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机械加载是改善骨质量和强度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机械刺激能诱导问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系,BMP2基因过表达MSCs(BMP2-MSCs)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增强。本研究运用生物反应器对接种于水凝胶BMP2-MSCs细胞进行动态加载。定量分析水凝胶中细胞活力、碱性磷酸酶活性、BMP2分泌和矿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加载后BMP2-MSCs细胞新陈代谢增加6.8倍,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12.5倍,BMP2分泌增加182倍,矿物质形成增加1.72倍。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过表达 骨向分化 动态载荷 碱性磷酸酶活性 修饰后
  • 简介:该文旨在比较喉全切加术后放疗与保留喉化放疗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应用调查问卷对67例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喉全切患者术后置入发音装置。结果,非手术组在机体、社会及功能方面优于手术组,总生存质量评分非手术组高于手术组,差别显著。手术组往往存在睡眠障碍、呼吸困难及疼痛,并在感知、社会交往、语言方面更加困难,但非手术组也存在口干、唾液黏稠等较大问题。结论:喉癌患者非手术组生存质量优于手术组,主要是由于非手术患者具有良好躯体、社会功能,较轻呼吸睡眠及语言障碍。

  • 标签: 生存质量评分 术后放疗 放疗患者 喉全切 非手术患者 喉癌患者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桩核系统及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残根抗折强度影响。方法:40颗下颌前磨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冠后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金属桩修复无肩领组。B组:金属桩修复有肩领组。C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无肩领组。D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有肩领组。每组样本都采用金属全冠修复。实验标本包埋于树脂块中,在电子万能测力机上以1mm/min速度加载直至断裂。结果:A组抗折裂载荷最高,为3.0369±0.3388KN;D组抗折强度最低,为2.0188±0.3864KN,A-C、A-B、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修复性断裂多见于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组,而不可修复性破坏多见于铸造桩核组(P〈0.05)。结论:当牙体大部分缺损达釉牙骨质界时,通过冠延长术勉强预备牙本质肩领可显著降低桩核修复后牙根抗折强度。而如不制备牙本质肩领,传统金属桩核比纤维桩树脂核能承受更大咀嚼力量。

  • 标签: 冠延长 牙本质肩领 桩核 抗折性能
  • 简介:本实验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健康牙周组织中评估牙槽嵴顶以上牙龈组织(SGT}高度变异性。评估不同位点、牙齿类型和牙周生物型SGT高度差异。所有测量都用游标卡尺进行.精确至01mm。总共对366颗牙齿上1932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总SGT中位数为350mm,范围1.80~620mm。厚-平坦型比薄-扇贝型SGT中位数更大。在设计牙冠延长术时,牙周生物型可能对决定SGT高度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牙槽嵴顶 生物型 评估 健康
  • 简介: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bonematrix,DBM)是同种异体或异种骨经过脱钙、脱脂、去蛋白处理得到产物,主要成分包括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满意三维空间结构,并且能够诱导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应用DBM进行骨缺损修复治疗显示了良好临床效果,本文针对DBM在骨缺损修复中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应用做一综述,并展望DBM在牙体牙髓修复中应用.

  • 标签: 脱钙骨基质 胶原 骨形成蛋白 骨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及纤维桩长度对患牙抗折强度影响.方法:选择80颗新近拔除单根下颌前磨牙,经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8组,每组10颗.A1组:牙本质肩领-无纤维桩,A2组:牙本质肩领-5mm纤维桩,A3组:牙本质肩领-7mm纤维桩,A4组:牙本质肩领-9mm纤维桩;B1组:无牙本质肩领-无纤维桩,B2组:无牙本质肩领-5mm纤维桩,B3组:无牙本质肩领-7mm纤维桩,B4组:无牙本质肩领-9mm纤维桩;所有样本经复合树脂堆核后进行烤瓷冠修复.使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对样本进行抗折强度测试,并采用SPSS13.0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本质肩领组患牙抗折强度显著高于无牙本质肩领组(P.<0.05),牙本质肩领组患牙抗折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A4>A3>A1>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牙本质肩领组患牙抗折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B4>B3>B2>b1,B1-B2组,B3-B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量保留剩余牙体组织,来提高根管治疗后患牙抗折强度.当无牙本质肩领存在时,可通过增加纤维桩长度来增加修复体固位力,并提高其抗折强度.

