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方法抽取院内2016年7月—2018年7月50例老年AD病人为观察组,另选非AD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CDR、MMSE评估,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R、MMSE与患者各项血清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R评分、MMSE评分以及糖尿病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FN-γ指标水平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1β和MMSE两者具有负相关关系(r=-0.263,P=0.004);患者各项血清炎因子指标和CDR评分之间并不具有相关。结论血清炎因子与老年AD患者认知功能具有相关,然而与其具体的痴呆程度并无相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前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各25例,右美托咪定组术前静脉微量泵给予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8ug/kg与生理盐水配置20ml,推注时间15分钟,维持剂量为0.2ug/(kg.h),对照组术前静脉微量泵给予0.9%生理盐水20ml,推注时间15分钟,均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止。芬太尼-异丙酚-琥珀胆碱诱导,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维持,术毕呼吸恢复后拔管。观察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T0,拔管前T1,拔管后1分钟T2,拔管后5分钟T3,拔管后10分钟T4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并在各时段点抽取静脉血测血浆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血压、心率、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在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无明显波动,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心率、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较右美托咪定组在拔管前1min、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均有增高(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维持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血浆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苏醒期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联合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手术前、术后30min以及术后6h两组患者的皮质醇(C01)、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30min以及术后6h的CO1、E、NE以及FBG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各时间点CO1、E、NE以及FB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术后6h两组CO1、E、NE以及FB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单纯全身麻醉 老年 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的困惑,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却对一些常用的语句掌握情况不佳,进而学生不能将词汇合理运用到句子当中进行英语交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下面我就全身反应法(TPR)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具体的分析。

  • 标签: 全身反应法(TPR) 小学英语教学 应用与研究
  • 作者: 薛建荣 马敬 邱昌余 胡志邦 蒋星 潘敏 陆美萍 程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10029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事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国际变态反应研究中心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年变应鼻炎(AR)患者采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行皮下免疫治疗(SCIT)时发生全身不良反应(SRs)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分析探讨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集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AR专病门诊进行SCIT的362例尘螨过敏患者资料,男性209例,女性153例,年龄5~55岁。对出现SRs的记录按评定标准分为速发性和迟发性,根据分级标准将SRs分为4级(Ⅰ~Ⅳ级)。分析发生SRs的例数/次数、患者症状体征、发生时间及治疗处理等,并探讨SRs与患者年龄、性别、变应原注射剂量以及合并变应性疾病种类等的关系。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362例AR患者中57例(15.75%)出现SRs。所有患者共接受12 308针次皮下注射,111次(0.90%)发生SRs,其中速发性31次(27.93%),迟发性80次(72.07%);Ⅰ级83次(74.78%),Ⅱ级25次(22.52%),Ⅲ级3次(2.70%),无Ⅳ级反应。分别以病例数和注射针次统计,>14岁患者SR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14岁患者(35.14%比13.54%,2.34%比0.76%,χ2值分别为11.679、28.162,P值均<0.05),而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66%比11.76%,5.98%比5.62%,χ2值分别为3.166、0.095,P值均>0.05)。SRs发生于起始治疗时15次(13.51%),发生于维持治疗时96次(86.49%);在大多数剂量阶段均可发生SRs,常见于40 000 SQ-U以上的高剂量阶段(85.59%,95/111)。合并多种变应性疾病患者的SRs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AR及仅合并哮喘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30.67%比11.85%,χ2=15.875,P<0.001),且单纯AR患者的SRs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合并其他变应性疾病的患者(5.26%比20.56%,χ2=13.783,P<0.001)。结论尘螨过敏的常年AR患者应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行SCIT过程中,按注射针次统计SRs的发生率不到1%,严重程度多为轻微,总体安全和耐受良好。迟发性SRs较多见。SRs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注射高剂量变应原以及AR合并其他变应性疾病(哮喘、特应性皮炎等)有明显关系。

  • 标签: 鼻炎,变应性 尘螨科 皮下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IBD与胰腺疾病之间存在关联,且易被忽视或混淆。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分析具体发病特点发现,多种胰腺疾病可能是IBD的肠外表现或由IBD药物诱发;明确此类疾病,需详细询问病史,细致完善相关检查;如明确为IBD药物相关胰腺炎,应立即停药,且需按照诊治规范进行系统综合诊治。临床需关注IBD患者中胰腺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胰腺炎 胰腺病变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联合组和肠内营养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4例。联合组进行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血清中C-反应蛋白(CPR)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三类促炎因子方面比较,治疗前,联合组与肠内营养组三类促炎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三类促炎因子水平明显要低于肠内营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全身的急性炎症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营养治疗方案。

