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螺旋CT扫描探讨青少年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皮质厚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针对上下颌前后临床常用微型种植体植入位置,测量距离牙槽嵴顶4~6 mm范围内皮质厚度和CT值。分析不同面型间皮质厚度和密度间差异。结果除下颌后部皮质厚度在不同垂直面型间无显著区别外,均表现为高角患者皮质厚度和密度显著低于均角及低角患者。结论青少年高角患者上下颌前部皮质厚度较低,上颌后部皮质骨密度较低,低角患者下颌后部皮质骨密度较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 标签: 皮质骨厚度 皮质骨密度 不同垂直骨面型 CBCT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量皮质厚度,探讨不同瘫痪程度脑瘫青少年的发育状况。方法选取广州市社会福利院2020年7月至12月青少年肱骨皮质检查共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10~18岁),其中运动功能正常组30例、轻度脑瘫组8例、中度脑瘫组6例、重度脑瘫组7例,拍摄右侧肱骨X线片,测量肱骨皮质厚度。计量资料整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运动功能正常组、轻度脑瘫组、中度脑瘫组、重度脑瘫组皮质厚度分别为(4.04±0.82)mm、(4.50±0.82)mm、(3.57±0.99)mm、(2.97±0.49)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7,P=0.004)。SNK-q结果表明,运动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脑瘫组、中度脑瘫组的皮质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中度脑瘫组与重度脑瘫组的皮质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结论肱骨皮质厚度随脑瘫程度加重至中重度时会逐渐变薄。

  • 标签: 脑瘫 青少年 骨皮质厚度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中国成人正常颌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的不同位点处皮质厚度,为临床植入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提高正畸支抗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采用螺旋CT对30例18-40岁正常颌中国成人颅颌面进行扫描并重建,测量适合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处的皮质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个测量项目中,均值从1.73mm至10.67mm不等,最小值仅0.8mm。除前鼻嵴和下颌11牙尖隙外,46个左右对称的测量项目(左右各23个)中,34处左右对应指标相互比较均无差异(P〉0.05),另有12处测量位点左右配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提供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常见植入位点处皮质厚度参考值范围的数据库。下颌前牙根尖间隙,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时应更加小心;上下颌磨牙牙尖隙处,植入相对安全。不同成人的皮质厚度差异较大,提示临床工作者最好能先根据病员的CT片测出相应植入位点处皮质厚度,再确定微螺钉种植体的植入部位与方向。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 颌骨 皮质厚度测量 CT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性Ⅰ、Ⅱ类不同垂直向个体下颌前牙区皮质厚度和下切牙牙根位置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收集324例个体,其中男性141例,女性183例。测量个体下颌前牙区皮质厚度和下切牙牙根位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型个体下颌前牙区皮质厚度与下切牙牙根位置,使用线性相关分析研究性Ⅱ类患者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皮质厚度变化趋势。结果高角患者下颌前牙区皮质较均角和低角患者更薄,男、女性Ⅰ类高角根中唇舌侧厚度分别为0.50 mm、1.27 mm和0.35 mm、1.16 mm,低角为0.58 mm、1.82 mm和0.62 mm、1.77 mm(P<0.05,P<0.01),Ⅱ类高角根中唇舌侧厚度分别为0.38 mm、1.14 mm和0.51 mm、1.35 mm,低角为0.83 mm、2.28 mm和0.97 mm、1.93 mm(P<0.001)。且高角患者牙根距离唇舌侧皮质距离更近(P<0.05,P<0.01,P<0.001)。在性Ⅱ类患者中,随着下颌平面角增加,皮质厚度变薄(P<0.001)。结论高角患者下颌前牙区皮质较薄,性Ⅱ类患者尤其明显,因此临床上应防止开裂和开窗的发生。

