤细胞呈梭形、星芒状或上皮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结蛋白及CD99,2例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1例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及CD68,1例表达D2-40,Ki-67阳性指数5%~15%。分子表型:二代测序检测出1例EWSR1-CREB1基因融合及2例EWSR1-CREM基因融合。术后随访6~24个月,3例患者状态均良好,无复发及转移。结论FET-CREB融合阳性的原发性颅内间叶性肿瘤,诊断时应与影像特征及镜下形态相似的胶质瘤、脑膜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及其他伴有EWSR1基因融合的软组织肿瘤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尸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尸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均为其实施法医病理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的心脏心脏重量、左心室心室壁厚度、右心室心室壁厚度以及管腔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相关法医病理研究,能够更好反映患者死亡的原因,有着一定的法律价值,意义重大。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猝死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犬椎体内置入骨水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联合放疗后,局部椎体和脊髓组织的分布剂量和病理改变。方法 实验动物分组:将16只比格犬分为2组: 空白对照组8只、 PMMA组8只。每只比格犬于术后对胸10椎体实施精确放疗,总剂量为50Gy。放疗后一个月处死试验犬,取椎体和脊髓,进行组织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应用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 HE染色观察到对照组骨陷窝内骨细胞大部分坏死,偶见正常细胞,空骨陷窝增多。PMMA组骨陷窝内骨细胞部分坏死,骨小梁纹理排列紊乱。透射电镜提示对照组可见大部分细胞完全崩解,细胞膜形态消失,细胞核及细胞器完全崩消失。PMMA组见细胞质疏松,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TUNEL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很多凋亡神经细胞,主要集中于脊髓灰质前角及白质。 PMMA组犬脊髓可见少量凋亡神经细胞。结论 犬椎体植入骨水泥PMMA后,对局部的射线形成了一定的遮挡和散射效应,椎体骨组织和脊髓组织的损伤较轻。

  • 标签: 骨水泥PMMA 犬椎体 局部椎体 分布剂量 病理学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判断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肿瘤患者共50例,均采取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术后行病理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细针穿刺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当(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对于鉴别甲状腺肿瘤有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细针穿刺 鉴别
  • 简介:摘要:初入学的儿童年龄还比较小,身体发育也尚未成熟,考虑到这一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不能太剧烈,以免在不经意间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伤害。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心理健康”已经划入了小学体育范畴中,并把“心理健康”作为体育学习中的教育目标。基于此点,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初入学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得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 标签: 初入学儿童 生理 心理 体育教学
  • 简介:摘要:在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学生、学生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品质与层次,就必须对其进行优化与变革。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丰富,课程评价的创新等几个问题的探讨,以期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儿童心理 教学改革 学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的HE染色标本80例,所有标本均开展常规HE染色与改良HE染色,将常规HE染色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改良HE染色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病理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诊断 HE染色 病理技术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区别,并分析区别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然后找到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本市从2011年到2021年10年间380例尸体解剖资料,以每5年为一组,2011-2015年为第一组,尸体解剖数量是200例。2016-2021年为第二组,尸体解剖数量是180例。将两组尸体经过观察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1-2015年10年间,前5年临床病理解剖(153/200)例(76.5%),后5年临床病理解剖(98/180)例(54.4%),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临床病理尸检 法医病理尸检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3种小鼠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病理特征,为骨关节炎和骨关节病病理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别构建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注射模型、双侧TMJ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注射模型和右侧TMJ关节盘摘除模型3种小鼠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动物模型。FCA注射模型共15只小鼠,分为盐水注射组、FCA-1周组、FCA-2周组、FCA-4周组和FCA-6周组,每组3只小鼠,6侧TMJ。MIA注射模型共15只小鼠,分为盐水注射组、MIA-1周组、MIA-2周组、MIA-4周组和MIA-6周组,每组3只小鼠,6侧TMJ。关节盘摘除模型共24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关节盘摘除组-2周、关节盘摘除组-4周和关节盘摘除组-6周,每组6只小鼠(6侧TMJ)。药物注射1 d后,采集小鼠双侧关节区大体照片及关节盘摘除显微手术4周后的髁突组织体视图像。将各时间点小鼠TMJ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并对滑膜组织进行滑膜炎症评分,对髁突软骨组织进行蛋白多糖百分比定量分析。结果FCA或MIA注射1d后,FCA注射组小鼠双侧TMJ宽度[(24.60±0.46)mm]较盐水注射组[(21.63±0.52)mm]显著增加(t=4.25,P=0.013),MIA注射组小鼠双侧TMJ宽度[(24.50±0.62)mm]亦显著大于盐水注射组[(21.40±0.52)mm](t=3.82,P=0.019)。FCA注射组小鼠1、2、4、6周滑膜炎症评分均较盐水注射组显著升高(F=18.09,P<0.001),髁突软骨蛋白多糖百分比较盐水注射组呈现先增多后降低的趋势(F=21.59,P<0.001)。MIA注射组小鼠1、2、4、6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髁突软骨蛋白多糖丢失(F=13.59,P<0.001),滑膜炎症评分较盐水注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F=14.79,P<0.001)。髁突体视图像显示关节盘摘除组小鼠髁突软骨形态破坏严重,术后2、4、6周滑膜组织出现结缔组织致密性病变特征,髁突软骨组织较对照组呈现时间依赖性的蛋白多糖丢失(F=40.62,P<0.001)。结论关节腔内FCA注射构建严重滑膜炎症特征的小鼠TMJ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关节腔内MIA注射构建典型TMJ骨关节炎特征的小鼠动物模型;关节盘摘除术构建严重髁突软骨破坏的小鼠TMJ骨关节病动物模型。

  • 标签: 骨关节炎 骨关节病 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 弗氏完全佐剂 碘乙酸钠 关节盘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