  • 标签: 谷氨酰胺 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脓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8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比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流感染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治疗,患者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腹压预警标识联合预防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抽选58例SAP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腹压预警标识联合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P<0.05。结论:腹压预警标识联合预防护理效果理想,能优化护理质量,增强护理的有效,降低患者炎因子水平,改善其器官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保障临床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压预警标识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HIF-PHI)预处理小鼠能否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缓解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IRI+HIF-PHI组,每组6只,其中IRI+HIF-PHI组提前1周隔天灌胃罗沙司他20 mg/kg。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损伤评分;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评估肾组织细胞凋亡;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反应检测肾脏组织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HIF-1α,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与IRI组相比,IRI+HIF-PHI组小鼠s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情况明显改善,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更低(P<0.01),凋亡细胞减少(P<0.01),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相较于Sham组,IRI组HIF-1α的mRNA表达增加不明显(P>0.05),免疫荧光显示IRI组肾脏组织HIF-1α在髓质区表达增加,皮质增加不明显,而HIF-PHI预处理后,HIF-1α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肾皮质HIF-1α的表达明显增加,但其髓质区HIF-1α表达弱于IRI组。结论HIF-PHI能够提高HIF-1α表达水平,并减弱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缓解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 小鼠
  • 简介:目的研究rhEP0(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创伤后创伤灶周围细胞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rhEPO组。采用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各组动物分别于脑创伤后12小时、48小时、5天进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创伤灶周围凋亡细胞数、MCP-1阳性及CD68+细胞数。结果各时间点rhEPO组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创伤灶周围凋亡细胞数、MCP-1阳性和CD68+细胞数均比对照组减少。结论rhEPO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创伤灶周围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对刨伤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rhEPO脑创伤凋亡MCP-1 CD68+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炎症反应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金匮肾气丸治疗组、阳性对照药依那普利治疗组,UUO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3d或7d后处死大鼠,取梗阻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68和CD3在肾组织的表达,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肾组织的蛋白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P-IκB)和IκB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3d、7d时肾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增高,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增多,肾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κB-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金匮肾气丸和依那普利治疗后,两药物组较模型组的肾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降低,CD68阳性巨噬细胞、CD3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肾组织中MCP-1、TNF-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IκB-α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改善UUO梗阻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 标签: 单侧输尿管梗阻 大鼠 金匮肾气丸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中,CRP的浓度可升高1000倍,高敏感性CRP水平升高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标志物。循环的CRP以正五聚体(pentameric CRP,pCRP)的形式存在,在炎症条件下,解离成单体CRP(monomeric CRP,mCRP)。mCRP是介导机体炎性反应的主要执行者,在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将mCRP在炎症-血栓网络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单体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痤疮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6—9月选择在单县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4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早期痤疮患者20例,后期痤疮患者20例,从在单县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选取20名无痤疮病症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CD4^+T细胞、sIL-2R、IgG、IgA、IgM水平。三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同时用Levene检验法进行方差齐检验,若方差齐,则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T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CD4^+、sIL-2R水平[(41.28±2.69)%、(169.1±43.6)pmol/L,(39.52±3.76)%、(113.4±56.7)pmol/L,(38.44±2.85)%、(78.6±32.5)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15、5.832,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早期痤疮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后期痤疮组CD4+、sIL-2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痤疮组CD4+、sIL-2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研究对象IgG、IgM[(18.62±2.14)、(1.27±0.37)g/L,(15.38±1.47)、(1.48±0.45)g/L,(13.79±2.76)、(1.24±0.31)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44、8.497,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早期痤疮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后期痤疮组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痤疮组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后期痤疮组相比,早期痤疮组IgM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了早期、后期痤疮炎症反应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痤疮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炎症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15-02摘要脑损伤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能遗留长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传统认为缺氧缺血是较为常见的原因。近年大量试验发现,炎症相关的脑细胞损伤可触发免疫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脑损伤[1]。本文就炎症反应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 脑损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DA-JC4对老龄大鼠术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5只,雌雄不拘,21~23月龄,体重530~6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外科手术组(O组)和DA-JC4组(G组)。O组和G组水合氯醛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G组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24和48 h时腹腔注射DA-JC4 10 nmol/kg(溶于1 ml无菌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Bax、Bcl-2、活化的caspase-3、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术后第14-18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第15-18天、G组术后第18天逃离潜伏期延长,O组和G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活化的caspase-3、Bax、LC3Ⅱ、HMGB1、IL-1β和TNF-α表达上调,Bcl-2、LC3Ⅱ和Beclin-1表达下调(P<0.05);与O组比较,G组术后第15-18天逃离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活化的caspase-3、Bax、HMGB1、IL-1β和TNF-α表达下调,Bcl-2、LC3Ⅱ和Beclin-1表达上调(P<0.05)。结论DA-JC4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受体,胃肠激素 认知功能障碍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炎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