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距肛缘7cm以下行保肛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使用吻合器。结果直肠癌性保肛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由于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保肛指征较前明显放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令人满意。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管状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减压的方式的选择与管理,并寻找理论依据。方法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癌肿下缘距肛缘3.0~5.5cm)放置肛管,同时选择12例该手术患者术后不放置肛管,作为对照组。置管组、对照组均接受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结果术后第2天,各组直肠静压、肛管静压处于较低水平,且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患者理论上处于失禁状态。术后第6天置管组直肠静压、肛管静压显著升高,均远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肛管静压方面,置管组术后第6天与术后12天比较已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后放置肛管减压价值不大,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恢复,建议避免术后放置肛管。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肠瘘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3例难诊断性低位直肠肿块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有18例经第二次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有5例经第三次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有4例经第二或第三次活检后再行肿块切除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有6例经第二或第三次活检后再行肿块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良性肿瘤,确诊的27例恶性肿瘤均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或腹腔镜手术。结论低位直肠肿块活检操作简便,可进行2~3次,确诊有时较难,需行肿块切除,方能确诊。

  • 标签: 低位直肠肿块 活检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癌低位保肛术手术应用于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临床手术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所有收录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常规临床手术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低位保肛手术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约为169min,有1例(3.33%)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平均排气时间约为2.6d左右,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为7.6分,本组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9例,经临床治疗有效10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6.67%;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约为239min,有5例(16.67%)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平均排气时间约为3.7d左右,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为6.1分,本组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5例,经临床治疗有效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76.67%。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肠癌低位保肛术手术应用于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肠癌 低位保肛手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肛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58例低位肛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引流术,观察组给予切开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肛瘘采用切开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低位肛瘘 肛门镜 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手术方法差异进行分组。28例手术方法采用肛瘘切除术,入组对照组。研究组28例,手术方法为同期手术,即肛瘘切除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同期进行。观察效果,予以比较。结果组间有效率相对比,研究组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低位肛瘘 同期手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妊娠患者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晚期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缩宫素引产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行低位水囊引产及围术期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有效率、引产时间低于24h的例数以及自然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水囊引产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等优势,可有效缩短晚期妊娠产妇的产程,联合围术期优质护理,可充分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水囊引产术 晚期妊娠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究急腹症患者的诊治资料,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腹症患者60例,调查分析其临床基础资料,总结致病因素,分析治疗方法与疗效,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完全缓解36例,部分缓解22例,无效果2例,总有效率高达96.7%;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指标,发现体温无显著变化,但是舒张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要结合其既往病史,与身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效果,并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急腹症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位水囊引产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待产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产妇进行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患者50例,对产妇进行宫缩素引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为96%,对照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为78%,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水囊引产临床效果较好,操作方法简单,有效率高,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低位水囊引产 足月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老年低位牙齿磨耗或同时伴有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牙齿关系重建或修复,从而探讨老年患者牙齿关系重建或修复更为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垫式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烤瓷或铸造冠桥修复方法进行治疗。修复前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咀嚼能力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修复3个月后以及一年后咀嚼能力测定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修复前以及修复两年后两组患者咀嚼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进行实际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法,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低位 重建 修复
  • 简介:摘要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保肛手术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按传统经典手术原则需行Miles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借助最先进的技术和器械实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以保留原肛门功能的一种术式。保肛手术是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恢复了肠道的完整性和保留了肛门的控便功能,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对于保肛手术,正确掌握其手术原则和合理选择适应证仍至关重要。因此,在权衡是否保肛的利弊时,除非患者坚决要求,作为医生的选择原则永远是生命第一,功能第二。如果手术已不能达到根治性切除时,生命质量应放在首要的位置。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吻合器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期手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低位肛周脓肿经行Ⅰ期根治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肛周脓肿一次性治愈,2例形成低位肛瘘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一期手术治愈率为97.29%,所有手术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Ⅰ期根治术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疗效较为确切的方法。能减少病人痛苦,促使疾病痊愈,且医疗负担较轻,治疗周期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肛周脓肿 疗效观察 Ⅰ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足月妊娠行低位水囊引产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全身护理)和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引产后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即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观察组引产时间不超过24h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产后2h中出血量超过300mL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即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低位水囊引产术的足月妊娠产妇开展全程护理,不仅引产成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高,而且引产时间短且产后出血量少。

  • 标签: 足月妊娠 低位水囊引产术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此研究中将对于本院近三年收治的于(本人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进修期间)50例直肠癌病人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各25例。为参照组病人提供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病人给予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直肠癌疾病的患者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能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有效的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其疗效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临床应用效果 直肠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