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整合医学作为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其整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但整合医学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而是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加强学科与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成绩。因此本文将对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 标签: 整合医学教学模式 呼吸系统疾病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内科收治的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130例。为参照组行精蛋白生物合成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给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胰岛素使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接受治疗2周后,4周后,以及8周后,研究组的胰岛素使用量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能支持患者血糖指标获取到良好稳定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花丽芩降糖汤 重组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月份到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共40例;实验组采用瑞通立进行治疗,共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在临床再通率、血管再通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出血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血管再通,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本案例采用基于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系统的整合式进行心理辅导,治疗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1个案背景董某,女,22岁。身着白色上衣黑色裤子,某大学三年级装潢专业学生。原本漂亮的长相带着疲倦的神情,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由姥姥抚养至5岁,从小不爱说话,胆小无友。5岁

  • 标签: 例强迫症 强迫症心理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二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疾病的本质,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若是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改革 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整合素αvβ3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18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经术后的病理检查得出有9例患者为低度恶性的肿瘤(Ⅰ级与Ⅱ级的脑胶质瘤),另9例为高度恶性的肿瘤(Ⅲ级与Ⅳ级的脑胶质瘤),分别设为甲、乙两组。取所有患者的脑胶质瘤作为标本,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及大小均不影响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比较组间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情况,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于脑胶质瘤的患者而言,其肿瘤的恶性程度可对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产生较大影响,这一发现可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alpha v&beta 3 整合素 脑胶质瘤 恶性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产重组)、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采用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的31例为A组,另采用来得时治疗的31例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资料疗效。结果A组FPG、HbAlc水平及体重下降程度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来得时,但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相当。

  • 标签: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来得时 治疗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病人使用米力农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92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划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6病例,观察组48病例,对照组病人使用米力农来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米力农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能更好的改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米力农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6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rhTPO和rhIL-11在治疗该类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价值。方法化疗后血小板计数<75×109/L时分别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15000u及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3mg,每日一次,分为rhTPO和rhIL-11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最低值、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输注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化疗后,rhTPO组血小板下降最低值为27.45±12.86,rhIL-11组为18.04±10.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hTPO组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为9.45±3.86,rhIL-11组为12.12±3.8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rhTPO组血小板输注量为0.55±0.69治疗单位,rhIL-11组为1.00±0.75治疗单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hTPO组为15%,rhIL-11组为4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45例2017年2月—2018年4月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糖皮质激素加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对两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施治前后患儿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小板上升的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峰值时间、血小板计数的情况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疗效及预后肯定。

  • 标签: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肛裂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以康复新液熏洗患处,观察组以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患处,并敷上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湿油纱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肛门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肛门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7天观察组肛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肛裂术后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复方荆芥熏洗剂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肛裂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Ⅲ期褥疮的治疗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Ⅲ期褥疮进行紫外线照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喷洒创面、配合使用压疮防治床及护理。结果4例Ⅲ期褥疮痊愈,其余2例显效。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及紫外线照射、褥疮防治床和精心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褥疮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紫外线 压疮防治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二甲双胍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选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对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将纳入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前术后重组2α-2b干扰素栓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刀宫颈锥切术 重组&alpha -2b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组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均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对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在不同患者身上会重复出现,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相对较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和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使用伊马替尼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在新诊断患者中效果更加,因此建议及时使用伊马替尼治疗。

  • 标签: 伊马替尼 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 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10例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尿激素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rt-PA治疗,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安全性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rt-PA联用尿激素酶静脉溶栓的模式来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在获取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rt-PA 尿激素酶静脉溶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其症状消失时间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支气管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7天疾病控制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耗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支气管炎患儿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单位时间内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

  • 标签: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小儿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描记有围产期窒息病史的新生儿生后6小时内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进行监测和预后评估,并进行干预研究如亚低温治疗,随访其1、3、6月时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aEE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halopathy,HIE)临床分度及与神经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拟寻找一种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技术,简化HIE患儿的脑功能评价方法,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方法选择我院出生后6小时内的具有围产期窒息病史足月新生儿50例,进行aEEG连续监测并干预治疗。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50例为对照组。于1、3、6个月龄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生长发育情况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生后1~6个月,采用Gesell(中国标准化)测试法进行发育商DQ值测定。分析aEEG监测与HIE临床分度、MRI分度、预后异常率相关性及各组体格发育情况差异。结果aEEG监测结果与HIE的诊断及临床分度、MRI分度、HIE预后均具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EEG对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能准确评估,对新生儿脑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振幅整合脑电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及人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IKCa1)蛋白含量及整合素β1蛋白产物的测定,探讨三种组织中IKCa1蛋白和整合素β1存在的差异及其与人类宫颈癌发生、发展存在的关联。方法(1)复苏及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同时随机采集临床手术治疗的数十例宫颈CIN组织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在三组标本中加入细胞裂解液,采用低温离心法提取全蛋白质。(2)将提取的全蛋白质应用酶联免疫(ELISA)技术分别研究14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1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及14份宫颈癌Hela细胞中IKCa1蛋白和整合素β1的表达差异,初步了解IKCa1蛋白和整合素β1在三种组织细胞中表达差异的趋势。结果(1)宫颈癌Hela细胞中IKCa1蛋白的浓度范围(ng/dl)为25.1821±1.82523,明显高于CIN组织的12.6614±1.08134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的9.6486±1.35034,两两比较P均<0.05,其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450.65,P<0.0001)。(2)在14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14例宫颈癌前病变(CIN)组织中、14瓶培养的传代宫颈癌Hela细胞中整合素β1蛋白表达的浓度范围(ng/dl)分别为29.4414±1.50857、24.9107±1.54259、18.2486±1.083482,其两两比较结果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94,P<0.0001)。结论宫颈癌细胞中IKCa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而整合素β1的表达明显低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IKCa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正常宫颈三者间呈递减趋势;而整合素β1的表达水平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正常宫颈三者间呈递增趋势。IKCa1和整合素β1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减低或增加它们表达可能减少及减慢宫颈癌的进展。

  • 标签: 宫颈癌 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 整合素&beta 1 CIN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PBL教学法和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我省某大学2015级5年制临床1班(95名学生)和2班(96名学生)的医学生纳入到讨论中,区分脊柱外科临床教学方式,1班接受PBL教学法,2班接受PBL和LBL整合教学法教学,考核比较2班学生成绩。结果2班学生的主观题、客观题得分均高于1班学生,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2班学生对此次教学模式的评价状况优于1班学生对此次教学模式的评价,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可采用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可提升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用意义大。

  • 标签: 教学 脊柱外科 LBL PBL 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