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自然存在物有无道德地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种争论不可调和性及其观点不可公度性,意味着生态伦理学自身发生了严重形而上学危机.如何摆脱这一危机,使生态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黑格尔关于人自由意志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观点走出这种争论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统一思想亦消解这种对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构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基点和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点之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关联,揭示资本主义反生态性质和社会主义与生态发展兼容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尝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简介:什么是“对”,和对它证立,是道德哲学中具有争议性核心问题,也是效用主义和道义论间主要差异之所在。统合效用主义对于“好就是对”这个陈述有一套完整周延说法。而道义论对这个问题证立不够周延或没有足够说服力。

  • 标签: “对的” “好的” 效用主义 道义论 统合效用主义 伦理学
  • 简介:战争可以定义个或个以上国家间有组织政治暴力.根据战争目的、过程和结果,战争伦理大致包括"战争权利伦理"、"战争行为伦理"和"战争责任伦理"三个方面.战争伦理中最重要是所谓"正义"问题."正义"与"非正义"这对概念并非规定战争客观性质,而是一种煽动人们拥战或反战热情主观态度和伦理立场表达.

  • 标签: 战争伦理 正义 权利 行为 责任
  • 简介:道德根源于人性,道德最终基础在于人性内在矛盾,道德力量来源于道德的人性基础,人性化生活即道德生活,是人类最理想生活方式。

  • 标签: 人性 内在矛盾 道德
  • 简介:近现代西方思想史发展过程中,道德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一个重要内容,对西方社会理论活动和社会实践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多诺生前手稿《道德哲学问题》对近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嬗变进行了深刻分析,解答了道德哲学不少疑惑,提出了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始终须坚持道德底限主张。我们从阿多诺评判和观点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 标签: 阿多诺 《道德哲学的问题》书评 道德哲学 康德 黑格尔 叔本华
  • 简介:社会必须集结凝聚一切向善的人们及力量,以祛除为害社会种种邪恶势力。具体善虽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善价值整合也是与时其进,科学技术大力进步今天,各方善价值整合必须应对由科技被“恶”意使用而带来后果,经济一体化和人类发展全球化为善价值整合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善价值整合强大推动力量。

  • 标签: 价值整合 智能时代
  • 简介:要清晰地刻画出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至今社会道德变迁简况,我们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道德自身范畴及其体系变化,而应放眼道德所面临社会境况(尤其是社会交往形态变换),以及这些境况所衍生的人们对待道德态度变化。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正在迈入信息社会所分别对应三种交往形态——有限确定性交往、无限不确定性交往和无限确定性交往所引发道德变迁及其形成三种模式是:原村落道德、后村落道德及新村落道德。

  • 标签: 交往方式 原村落道德 后村落道德 新村落道德
  • 简介:<正>最近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同志座谈台湾电视连续剧《含羞草》,大家认为剧中人物所表现出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念,较好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广大观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一部成功之作。

  • 标签: 尔刚 伦理学研究 社会科学院 天津 爱情观念 爱情生活
  • 简介: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当代西方复兴,关于德性、品性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德性内涵基本层面进行了初步梳理,探讨了德性品性、实践智慧、情感、理智能力等层面的特征,力求反映出德性之不同于规则、原则机理,从德性伦理主旨、方法、运行逻辑角度,分析了其伦理学理论中地位和作用。

  • 标签: 德性 品性 性情 实践智慧 规范伦理
  • 简介:'萌'真正内涵是日语与汉语内涵融合,指初生事物某些特征激起欣赏者热情与共鸣,从而决定着它优缺点。'萌'让每个欣赏者甚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想起自己曾经过去,反思自己现在并规划自己未来。'萌'也意味着稚嫩与青涩,必须挣脱其所属集体束缚,赢得个人解放,个人道德抉择中走向真正成熟,进而促使具有'萌'性的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跨入文明乃至现代化征途,而众多'装萌''卖萌'都是心态变质体现。

  • 标签: 自然 卖萌
  • 简介:休谟主张从人性内在情感欲望出发来解释人们道德行为,但这种解释走向了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无法为人们道德生活提供普遍价值规范。正义不同于道德,正义作为一种公共性规范对所有愿意合作的人应具有普遍约束力。休谟解释正义问题上特别强调理性慎思作用,当然休谟解释并不是重回理性主义老路,不再是强调理性主导并支配情感,而是把情感作为行动动机,凸显理性慎思对情感欲望调整和引导作用。本文最终试图证明,休谟不是单纯靠情感来解释正义,而是基于情感与理性慎思相互作用来解释人类实践中正义原则建构。正义建构是人们综合情感和理性因素反思平衡结果。

  • 标签: 自然的德 人为的德 理性慎思
  • 简介:行政人员道德责任不是一个内涵固定不变范畴,随着行政模式变迁,行政方向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对行政人员道德责任也会有相应要求,专制行政、精英行政和公共行政对行政人员道德责任要求甚至是大相径庭。就其核心道德责任而言,专制行政要求忠诚,精英行政追求效率,公共行政呼唤公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谈论中国公共行政中行政人员道德责任及其实现问题。

  • 标签: 行政模式 行政人员 道德责任
  • 简介:<正>不少人认为,似乎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寸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其实这是一个绝大误会。台湾出版《爱哲学》一书,清楚地表明了该书作者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立场。抄录几段,以资证明:在谈到个人与社会关系时,该书指出:“个人与社会不应该是个对立现实”,它们“相辅相成而不对立。……人既然生来就具有社会性,那么不只应

  • 标签: 爱的哲学 台湾出版 个人主义 个人与社会 以资证明 培养方法和途径
  • 简介:教育:迈向21世纪较量──《夏令营中较量》发表后社会反响权自然《较量》一文形成及内容1992,全国少工委及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与日本合作,在内蒙古草原举办了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少年儿童研究》副主编、青年作家孙云晓密切关注这种新型夏令营...

  • 标签: 夏令营 21世纪 少年儿童 下一代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司
  • 简介:从其精神分析伦理学立场出发,拉康对边沁功用主义伦理学进行了一种全新解读,拉康认为伦理学现代转向中,边沁具有里程碑意义贡献并非"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而是这一原则语言学基础:"虚构理论"。按此理论理解,幸福与善好是人类基于语言所进行一种必要虚构,它已完全丧失其传统伦理学中实在论基础。由此,边沁功用主义既实现了同传统伦理学形上学基础决裂,同时又开创了从语言学维度对伦理学进行反思和建构方向。

  • 标签: 断裂 虚构 幸福 快乐 善好
  • 简介:《21世纪资本论》提出用“全球累进资本税”这一工具来解决资本主义长期悬而未决分配正义问题,本文基于资本逻辑推动现代性发育这一视角,梳理资本成长和扩张世界历史进程,对资本本性、权力等进行哲学追问,探讨这一工具短时间内不能实施缘由、中国如何应对公平问题及其未来解决方案。

  • 标签: 资本逻辑 经济正义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简介: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测量方法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测量始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发展,研究者将实验测量方法(比如IAT)用于道德认知测评。文章研究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优势和劣势,并对未来道德认知测量作出展望。

  • 标签: 道德认知 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