  • 标签: 牙本质肩领 抗折强度 纤维桩
  • 简介:致龋菌对树脂粘接材料黏附及其在牙体组织表面产酸可引起继发龋,最终导致牙体缺损修复失败。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乳酸链球菌产生一种3.4kDa抗菌肽,通过在细菌细胞膜上产生孔道杀菌,对口腔致龋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应用于抗菌材料防止继发龋潜能。本文就nisin特性及其口腔抗菌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酸链球菌素 抗菌肽 抗菌材料
  • 简介:目的:建立我国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数据库,规范和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水平。方法:根据全国统编教材内容和要求,使用NanoZoomer2.0-HT扫描系统,挑选典型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切片进行单层和分层扫描。结果:完成78张教学切片扫描,其中磨片10张,软组织和软硬组织联合切片68张,初步建立了能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切片数据库。结论: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数据库建立和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并推动教学改革及信息化进程。

  • 标签: 口腔组织病理学 数字切片
  • 简介:目的:本文研究了表面水分和不同种类手套对于硅橡胶印膜材料聚合时间影响.方法:使用3种手套: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灭菌橡胶医用手套(无粉),以及橡胶检查手套(预撒粉),分别在潮湿和干燥环境下手动混合DENTSILICONE-PLUS重体型硅橡咬印模材,并记录其硬化时间.结果:干燥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手套时,橡胶印模材聚合时间最短,平均2分10秒;乳胶材料和表面水分均可延长聚合时间,达到3~分钟时间;而预撒粉则可显著延长聚合时间,超过1小时.结论:临床运用硅橡胶制取印模时,建议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操作,预撒粉橡胶检查手套必须更换,以避免操作失败.

  • 标签: 表面水分 手套 硅橡胶印模材 聚合时间 口腔修复
  • 简介:目的描述用种植体支持上颌固定修复治疗计划及所需临床过程和技工制作步骤。材料和方法如果病人需要对上颌牙列缺失进行固定修复,我们必须尽快决定这种修复设计是否能满足美观、发音、舒适及功能需求。这样,临床需检查某些重要因素,同时还应用可改编CT影像技术来评价合理种植角度、可利用骨量及冠修复体之间关系。结果有少量骨吸收及适当颌间距离病人,种植体通常可被安置在为固定修复而设计特定部位。为了评价和选择最佳美观、生物性能和功能。在6个月愈合期中,病人口内需带入暂时固定修复体。完美的暂时修复体将被用作最终修复参照。结论如果临床和X线诊断指示,可用种植支持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还需有精细外科术前计划,设置精确种植部位和循序渐进修复治疗过程。只有这样,种植支持金属烤瓷固定修复才能在适当准备和适合口腔环境中建立。

  • 标签: 上颌牙列缺失 种植支持 固定局部修复 临床 技术设计
  • 简介:激光焊接引入口腔修复领域已有十余年历史,随着技术改进,应用日趋成熟.与传统焊接方法相比,激光焊接具有熔焊区、热影区小,精确、快速、高效、卫生且操作简便.同时焊件义能保持较高机械强度和塑性.主要应用于钛合金,金合金和镍铬,钴铬合金焊接、适用于铸造支架、烤瓷冠桥、附着体等焊接.本文针对激光焊接工作原理,工作条件,适应证,不同合金焊接参数(输出电流,电压,光斑直径,脉冲时间等)选择,以及对不同合金机械性能和热影区影响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牙科合金 钴铬合金 烤瓷冠桥 熔焊区 铸造支架 口腔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将数码摄影和Photoshop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前设计临床效果和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要求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为利用Photoshop进行修复设计组,对照组为常规修复设计组。实验组于修复前拍摄数码照片,并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出预期效果图,经与患者沟通和调整后将二者传递给技师指导最终修复体完成;对照组常规修复设计完成最终修复体。利用满意度评分表进行包括修复体形态、颜色、切端半透明性、表面结构和个性特征在内满意度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修复体形态和表面结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修复体颜色、切端半透明性和个性特征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hotoshop预期效果图可快速、直观地增进患者对修复后效果理解,提高医患沟通有效性,并能指导技师制作出更完美的修复体。

  • 标签: 美学 牙科 图像处理 数码摄影 瓷修复体
  • 简介:本研究对10例前牙覆 达Ⅱ°-Ⅲ°安氏Ⅱ'分类错 患者采用摇椅形唇弓打开咬,至咬 打开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证明摇椅形唇弓能有效地压低上下前牙,升高后牙,并使患者面型得到改善。同时建议高角患者慎用摇椅形唇弓。

  • 标签: 摇椅形唇弓 深覆合 方丝弓
  • 简介:目的:测试螺纹牙本质钉抗拉能力,并探讨其固位原理.方法:在新鲜无龋12颗离体牙上制备钉道50个,旋入固位钉,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其抗拉能力,并记录固位钉脱位过程中拉力变化.结果:在新鲜、无龋12颗第三磨牙牙本质上制备共50个钉道,成功旋入固位钉48枚.通过试验,48枚固位钉抗拉力最大值为426.37牛顿,最小值为142.22牛顿,均值为208.56±2.27牛顿.固位钉被拉出后,在其螺纹内及钉道口周围可见白色粉末状物.结论:牙本质钉抗拉能力为208.56±2.27牛顿,95%可信区间最大不超过210.83牛顿,最小不低于206.29牛顿.

