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塞尚晚年“圣·维克多山”系列绘画一反其成熟时期绘画所追求的坚固坚实的自然形式,而呈现出混沌和抽象的倾向。对此,后世学者陷入无止境的争论之中。回顾塞尚艺术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对巴洛克技法和印象派的双重背离历程,也是一部破主客二分、不断追求自然之真的历程——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而只有在存在论现象的高度,并将塞尚的生命、绘画史结合入晚年的风景画中,方能瞥见其晚期艺术对真性的重大突破。本文将梅洛—庞蒂存在论现象引入塞尚晚年《圣·维克多山》的分析,在形式分析与现象研究的双重视角中,研究此系列对深度的营造和通往真性的道路。

  • 标签: 塞尚 圣·维克多山 梅洛—庞蒂 现象学 艺术与真理
  • 简介:20世纪民国初年,在北京地区传统画派阵营当中先后形成两个以'精研古法,博择新知','保存固有之国粹,发扬艺术之特长','沟通世界美术'为宗旨的传统派绘画团体——中国画研究会与湖社画会,这是中国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化温和转型的群体。两个团体分别成立于1920年5月29日和1927年1月15日。它们并行时间近十年之久,同在北京

  • 标签: 中国画学 历史转角处 学研究会
  • 简介:书画艺术在晚清民国的现代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及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求得保存文化精粹、扩大受众对象两者间的平衡。作为当时与吴昌硕、夏敬观、叶恭绰等书画名家皆有交谊的诸宗元,从参加'国学保存会''南社',到同商务印书馆合作进行《中国书学浅说》《中国画浅说》两书的撰写,其间透露出他书画实践、理论研究兼顾提高和普及的倾向,亦体现了其文化主体的自觉性与争取学术独立的努力。

  • 标签: 诸宗元 书画学 书籍史 国粹 新知
  • 简介:本文以清代中期帖学名家梁同书为讨论对象,以其在金石碑刻逐渐被推崇的语境下,作为一位帖书家的态度和选择。通过他与宣导金石碑刻的文人书家万经、丁敬、黄易、张燕昌等交往申的交流方式、范围等梳理,探知其中流露出的艺术观点,窥视他封于碑学的兴起乃至碑学逐渐确立的环境下的选择。同时结合粱氏着述、实践来分析梁同书作为在书法上坚持帖,在理念和实践上的融入、疏离和隔绝,乃至通过手札收藏来凸显他封帖的坚守。

  • 标签: 梁同书 金石碑刻 手札 碑与帖 态度
  • 简介:书籍设计或称书籍装帧设计,指以书刊内容为基础的书刊整体信息传达设计,具体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装帧设计(Bookbinding),指为达到保护内页和销售宣传功能的封面设计及装订形式、装帧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的设定;第二,编排设计(Typography),即内文版式、图文配置等;第三,编辑设计(Editorialdesign),指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多层载体的整体信息传达设计[1]。正如丰子恺所说:"精美的装帧,能象征书的内容,使人未开卷时先已准备读书的心情与态度,犹如歌剧的序曲,可以整顿观者的感情,

  • 标签: 封面设计 结构主义符号学 《小说月报》 书籍装帧设计 信息传达 书刊内容
  • 简介:近百年学术维新,不仅在于学术研究内容的巨大变化、制度上的变革——从科举考试到近代学堂;科目上的改造一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到现代学术与学科分类;学术语言文字的变迁——从文言文古汉语到白话文语体文;

  • 标签: 金石学 发刊词 书画 学术研究 科举考试 现代学术
  • 简介:纵观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史,其主流是现实主义创作,但是现代主义凭借自身的力量,一直都存在。吴大羽就是坚守现代主义创作的代表。中国的抽象表现绘画并没有如同西方那样,在一个时间段内涌现了一大批艺术家。相反,抽象表现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如同薪火传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师徒间的衣钵相授。虽然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充满艰辛,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得抽象表现绘画的脉。

  • 标签: 现实主义创作 中国绘画 抽象表现 弟子 现代主义 20世纪
  • 简介:印度神话和历史畛域不分,人神难辨。已出土的逾干幅犍陀罗佛传雕刻,勾勒出佛陀一生的行迹,塑造出佛陀基本的视觉形象。佛陀既是神格化的人,具有人的历史属性和人生经验,寄托着印度人普遍的神话情感;又是人格化的神,具有宗教主神的基本特性和内涵,以各种相好和各种故事形象地展现出佛教的基本内容。在犍陀罗佛传雕刻的世界里,作为人格化神的佛陀和作为神格化人的佛陀两者并非截然分裂,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酬唱。

  • 标签: 犍陀罗 佛传雕刻 佛陀 神格人 人格神
  • 简介: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中国书画鉴定研读札记之二尹吉男一、鉴定能力与有效时限晋唐时代是中国早期卷轴画的古典时代,尤其是人物画的古典时代。那些极有影响力的绘画母题和笔墨样式一再被后世文化所选择,不断被复制、修正或发挥。绘画创作的历史线索随处都能生发...

