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神志恍惚、谵语、辨向力障碍2天,双目失明1天于1994年4月13日第1次入院。既往有肝硬化病史3年。查体:神志恍惚,语无伦次,定向力、记忆力障碍,双手扑翼样震颤,胸部可见蜘蛛痣,有肝掌,皮肤巩膜无黄染,双目无视力,对强光刺激无瞬目反应,眼球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直径

  • 标签: 肝性皮质盲 神志恍惚 肝昏迷 肝醒灵 视力恢复 血氨
  • 简介:病例:患者庞×,女性,28岁。1993年4月24日急诊入院。主因服安定药物80余片(总量约200mg),昏迷10小时,被送入医院抢救。入院后经输液、能量合剂、激素、美解眼等药物应用,于入院后第三天神志开始恢复,但仍处于嗜睡状态。中间有短暂清醒期,时间为5-10分钟不等。醒后即诉双眼睁不开,有电弧光样刺激疼痛感,看不到东西。于入院后第五天请眼科会诊。查:患者呈嗜睡状态,呼之不醒·头颅五官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改变,全身肌肉松弛无张力。颈软,霍夫曼氏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跟腱反射减弱。眼科情况:双眼上睑无力,不能自行睁眼,撑开上睑查,双眼视力黑蒙(清醒时查),眼球固定,呈向上凝视状。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未见异常。于病人眼前突然出现物体,不引起瞬目反射。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为药物中毒性“皮质盲”。治疗:立即给予加大液体量静点,每日约4000-5000ml,继续使用能量合剂、维生素类、激素、血管扩张等药物。并加用硝酸士的宁注射液2mg,行头针枕部视区穴

  • 标签: 安定中毒 皮质盲 药物中毒 嗜睡状态 腹壁反射 上睑
  • 简介:[摘要]现代的棒材生产中,由于下游机械制造公司加工工艺的改变,通过一系列改进,对棒材的表面质量要求高。通过钢材表面扒皮处理,提高钢材表面质量。是不可或缺的,对扒皮后表面出现的振痕进行改进,提高扒皮后的表面质量。

  • 标签: []棒材 振痕 扒皮 砂轮 探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长术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胫骨不连或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患者以延长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对照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3%,两组对比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术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延长术 胫骨骨不连 骨缺损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治疗兔桡骨缺损疗效的实验研究。方法:将1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同种异体供体,28只作为实验受体。按美国组织库标准制备同种异体。将受体实验动物双侧桡骨中段切除10mm,制成缺损模型。受体实验动物右侧桡骨缺损内植入自体髂骨粒(对照组);左侧取等量同种异体粒同法植入(实验组)。于术后2、4、8、12周,对缺损修复组织内OPG蛋白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术后12周,检测两组小梁相对体积、小梁数量和骨密度。结果:术后两组未见感染现象发生。术后2、4周实验组OPG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周两组OPG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两组小梁相对体积、小梁数量和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性愈合过程与自体移植相似,并且来源广泛,能够避免因自体移植带来的诸多并发症,可以成为治疗缺损的重要材料。

  • 标签: 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 骨缺损
  • 简介:牵引成术(DO)中新的形成具有胚胎的发生和正常骨折愈合的某些特征,形成蛋白家族(BMP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BMPs与DO的生物学联系、作用调节机制、外源性BMPs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牵引成骨术 骨形成蛋白 骨愈合
  • 简介: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因无意中扪及左侧下颌体部颊侧无痛性肿物3月余入院。查体:左侧下颌体部颊侧可扪及-3.5cm×1cm性突起区域边界模糊,质较硬,无活动度,无触痛,无乒乓球感,表面皮温及颜色正常,对应舌侧壁无异常,无任何牙体松动;辅助检查:口腔曲面断层片:左侧下颌肿物,密度较周围略低,对应牙根尖未见吸收(见图1)。诊断:下颌肿物。处理:在局麻下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发现肿物为骨质沙状物,边界不清,刮净骨质沙状物(有铲“冻雪”感,可闻“沙沙”声),并适当扩大去除周围可疑骨质。术后病理:下颌纤维瘤(见图2)。患者出院后1年随访未见复发。

  • 标签: 下颌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跟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跟解剖型钢板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关节内骨折23例25足,术前、术后注意局部消肿,术中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Bohler's角及Gissane角的恢复和跟高度、宽度的恢复。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参照Maryland评分系统,优18例,良5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92%。结论应用跟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术后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植骨 解剖型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失神经对于下颌骨密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34例单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缺失的患者,使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机,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摄取标准化数字式全景片,分别测量失神经侧和正常侧的下颌的高度和密度。结果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下颌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下颌高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神经去除后,下颌骨密度和高度比手术前均显著降低,影响了骨质的代谢。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作为临床上检测下颌骨密度和高度是简单而高效的。

  • 标签: 失神经 下颌骨灰度 下颌骨高度 标准化数字曲面体层片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治疗青少年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5月~2012年7月我院19例青少年囊肿患者,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5~16岁,平均13岁。病变部位为股骨近端5例,股骨干2例,胫骨近端10例,胫骨远端2例,均采用病灶刮除加同种异体移植治疗。结果1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8个月,囊肿均消失,缺损腔逐渐被新生填充愈合,无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无复发病例。结论彻底清除病灶、充分移植同种异体消灭囊腔是青少年囊肿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囊肿 青少年 骨移植 同种异体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治疗及预防水平。方法筛选近10余年来所有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病史资料,针对5例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的典型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例患者中,3例在术后早期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表现,2例在出院后恢复期间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表现;4例经及时纠正,症状迅速缓解,1例因未遵医嘱,自行停止治疗,转为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后经近2年补充治疗方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是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出现主要由于短期内患者自身皮质分泌功能未完全恢复,同时围手术期激素补充欠佳所致,针对患者病情及时处置症状多能完全缓解。

  • 标签: 柯兴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选取SandersⅢ、Ⅳ型跟骨折患者43例,这些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植入同种异体治疗,术前术后选用Marylan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43例均获随访,时间(20.8±5.1)个月(12~30个月)。未发现关节面塌陷、复位丢失、螺钉固定不良现象。功能及疗效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优28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为90.1%。结论:跟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折效果良好。

  • 标签: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 同种异体骨 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