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取分级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取 182 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抓阄法分为对照组( 90 例)和观察组( 92 例)。两组均进行血脂生化检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 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相近( P > 0.05 );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载脂蛋白 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血清载脂蛋白 A1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取分级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检验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更准确,更利于临床治疗。

  • 标签: 血脂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方法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式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积极采用综合实训、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贫血患者92例,按照贫血类型分组,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4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共48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健康人50例设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均开展血液检验,检测红细胞参数。结果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MCHC、RBC、MCV、RDW、MCH及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MCHC、Hb高于缺铁性贫血组,RBC、MCV、RDW低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C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地中海贫血确诊率为79.2%,缺铁性贫血确诊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有效反映贫血情况,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方面临床价值较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 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比血糖测定中快速检验法与酶检验法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血糖值测定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快速检验法(A检),与酶检验法(B检),总结两组临床检出效果。结果A检静脉血血糖值、末梢血血糖值均低于B检静脉血降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在静脉血血糖值表现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检验法、酶检验法在血糖测定中均可获得理想检出血糖检测值,其中快速检验法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与酶检验法血浆血糖监测值更接近,现实中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结合两种方法提高血糖值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糖 快速检验法 酶检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分析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8年09月收治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1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阴道细菌检验方法的不同;观察组PCR检验法;对照组细菌培养法;通过对比检出率以及特异度等,以突出PCR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检出率以及特异度方面,两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的过程中,有效应用PCR检验法,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以及特异度,并且检验步骤较为便捷,最终可以获得显著的阴道细菌检验效果。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细菌培养法以及 PCR检验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 80例,统计患者入院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患者入院后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分别应用 PCR检验法与细菌培养法,进行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种检验方式下的阳性检出率, PCR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 P<0.05;且 PCR检验结果表示,各菌种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验中选择 PCR检验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明确患者炎症感染情况,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6-2019.6我院收治的60例DM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脂检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结果。结果 两组在各项血脂检验结果中,实验组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DM检验中应用血脂检验能够快速准确排除患者是否患有DM,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最佳治疗时机,为后期治疗提供较强支持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脂检验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安全,更好地进行食品微生物的检验与研究工作,本文简单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特点及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 检验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便常规检验用于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本次抽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 400例进行研究 ,入院日期为 2018.7-2019.7,从每个季度抽取 10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验,观察副溶血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的分布情况。结果:在 400例腹泻患者中,存在季节性差异的为副溶血菌、沙门菌感染者,夏季、秋季中感染病例较多( P< 0.05)。结论:利用大便常规检验可以为季节性腹泻提供诊断依据。

  • 标签: 季节性腹泻 大便常规检验 腹泻 志贺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在血液检验过程中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检验检验的30例血液标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常规对30例标本进行晨血检验,然后再静滴维生素C并进行相应的体外试验,在此之后需要再次实施采血检验。结果与静滴维生素C前比较,静滴后30例患者的体内试验、体外试验结果中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滴维生素C30min后,患者的体内试验检测结果开始逐渐地恢复,并且在用药2h后,各项指标得到基本的恢复,这一时间段的上述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在使用维生素C后,其血液检验项目的指标水平会出现降低现象,但是在用药2h后,各项指标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血液检验 维生素 C 检验项目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便常规检验法应用于季节性腹泻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腹泻患者各240例,共计960例腹泻患者,将其临床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患者开展便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率以及白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季节性腹泻,开展便常规检验能够发挥良好检验效果,实际检验过程中应及时将标本送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季节性腹泻临床诊断和防治的科学性。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提供帮助。方法116例血液细胞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温度及不同比例的稀释浓度下,血液细胞检验血样参数项目的结果。结果经过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加强控制管理之后,临床医学检验报告的完整性和检验结构的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力度大大减小,明显提高了临床医学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低温下PLT、RDW、PDW、MPV不同放置时间差异显著,且与室温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时,受到了采血部位、抗凝剂配比、温度、放置时间、检测时间等的影响,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结果,需要对患者接受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基于重视,进行控制。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中运用不同的检验方式是否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方法收集肝炎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观察组通过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将两组检出阳性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结果2例,阳性率为3.9%;观察组的阳性结果3例,阳性率为5.9%,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过程中,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都能够有效检验出丙型肝炎,但胶体金法的检测结果更直观,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检验方法 丙型肝炎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检验指标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为实验组,均为住院患者,并在住院期间完成血液采集;同期选取在我院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均空腹早晨进行抽血检验。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抽血检验后可发现,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红细胞情况的指标可以作为患者身体康复程度的参数,且是相对有效的指标内容,判别患者是否出现心肌受损情况,则主要检测心肌钙蛋白指标数,以上几种血液检测指标均可以对患者的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疾病治愈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相关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各科接受治疗的发热、贫血或因血常规检查提示为危急值范围内的患者中抽选30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上述疾病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发现,实验组的阳性率比对照组高。结论此临床检验中对患者血细胞形态学的检验有效地反映了患者的病情,两组观察对象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的差异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 标签: 临床检验 细胞形态学检验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肾脏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在检验过程中施行常规检验法,观察组施行分级检验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肾脏生化检验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血清胱抑素C 尿素氮 血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本院进行体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检验,观察患者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在室温与低温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指标结果,观察使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影响患者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室温条件下以及低温条件下所检测血液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指标在2h和5h时都明显低于0.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证实为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即生化检验组(50例);另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即常规检验组(50例)。比较两组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其诊断有效率。结果生化检验组对糖尿病的诊断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诊断有效率更高,利于尽早检出糖尿病,及时控制血糖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寄生虫检验实践教学的反馈调查,了解本校医学检验专业第一届学生在实习期间与临床需要的差距。方法分别从实习生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三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实习医院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良好;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结论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习生 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