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自1995年2月~2001年7月选择性采用CT引导下锥颅或钻孔尿激酶灌注引流共治疗硬膜外血肿118例,侵袭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微创 治疗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头孢呋辛钠与注射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观察组100例,痊愈65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5.0%,对照组100例,痊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33例,无效20例,治疗有效率高达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100例,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上腹部不适2例),几率为5.0%,对照组100例,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4例,恶心呕吐9例,上腹部不适6例),几率为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 作者: 李碧王茂莲(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7期
  • 机构: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主要成分为: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钠(1:1)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舒巴坦本身抑菌作用较弱,是一种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菌药,与头孢哌酮联合应用后,可增加头孢哌酮抵抗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的能力,对头孢哌酮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等。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白色至淡棕色粉末或冻干之块状物。主要成分为: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临床限用于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系统感染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和系统感染;青霉素过敏者不能采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或经上述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笔者通过临床应用发现,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连续应用时输液管内药液出现白色浑浊状改变,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的稳定性.方法:将样品置于冰箱(4~8℃)中储存,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样品在室温下放置6h后,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同时测pH值以及观察溶液的外观变化,并以样品即刻的状态为对照.结果:20d内样品含量无明显变化;质量浓度为5mg/ml样品存放14d后颜色逐渐变深;质量浓度为40mg/ml样品存放7d后颜色逐渐变深;pH为6.26~6.88.结论:头孢曲松钠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配伍在7~14d稳定,可为配置中心预配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曲松 高压液相色谱法 药物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确保生产过程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方法先灌入液体培养基(TSB),再将果糖二磷钠无菌粉分装入液体培养基(TSB)中压塞轧盖。灌装样品先后在20~25℃与30~35℃下培养7d,并作阴性、阳性对照。结果无菌灌装生产环境及微生物检查合格,阴性、阳性对照样品符合要求,灌装样品经14d培养检查微生物未检出。结论经过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合格的操作人员在规定的B/A洁净环境中,按操作规程操作所生产的产品可以确保无菌要求。

  • 标签: 无菌工艺 培养基模拟灌装
  • 简介:本文选用我院中医内科病房一年中首选双黄连粉针剂治疗7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辨证分型归类为脾胃湿热型37例、肝脾不和型20例、睥胃虚寒型18例,予以持续静滴双黄连粉针剂三周。结果显示双黄连粉针剂治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达94.7%,尤其对湿热型疗效较显著。

  • 标签: 治疗 双黄连粉针剂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观察 肝脾不和 脾胃湿热型
  • 简介:摘要:粉针作为一种常用的注射剂,在制造和包装粉针时,必须严格把控质量,以确保其有效性。在粉针的生产完成之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分装,以确保其质量。然而,由于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果分装人员未能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将可能导致粉针的质量受到影响,从而给患者带来潜在的生命危险。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粉针剂质量的各种因素,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1]。

  • 标签: 粉针剂 无菌分装 质量保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胸膜炎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3月 -2020年 1 月为时间节点,选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50例,将其按照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27例采用 2HRZE/4HR方案(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抗结核与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观察组 23例基于此,胸腔内注射尿激酶( 10万 u)治疗,对比两组胸膜黏连发生情况,另就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之对照组,显著偏多( P< 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偏短( P< 0.05)。观察组胸膜粘连发生率( 4.35%)相比对照组( 22.22%),显著偏低( P< 0.05)。结论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通过将尿激酶注射至胸腔内,能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胸膜黏连发生。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 尿激酶 胸膜黏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国内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治疗,多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进行间断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引流,但术后易发生胸膜肥厚粘连,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需开胸行胸膜剥脱手术,影响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院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中的31例应用尿激酶注入胸膜腔进行预防胸膜肥厚粘连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注入 临床观察 胸膜增厚 胸腔注射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比较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 BAD),观察治疗的预后差异,探讨尿激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BAD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灯盏花素治疗冠心脏病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灯盏花素 冠心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注射头孢西酮钠制剂在过敏性方面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CFDA颁发的《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全身主动过敏和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注射头孢西酮钠致敏浓度为6mg/ml和12mg/ml,致敏期间腹腔注射1ml/只,激发时足趾静脉注射2ml/只,对豚鼠无主动全身过敏性反应;③注射头孢西酮钠致敏浓度为180mg/ml和360mg/ml,给药容积0.5ml/只,对BN大鼠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注射头孢西酮钠无过敏性反应。

  • 标签: 注射用头孢西酮钠 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