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老年非小细胞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越来越多见,据资料统计因老年NSCLC患者多伴有生理功能衰退及老年疾病,化疗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故较少使用标准铂类联合方案化疗。由于缺乏老年特殊群体NSCLC化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据,目前尚未建立老年NSCLC临床治疗规范。目前有临床试验通过以下几途径对老年NSCLC的治疗进行了有益探索。

  • 标签: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胃癌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至今仍未阐明.胃癌的治疗尚缺乏有效对策,虽然进展期胃癌有各种治疗方式(如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但胃癌的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其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40%.因此,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是现今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肿瘤干细胞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理论,并且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胃癌干细胞的研究为胃癌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肿瘤的治疗方式或许可以由传统的治疗方式(尽量减少肿瘤体积和癌细胞数量)转向靶向杀死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式.本文就胃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细胞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面临 胃癌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MF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6.4a,肿瘤发生于肢体的10例,占50%(10/20),2a、3a和5a生存率分别为29.4%、17.6%和5.9%。首次手术后复发率为100%,CAVD方案治疗的有效率为15%。结论:MFH的临床诊断困难,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根治性切除后行化疗和放疗的序贯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诊断 手术治疗 误诊 病理检查
  • 简介:目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自血病的骨髓情况,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法:用塑料包埋法制片,然后进行HGF,Gomori染色,观察各项指标。结果:80例病人中78倒(97%)骨髓增长明显活跃;49例(61%)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19例(23%)可见3~10个原幼细胞簇。结论:骨髓活检可以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增生情况、骨髓纤维化程度及原幼细胞簇数量,对判断分期及预后,指导治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髓活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诊断 骨髓纤维化 人中
  • 简介: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脑肿瘤干细胞是从脑肿瘤中分离得到的干细胞样的肿瘤起源细胞,与神经干细胞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信号传导通路。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BMPs信号通路对脑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标签: BMPS 脑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
  • 简介:20世纪50年代Makino等[1]通过肿瘤细胞自体移植实验发现肿瘤组织中极少数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能诱发新的肿瘤组织,首次提出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理论.该理论认为,肿瘤干细胞作为一类特殊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以及高致瘤性和耐药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分化为肿瘤细胞而产生肿瘤,即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启动、增殖生长、转移复发的根源.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滑膜肉瘤 自我更新能力 肿瘤组织 肿瘤细胞 分化潜能
  • 简介:肝脏是人体各类恶性肿瘤易于发生转移的部位,而肝星状细胞(HSC)在肿瘤肝转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HSC能够促进和构成肿瘤细胞肝转移的微环境,肿瘤细胞又诱导HSC活化,活化的HSC又反作用于肿瘤细胞促其生长,两者双向作用呈现级联扩大效应,最终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及生长。

  • 标签: 肝脏 肿瘤 肝转移 肝星状细胞 微环境
  • 简介: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生存情况.方法白血病患者10例,其中同胞间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7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3例.结果9/10例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HLA相合的同胞PBSCT慢,1例UCBT移植后35天造血未重建,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仍未能重建造血,于72天死亡.其余至今均无病生存.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细胞数量较高、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有效可行.

  • 标签: 白血病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透明细胞肉瘤(clearcellsarcoma,CCS)又称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ofsoftparts,MMSP),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软组织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CCS的发病部位以四肢末端最为常见,尤以足髁部多见,也可见于腹壁、阴茎、肾、小肠及结肠等部位[1],但原发于头颈部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右颌下透明细胞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

  • 标签: 头颈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病案摘要因左上腹部酸胀不适10月余入院.1个月前在外院做B超时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块,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转来我院.近来体重下降较明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平卧位左上腹略隆起,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可及一圆形肿物之下半部分,边缘光整,质中偏硬,无明显触痛,肿块似可推动,随呼吸运动同步不明显,与脾脏关系不大,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实性不均质肿块,直径约16cm,与脾、胃、左肾及胰尾相邻,不能定性;CT扫描提示左上腹后腹膜肿块,与胰腺关系密切,肉瘤可能性大;上消化道钡餐及钡剂灌肠肠道外压迫性病变,其余基本正常.

  • 标签: 网膜囊 细胞性神经鞘瘤 误诊 肿瘤 手术
  • 简介:1病例报告病人,女,52a。2006年7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昏、头痛,进行性加重伴频繁呕吐,为胃内容物,偶为非喷射性,不伴抽搐、眩晕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于同年8月15日MRI检查提示:左额叶肿瘤。8月20日在外院行左额叶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9月6日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查发现:右额叶、左丘脑、左小脑肿瘤,并行左丘脑肿瘤和右额叶肿瘤伽玛射线照射。

  • 标签: 软组织 透明细胞肉瘤 脑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病例,分为成人组和儿童组,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并随访.结果成人组和儿童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9.6个月、32.3个月,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80.8%(21/26)、42.2%(35/83),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18/26)、25.3%(21/83).结论成人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发生机制以及术后放、化疗耐受程度不同,成人髓母细胞瘤的预后普遍好于儿童髓母细胞瘤.