  • 标签: 固位钉 牙本质钉 钉道 固位力 第三磨牙 离体牙
  • 简介:目的:对房颤患者不停用华法令、心电监护下拔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其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33例房颤患者拔牙前后及过程中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术后出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完成手术。血压、心率在麻醉时及术中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3例术中出现室性早搏。所有患者术后拔牙创均无明显出血。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术后加强局部止血,长期口服华法令房颤患者在不停药、不减量、局麻下施行拔牙术是安全可行

  • 标签: 房颤 华法令 心电监护 拔牙
  • 简介:目的:探讨瓷沉积冠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作镍铬合金烤瓷冠、高金合金烤瓷冠、铸瓷冠及瓷沉积冠各30件。用Easyshade电脑比色仪检测4种烤瓷冠颜色,临床检查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冠颜色以及瓷崩瓷裂情况,观察时间为18个月。结果:瓷沉积冠、铸瓷冠及高金合金烤瓷冠边缘密合度一致,均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瓷沉积冠、铸瓷冠颜色基本一致,比高金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瓷沉积冠、铸瓷冠及高金合金烤瓷冠颜色均较镍铬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者在瓷崩瓷裂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瓷沉积冠颜色美观,边缘密合性良好,抗折力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前牙 瓷沉积冠 烤瓷冠 牙科材料
  • 简介: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与脑卒中之间病因学联系。方法电子检索CBM数据库(1978—2016年)、维普、CNKI、Medline(OVID,1950—2016年)和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4—2016年)、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CENTRAL,2016年第9期)等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并手检中文口腔期刊,收集有关慢性牙周炎与脑卒中相关性文献。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牙周炎患病率、临床附着丧失量、菌斑指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并用Revman5.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2篇中文、10篇英文),纳入研究对象2835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3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牙周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89,95%CI=(2.00,4.17),P〈0.001],脑卒中患者牙周炎较对照组更为严重[OR=1.25,95%CI=(0.50,2.00),P=0.001]且其口腔卫生更差[OR=0.32,95%CI=(0.11,0.54),P=0.004],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OR=5.38,95%CI=(4.78,5.97),P〈0.001]。结论慢性牙周炎与脑卒中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脑卒中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病因分析
  • 简介:血管胎记是一组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先天性疾病,影响患者面容及功能。此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病部位解剖关系复杂.其诊断及治疗对医师仍是挑战。由于每一类型病变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对孤立性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诊治,初级医师即可进行,但对复杂、少见病例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该文旨在总结脉管疾病诊断经验及血管胎记处理方法。

  • 标签: 血管畸形 临床回顾 胎记 先天性疾病 治疗方法 诊断经验
  • 简介:对根管内感染失败病例进行根管再治疗,并辅以显微镜、超声等现代技术,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严密充填根管防止再感染,可达到保存患牙目的。本文对临床上根管再治疗病例选择、感染控制、常见临床技术问题和对策加以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根管治疗 再治疗 显微镜 超声
  • 简介:前牙修复经常是一项高要求任务。患者对前牙区期望值普遍较高,使得主观情感因素在治疗中尤为重要。对于根管治疗后变色中切牙,长久以来人们还未能在其治疗方法上取得共识。在所有方法中,漂白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无疑是最保守选择.但后期常需要继续维护治疗(补漂和修复).从长远来看,这对成人患者而言是一个不小问题。而粘接瓷贴面则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端选择.因其能恢复完整牙所具有的生物力学性能.能遮盖牙体基底色.有良好化学稳定性.并且和全冠修复相比生物学代价更为合理。本文将以一个临床病例对以上治疗策略进行解释说明。治疗计划以仿生学理念为基础.同时考虑现有材料、技术,结合患者个人需求,并在牙本质封闭过程引入一个创新步骤——微吸管技术。所有技工室工作均通过“口腔远程医疗“完成.即牙科技师与患者没有直接接触。

  • 标签: 根管治疗后 中切牙 变色 成人患者 生物力学性能 前牙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