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胡桃夹”综合(NutcrakerSyndrome,NCS)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前认为在人群中较为罕见,在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医学背景下,“胡桃夹”综合的诊断率也随之提高。据已有文献报道,其病因主要与先天解剖异常有关,主要以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方式因病情程度而异,目前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本文旨在对现有“胡桃夹”综合的文献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 标签: &ldquo 胡桃夹&rdquo 综合征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Tolosa—Hunt综合(TH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8例TH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眼周疼痛和复视,Ⅲ、IV、V1、Ⅵ颅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38例中左眼受累18例,右眼受累20例。CT检查结22例眶尖和海绵窦区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块影发现,16例无异常。所有病例口服强的松治疗均有效。结论痛性眼肌麻痹是THS的主要临床表现;CT检查对本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T检查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本病;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

  • 标签: Tolosa&mdash Hunt综合征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愈合后肝炎后综合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24例肝炎后综合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治疗组(42例)、西医治疗组(42例)以及中西医治疗组(40例),各组通过相应治疗方法比较肝炎后综合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肝炎后综合症发生率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5.71%、28.57%,明显高于中西医治疗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肝炎后综合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荐。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综合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综合的病因。方法对38例经X线胸片及胸部CT证实为右肺中叶综合患者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8例常规抗生素治疗,3例联合抗结核治疗,9例外科手术治疗。结果非特异性炎症18例(47.3%),结核5例(13.1%);肿瘤15例(39.4%)。结论右肺中叶综合以炎症为主要原因,但恶性肿瘤在50岁以上患者中发病率高,应警惕老年人中叶肺癌。

  • 标签: 右肺中叶综合征 纤维支气管镜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SAPHO综合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以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和骨髓炎的不同组合为表现,是一种罕见的以皮肤和关节的明显炎症为表现的疾病。本病患者中存在TH17的活化,而非TH1和TH2。本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增加,与其它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AID)患者表现相似。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是一种相关的AID,起病一般在儿童期。本文对SAPHO患者使用生物制剂的文献进行回顾,同时简单报告了在临床上使用生物制剂治疗SAPHO综合的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度换气综合的相关临床症状,致病因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9月以来,在我院就诊的过度换气综合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所有患者无过敏史,无精神病史。患者平均年龄24.5±3.6岁。在150例患者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120例。在150例过度换气综合患者中,青年女性患者较为常见,占总患者数量的70%。对患者的相关致病因素和临床症状进行统计。结果对150例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呼吸面罩进行限制,帮助患者促进二氧化碳重呼吸。对76例患者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类药物,对出现四肢僵硬、抽搐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另对部分患者使用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注射,150例患者的相关症状消失。结论相关医护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对该病患者进行全面治疗,在进行诊疗的时候对患者详细询问,进而在根本上将该疾病治愈。

  • 标签: 换气过度综合征 资料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代谢综合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已对代谢综合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手段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医学对于防治代谢综合这一现代病尚缺深入的研究,本文力图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代谢综合的中西医发病特点,阐述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和发病机理,分析了代谢综合的动态演变和内在的整体关联性,探讨中西医结合处理代谢综合的理论基础及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病因病机,证治分型及治则治法,强调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为防治代谢综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中医药 代谢综合征 病因病机 证侯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TOBS)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与综合ICU收治的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分析。结果4周后,好转6例,恶化5例,死亡3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重专项护理,对提高TOBS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ACS)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210例患者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10例患者,130例痊愈(61.90%),77好转(36.66%),3例恶化(1.44%),无死亡。结论ACS除了短期的抗凝治疗外.另外还需要长期的综合治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科综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度换气综合患者进行院前治疗,以稳定病情,防止引起器官衰竭。方法对80例患者以病情轻重分三类,即轻中重,轻度患者给予暗示疗法,嘱患者全身放松,均匀呼吸,有意识地减慢呼吸频率或屏气,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改善碱中毒,缓解症状。中度患者在轻度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用硬纸片围成喇叭状罩在患者的口鼻处,增加呼吸无效腔,让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体内,以改善中毒症状。重度患者在基于上述治疗上,给予镇静剂和维生素B类肌注,并酌情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结果80例患者经过院前0.5~1小时的处理,轻度患者15例症状完全缓解,占100%;中度患者55例,症状缓解的有48例,占87%;重度患者10例,症状缓解或减轻的有7例,占70%。结论院前治疗是治疗过度换气综合症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可迅速缓解症状,预防了病情恶化、器官衰竭的发生。

  • 标签: 过度换气综合症 院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帕金森叠加综合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2011年的100例帕金森叠加综合患者的病例报告,了解其后期康复治疗情况,从而进行相关分析及总结。结果在100个病例中,72例为多系统萎缩(MSA),其中49例为MSA-C型,23例为MSA-P型。28例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其中,MSA-C型表现为小脑症状突出,MSA-P型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而PSP的主要表现为躯干僵直、姿势异常、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通常来说,帕金森叠加综合的治疗比较困难,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1。结论对于帕金森叠加综合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应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活动,避免使用利尿剂、镇静剂、安眠药等药物,可以采取让患者穿紧身裤和弹力袜并增加钠盐摄入的方式以促进静脉回流。同时应注意防止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后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报道1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疗效显著。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是由感染和药物过敏引起的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发热、皮疹及多器官损害(肝脏为主)为特点。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激素治疗。

  • 标签: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激素治疗 人疱疹病毒-6(HHV-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肠综合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例短肠综合病人进行分阶段护理。结果经精心护理,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恢复经口饮食,腹泻减少2-4次/日,体重增加15kg。结论短肠综合综合护理方法能降低短肠综合的死亡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达到临床治愈水平。

  • 标签: 短肠综合症 阶段护理 小肠造口 肠液回输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在心血管疾病中是急危重症,治疗目的是控制血栓形成阻塞冠脉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应争取介入术,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者观察预治疗。2-3日内应用扩冠、抗缺血、抗凝、防栓和冠脉再通治疗。

  • 标签: 急性 冠状动脉 综合征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