  • 标签: 成人髓母细胞瘤 儿童髓母细胞瘤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成骨性肿瘤,是一种趋向于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良性肿瘤,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骨母细胞瘤好发部位为脊柱和长骨,脊柱骨母细胞瘤一般常见于椎弓根和椎板,可蔓延到椎体,原发于椎体者非常少见。

  • 标签: 颈椎骨母细胞瘤 文献复习 肿瘤 治疗
  • 简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Tcelllymphoma,EATCL)是1985年Isaacson首先提出的起源于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2002年WHO新分类对T细胞和NK细胞的淋巴组织肿瘤称为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Tcelllymphoma,ETTCL)。本病罕见,极易误诊,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1年生存率不足30%,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ETTCL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淋巴瘤 小肠 T细胞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ofbladder,TCC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MGMT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意义.结果MGM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5%(26/8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76.7%,23/30)和膀胱正常组织(65.0%,13/20);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Ⅰ级的阳性表达率为(48.6%,18/37),显著高于Ⅱ级(23.1%,6/26)和Ⅲ级(11.8%,2/17);但MGMT表达与膀胱癌临床分期、患者性别、患者年龄、肿瘤数量、发病次数均无显著相关.结论MGMT可能成为膀胱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之一.

  • 标签: 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癌旁组织 正常膀胱组织 MGMT表达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青藤碱对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HCT116细胞分3组,分别用DMSO(对照组)、20μmol/L和40μmol/L的青藤碱以及6μmol/L的5氟尿嘧啶(5-FU)处理细胞。MTT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PI染色技术和JC-1染色分别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作用。通过Westernblot检测青藤碱对HCT116细胞中CyclinD1和bcl-2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青藤碱对HCT116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青藤碱对HCT116细胞中MMP2的影响。结果:与DMSO相比,20μmol/L和40μmol/L的青藤碱以及6μmol/L的5-FU作用于HCT116细胞24h后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16±6.01)%、(47.48±2.32)%和(62.31±3.26)%。青藤碱抑制G1-S期转化,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青藤碱抑制CyclinD1、bcl-2和MMP2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结论:青藤碱抑制HCT116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 标签: 青藤碱 肠癌 生长 迁移
  • 简介:人体骨骼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组织,据调查,成年人每年大约有10%的骨骼会发生骨重建[1],骨重建主要涉及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方面,二者保持动态平衡维系着骨的正常代谢,如果二者失去平衡将会引起相应的骨骼疾病[2-5]。骨质疏松症和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均是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就是由骨吸收功能强于骨形成,二者失去平衡引起。破骨细胞是人体惟一的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因此研究破骨细胞的分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信号传导
  • 简介:Objective: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isaheterogeneousgroupoftumorswithdifferentbiological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thathavediverseclinicaloutcomesandresponsetotherapy.Stromal-1signatureoftumormicroenvironmentofDLBCLrepresentsextracellularmatrixdepositionandhistiocyticinfiltrate,whereasstromal-2representsangiogenesisthatcouldaffecttumorprogression.Methods:Theaimofthepresentstudyistoassessthesignificanceofstromal-1signatureusingSPARC-1andstromal-2signatureusingCD31expressionandthenfinallytoconstructbiologicprognosticmodel(BPM)in60casesofDLBCLvia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Microvesseldensity(P<0.05)andSPARCpercentageofexpression(P<0.001)werehigherinDLBCL,includinggerminalandnongerminalcases,comparedwithreactivefollicularhyperplasia.Highmicrovesseldensitywassignificantlyassociatedwithsplenicinvolvement(P=0.008),highmitoticcount(P=0.045),andpresenceofcapsularinvasion(P=0.035).PercentageofSPARCexpressionwassignificantlyassociatedwithsplenicinvolvement(P=0.03).ConstructingBPMshowedthat42cases(70%)wereoflowbiologicscore(0–1)and18cases(30%)wereofhighbiologicscore(2–3).LowBPMcasesshowedlessprobabilityforsplenicinvolvement(P=0.04)andahigherrateofcompleteresponsetotherapycomparedwithhighscorecases(P=0.08).Conclusions:TheDLBCLmicroenvironmentcouldmodulatetumorprogressionbehaviorsinceangiogenesisandSPARCpositivestromalcellspromotedisseminationbyassociationwithspleeninvolvementandcapsularinvasion.Biologicprognosticmodels,includingmodifiedBPM,whichconsideredcelloriginofDLBCLandstromalsignaturepathways,coulddetermineDLBCLprogressionandresponsetotherapy.

  • 标签: 生物学意义 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 签名 模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