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3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28例。 对照组低位直肠癌患者安排常规的开腹切除直肠肿瘤手术,实验组患者安排腹腔镜切除手术,对比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整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切开法与切除法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我院于2019年1月至6月收治20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采用切除法治疗。将我院于2019年7月至12月收治20例低位肛瘘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切开法治疗。根据疼痛数字评分(NRS)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RS评分分值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法较切除法干预低位肛瘘患者更利于缓解疼痛情况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疗效。

  • 标签: 切开法 切除法 低位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头吸引术与产钳助产术在助产中的应用。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限,对44例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2)采用产钳助产术,实验组(n=22)采用胎头吸引术,对比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头吸引术与产钳助产术相比,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产钳助产术 胎头吸引术 助产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位产钳助产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2019.1——2023.12期间于我院分娩的产妇,从4944例分娩产妇中选取35例应用低位产钳助产术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并抽取35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状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统计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观察组更低,P<0.05;且该组并不会增加产妇软产道损伤及新生儿窒息、头皮血肿、面部擦伤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应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对于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及改善新生儿出生时状况、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显著。

  • 标签: 阴道分娩 低位产钳助产术 新生儿出生时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围术期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护理后均痊愈出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保肛手术成功,围术期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康复护理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直肠癌 保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13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发生吻合口漏,9例经过保守治疗全部治愈,3例经过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对吻合口瘘的正确处理,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住院时间,也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吻合口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颅锥细孔钻颅置管低位持续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并分析40例临床病例资料:其中20例为对照组,即常规钻孔引流组:常规于顶结节下方钻颅,置8号导尿管于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外接无菌瓶,术后2~3日拨管.另20例为颅锥细孔钻颅治疗组:顶结节下方颅锥钻颅,置入细硅胶管,深入颅内3cm左右,管全长15cm,内径1.5mm,外径2.4mm,管前端为盲端,其后0.5~1.0cm处有四个小侧孔.本组10例用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盐水反复冲洗,另10例不予冲洗,均接无菌瓶,悬挂于钻孔点下方30~50cm处持续引流,1~2日拨管,创口不予缝合,加压包扎.结果术后48h头颅CT扫描显示:颅锥细孔钻颅治疗组20例患者无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较少,脑中线结构基本复位,术后临床证状迅速改善,无感染发生,住院时间短,冲洗组与非冲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此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50天复查头颅CT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应用颅锥细孔钻颅持续低位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小,头部伤口不需缝合,患者痛苦小,住院费用低、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善迅速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亦可应用于床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但需注意钻孔位置、引流充分、无菌瓶位置等.

  • 标签: 颅锥细孔钻颅低位引流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术患者系统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肠造瘘口 系统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Bianchi术治疗小儿低位隐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低位隐睾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Bianch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Bianch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睾丸下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Bianchi术治疗小儿低位隐睾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隐睾 儿童 腹腔镜检查 Bianchi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腐生新膏对低位单纯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 84例行低位单纯肛瘘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 42 例。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我院制剂熏洗坐浴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常规换药,治疗组采用 化腐生新膏纱条创面换药,比较两组患者肛门疼痛情况、创面分泌物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3d、 7d肛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患者术后 7d、 14d创面分泌物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 15.62±1.47) d,对照组为( 20.31±2.85) d,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化腐生新膏可有效改善低位单纯肛瘘术后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

  • 标签: 化腐生新膏 低位单纯肛瘘 创面愈合 肛门疼痛
  • 作者: 顾晋 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三病区,北京 100142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外科,北京 100144 北京大学医学部结直肠肿瘤与炎症性疾病精准诊治中心,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结直肠肿瘤诊疗中心,北京 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外科,北京 100144 北京大学医学部结直肠肿瘤与炎症性疾
  • 简介:摘要肠造口的相关技术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造口的早期并发症包括造口回缩、造口缺血坏死、造口水肿和周围皮肤炎等;远期并发症包括造口旁疝、造口狭窄和造口脱垂等。另外,少见或者容易忽视的造口癌、造口还纳困难和社会心理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也应该引起外科医生重视。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对“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的最佳诠释。

  • 标签: 直肠肿瘤,低位 腹会阴联合切除 结肠造口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止血带在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4月—2020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踝关节骨折患者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18~57岁、平均42.8岁。44例患者按止血带捆绑方式分为2组,高位止血带组22例,低位止血带组22例,2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观察术后止血带压迫部位有无瘀斑、软组织团块、水泡、皮肤溃疡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情况,术后第1、3、7、14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肢疼痛情况,术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观察患者踝关节屈曲、背伸及踝关节活动度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位止血带组术后止血带压迫部位出现瘀斑1例、软组织团块1例,下肢血管彩超检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低位止血带组无一例相关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后第1、3、7天患肢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后第14天,低位止血带组VAS评分低于高位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20)。4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5.8个月。随访期间,2组患者切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P=0.351)。术后4周,低位止血带组患者踝关节屈曲、背伸及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高位止血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后12周、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低位止血带用于踝关节骨折手术在确保良好手术界面的同时,能提升术后早期踝关节的活动度及临床功能,减少传统止血带导致的患肢疼痛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新方法。

  • 标签: 骨折 踝关节 低位止血带 应用效果
  • 简介: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约70.0%的低位直肠癌施行了保肛术,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鉴于目前各种保肛术繁多、方法各异、尚缺乏对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规范化,针对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若干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需要正确的选择保肛术式,规范化的操作,精准的手术技术、综合的治疗模式(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将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以期进一步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水平。

  • 标签: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方案评价 问题解决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引产,而研究组则采取低位水囊引产处理,后对两组引产情况以及引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足月妊娠引产病患的诱发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且引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足月妊娠引产中采用低位水囊引产,效果显著,有较好临床价值。

  • 标签: 低位水囊引产 足月妊娠引产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妊娠产妇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0%(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分别为(4.34±0.87)h、(6.14±0.79)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9±1.11)、(8.37±0.94)h(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0%(P<0.05);观察组新生儿窘迫和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21%、6.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30%、13.04%(P<0.05)。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操作简单,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产妇和新生儿预后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水囊 足月妊娠 引产
  • 简介:目的评价一种新型肠内引流技术预防低位直肠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9例获得经腹切除、低位直肠吻合的直肠癌病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55例)术中附加由生物可降解吻合环、避孕套复合而成的新型肠内引流装置;对照组(64例)术中附加回肠末端保护性造瘘: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形、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吻合位置、营养状态及伴随疾病等生理病理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者。全组病例3个月随访率100%。研究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7.3%(4/55),内引流装置排出时间平均18.3d,无引流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仅见5.5%(3/55)无需松解治疗的吻合口轻度狭窄;吻合口瘘者漏后引流时间平均4.8d,前3日引流量平均12.8ml/d,无严重感染及保肛失败病例。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10.9%(7/64);45.3%(29/64)的病例伴有肠造瘘相关并发症,3个月后有28.1%(18/64)的病例吻合口轻度狭窄,6.3%(4/64)的病例吻合口严重狭窄需进行松解治疗:吻合口瘘者漏后引流时间平均17.1d,前3日引流量平均35.4ml/d;2例并发严重感染,1例吻合口毁损而致保肛失败。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漏后腹腔引流量、引流时间、感染及3个月后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肠内引流技术简便、安全.能有效避免低位直肠吻合口瘘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与预防性肠造瘘相比.保护吻合口的作用更为优越,同时也显著减少了因废用而导致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 标签: 直肠肿瘤 直肠吻合 低位 肠内引流 吻合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