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妊娠期妇女心律失常的临床对比分析,探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孕妇心律失常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长兴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律失常孕妇共计15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孕早期组50例(孕周<12周)、孕中期组50例(12周≤孕周<28周)、孕晚期组50例(孕周≥28周)。3组均接受常规心电图与Holter检查,利用2种检查方法了解心律失常的基本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olter检查对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窦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 (P0.05)。孕早期组和孕中期组的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窦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孕晚期组(P0.05)。结论 Holter检查对于阵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普通心电图,而对于持续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则与普通心电图相似。建议对有心律失常病史或普通心电图异常的孕妇进行Holter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其心脏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孕妇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测情况,阳性率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中,阳性率动态心电图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情况准确、效率高,常规心电图与之相比,检测效果远要低于动态心电图,同时动态心电图操作方便快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研究与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方法的检测结果和在心电特征上的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检测结果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心电特征上的疾病发生情况比对照组监测的细致,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心律失常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具体方法以及诊断效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取100例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和检出程度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100.0%,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7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诊断快速心律失常显示,研究组对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最佳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进行专业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选择动态心电图技术(A组)、常规心电图技术(B组)展开诊断工作,并给予两种技术类型诊断结果展开比较。结果测定心肌缺血现象后,A组阳性患者37例,B组阳性患者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中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症状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症状的阳性率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冠心病患者接受专业诊断时,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更具可行性,阳性率较高,推荐选用。

  • 标签: 冠心病 诊断 动态心电图技术 心肌缺血 常规心电图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参照组(n=32),以及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研究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结果、类型检出结果,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65.63%,相比较参照组的53.13%差异不大,且P>0.05,不具探析价值;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检出结果存在较为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探析价值。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做好铺垫,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心率失常的效果对比,为日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88例,分别使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心率失常的检查。结果本研究144例冠心病患者中,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为心律失常阳性患者78例,阴性66例,阳性检出率为54.17%;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心率失常阳性患者87例,阴性57例阳性检出率为60.42%。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患者共76例,室性早搏成对的患者68例,存在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患者88例,存在房性早搏成对的患者56例;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患者共32例,室性早搏成对的患者19例,存在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患者40例,存在房性早搏成对的患者20例,且均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6.25%、62.50%,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80例冠心病患者,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心律失常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8.75%、33.75%、35.00%、52.5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检出情况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无创、检查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50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共有60例观察对象在诱发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实施后,因逆转P’波和前面的QRS波的前、中、后段均存在重叠,因而P’波的起始端不十分清晰,所以,可以判断其属于慢-快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类型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食管心电图联合常规心电图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方法。

  • 标签: 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的应用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心电图检查不同分为动态组和常规组,每组72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异常心电图改变检查结果。结果动态组阳性检出率为94.44%(68/7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17%(5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窦性过速、窦性过缓、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段改变、T波改变、Io~IIIo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检查方面,动态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短阵室速、短阵房速、QT间期延长、异常Q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及病窦综合征等检出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2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差异,分析动态、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参照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7(64.29%)、24(57.14%),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直观了解心肌功能及运动情况,应用便捷,诊断准确率高,为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早期诊治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心率失常 动态 常规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测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首先给予这此研究对象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将此次所检测的结果分为常规组,之后再给予他们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此次所检测的结果分为动态组,比较并分析两组心电异常的检出结果以及阳性概率的检出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异常概率明显低于常规心电图检出异常的概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检出异常的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常规心电图和动态性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测设备来说,两者最终所检测的结果差异显著,一般来说动态性心电图相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概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上,动态心电图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临床诊断 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4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时间段内就诊于我院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192例患者依次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为96.35%,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79.69%,P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早期复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病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间,患者分别选用常规心电图检测与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在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上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检测方式在室上性早搏、心律失常总数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敏感、快速、准确等特征,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分别施以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检查方式期间,对照组(66例)选择常规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观察组(66例)选择动态心电图进行疾病检查;最终就两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以及疾病误诊率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疾病检出率(71.21%)以及疾病误诊率(16.67%)加以对比,观察组(89.39%)、(1.52%)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选择动态心电图加以疾病诊断,针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表现出的检出率显著,并且可以将疾病误诊率显著降低,从而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证明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上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研究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80名冠心病患者的常规心电图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的监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其他病症无显著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比常规心电图的更明显准确(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效果要比常规心电图的好,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型的冠心病检测,这表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探究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5例,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达到65.89%,与常规心电图的58.82%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是在室上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上,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创伤小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