  • 标签: 鉴定家 中国书画 鉴定学 顾恺之 书画鉴定 唐画
  • 简介:创意源自文化,科技威就梦想。实践类院校中的实用美术类中的各个专业,始终是以开发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和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也不断提倡以调动学生创意思考与动手能力为目的,然而由于没有发挥专业优势,真正实现产、、研的密切结合,致使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学习的原动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创意思维与实践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近年来,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培养急需的文化创意型人才,天津美术学院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培养方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真题真做的教学和实验环境,致力于深化产、、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文化创意型人才,增强利用创意直接服务于文化建设、高科技产业与口岸贸易的服务意识。

  • 标签: 一体化教学模式 创意性 优势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实践 高科技产业
  • 简介:看一个东西是不是值钱,就看它有没有假的。有假的,一定值钱;假的越多,越是值钱。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有假画。可以说,假画的产生是画的价值——准确地说是"价格"产生的标志。时下,看一个画家是不是有名,他的画是不是值钱,最直接而有效的指标是:有没有假画。

  • 标签: 前因后果 中药 尴尬 法律 媒体评论 价格
  • 简介:引言列斐伏尔是一位兼收并蓄、不知疲倦、充满激情的思想家:他有着不同寻常的学术生涯,共撰写了60多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发表过数篇评论。他跨越了诸多学科,进行了许多理论和政治斗争。其一生都以深度的政治参与及改变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为特征:从早期接触文艺先锋派,1924年与知识分子皮埃尔·莫朗热[PierreMorange]和诺伯特·古特曼[NorbertGuterman](以及乔治·波利策[G.Politzer].

  • 标签: 列斐伏尔 政治经济学批判 亨利 时间 兼收并蓄 学术生涯
  • 简介:那个被我看作是建筑师的人,他有恰当而充分的理由与方法……既知道如何以他自己的心灵和能力去设计,又通过建造去加以实现。……从而,事情就成为这样,让外形的轮廓变得精准而恰当,在内心中加以构想,将各种线条与转角搭构起来,并通过受过教育的智力和想象将其完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建筑论》~1建筑教育从来都是,现在也是,未来更将是关于合格的建筑师的培养。

  • 标签: 建筑学教育 建筑教育 VS 职业化教育 阿尔伯蒂 建筑师
  • 简介:电影把艺术带到了一个时代交错的路口。在这不断寻求往昔和探索未来的境遇之际,表演者与观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跃入银幕的魔幻之中,在虚无、虚空的存在中需求遇见,在获取心灵触摸的感动中所得到的开启,使电影形象的动态语言反映出了某种唯有于其自身虚拟的可能性中寻求真实可能的思维特质。

  • 标签: 电影艺术 思维特质 学思 图像 媒介 风格
  • 简介: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运作机制、评价方式等方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范教学模式,保证人才质量,这对美术院校美术(艺术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培养出为社会实施美育的兼备绘画、音乐和艺术设计能力的综合型专业化人才。

  • 标签: 美术院校 艺术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学
  • 简介:本文以郑午昌的画思想和实践为中心,考察上海国画复兴运动中的新传统主义与民族主义话语之间的关系。通过话语分析发现,郑氏关于国画复兴的话语与国民党官方所宣传的民族主义话语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他的理论表述也使国画复兴的话语成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既表明了郑午昌对于国民党宣扬“固有文化”的主观认同,也是民族命运危机时刻的时势使然。在实践的层面,通过把文人画重新“镶嵌”到了一个新的艺术机制和社会环境中,实现了国画“整个的向上”。

  • 标签: 郑午昌 新传统主义 画学 复兴 民族国家
  • 简介:写作的目的在于表达。有效的表达取决于对读者和写作目的的了解,取决于恰当地调整语气和文体,以及对某些原则恰当的理解和运用。然而所有这些都必须以对具体美术门类的感性认知为基础。理论系科的学生,尤其是没有接受技法训练、没有摸过画笔的同学,

  • 标签: 专业写作 课程教学改革 美术学 教学模式 横向联合 实践
  • 简介:建筑是一门艺术,建筑是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引用梁思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但最本质的是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建筑师”。这充分表明了艺术教育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美术教学是建筑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标签: 建筑学专业 美术教学 大学建筑 教学现状 东北 调整
  • 简介:人体美,是大自然赋予的最完美结合体。人类自古以来就开始对人体进行描绘,注意到人体因为运动所产生的形态美,并努力去研究和表现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著名艺术家,运用人体解剖知识,刻画塑造许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中国古代美术家,以特有的文化背景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也达到相当程度。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人体美 中国画 艺术家 写生课 主张
  • 简介:现在.日本的服装界正处在重要的转换期。经济成长的迟缓、来自海外的追赶、消费倾向的变化、情报等要求所有的企业去对应。产业界、教育机关将如何地去进行人才的培养,本文发表的是关于服装设计的情报化、通信网化的对应,比较、检讨具有服装系学科的大学等高等教育机关的课程改革的实例和担付人才培养的另一方,服装企业自身的企业内部教育的传播媒体教育事例

  • 标签: 服装设计 研修制度 育成 教育机关 经济成长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