  • 标签: 骨型 下颌前牙 皮质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锥形束CT图像与病理切片中缺牙区牙槽嵴顶骨皮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CBT)的差异,探讨锥形束CT用于评估颌后牙区CBT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至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的后牙牙缺失患者6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43.8±1.7)岁,缺牙区内共取出块63块。术前将患者锥形束CT图像导入口腔种植导航系统,设计完成后在测量界面中测量拟种植区的牙槽嵴顶CBT(锥形束CT图像组)。术中获取目标块制成切片,厚度0.4 μm,用Case Viewer软件测量切片中的CBT(病理图像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锥形束CT影像和病理图片中颌后牙区牙槽嵴顶CBT间的差异。结果病理图像组测得的皮质厚度在后牙区、上颌后牙区、下颌后牙区分别为(1.20±0.75)、(0.68±0.46)和(1.48±0.77)mm;锥形束CT图像组测得的CBT在后牙区、上颌后牙区、下颌后牙区分别为(1.14±0.77)、(0.64±0.24)和(1.41±0.83)mm,两组相同位置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形束CT可用于颌皮质厚度的分析,且准确度较高。

  • 标签: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骨皮质厚度 牙种植体
  • 作者: 韩烨 苗莉莉 靖无迪 李小彤 赵一姣 徐莉 侯建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口内扫描技术初步探索并建立一种评价软组织改变的方法,评估牙周组织再生结合皮质切开术对性Ⅲ类错嵴顶冠方牙龈厚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和口腔颌面外科转诊至牙周科、全身和牙周健康、需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性Ⅲ类错畸形患者2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8例,年龄(24.0±4.5)岁(19~35岁);观测前牙共112颗,其中上颌前牙46颗,下颌前牙66颗。在前牙去代偿正畸移动前行牙周组织再生结合皮质切开术,观察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角化龈宽度,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差异。术前与术后6个月通过口内扫描技术直接获取患者上下颌前牙区数字化模型,在分析软件中构建软组织形态测量模型,并定量分析牙冠正中测量矢状面上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的变化。结果22例患者手术前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化龈宽度从术前的(4.22±1.43)mm显著增加至(5.18±2.32)mm(P<0.05)。术后6个月上颌、下颌前牙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上颌前牙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增加量分别为(0.68±0.56)和(1.00±0.69)mm;下颌前牙龈缘根方1和2 mm处牙龈厚度增加量分别为(0.38±0.42)和(0.58±0.45)mm;且上颌牙龈厚度增加量均显著大于下颌(P<0.01)。结论基于口内扫描技术进行软组织形态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在性Ⅲ类错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牙周组织再生结合皮质切开术不但能增加角化龈宽度,而且可增加嵴顶冠方牙龈组织厚度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牙周 错,安氏Ⅲ类 骨皮质切开术 口内扫描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髁突颈后缘锚固钉植入位置皮质厚度,为建立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髁突颈后缘拔出力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本院拍摄CT的成年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共232侧髁突.利用CT采集颌面部数据并测量髁突颈后缘皮质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2侧髁突颈后缘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男性皮质厚度均值为2.04mm,女性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0~34岁髁突颈后缘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35.49岁均值为2.06mm,≥50岁均值为2.03mm。经统计学分析.只有20-34岁和35-49岁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2组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为建立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髁突后缘拔出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奠定了基础.皮质厚度与锚固钉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关系。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 髁突颈后缘 骨皮质厚度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肱骨近端皮质厚度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CT扫描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然后在工作站的影像归档以及通信系统的处理软件中将两个水平层面的皮质厚度测量后取平均值,骨密度采用X线检测获得,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来进行腰椎和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和平均皮质厚度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男患者的腰椎以及股骨颈处的骨密度以及平均皮质的密度要好于女性患者,且差异性较大。患者腰椎和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和平均皮质骨密度有密切的关联。结论老年患者的肱骨近端皮质厚度和骨密度有密切的关联,采用CT扫描是评价其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 骨皮质厚度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孤独症患者异常脑皮质厚度分布特征。方法汇集来自国际孤独症专业数据库(Autism Brain Imaging Data Exchange,ABIDE)在全球20个站点收集的孤独症患者(孤独症组,n=525)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569)的脑结构影像学数据。基于脑结构数据,应用FreeSurfer测量每个受试者的皮质厚度并对2组脑皮质厚度进行t检验比较。根据受试者年龄,分成<12岁组(孤独症患者n=150,对照者n=151),12~18岁组(孤独症患者n=210,对照者n=233)及>18岁组(孤独症患者n=159,对照者n=183),应用t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孤独症患者异常脑皮质厚度分布特征。结果孤独症组相对于对照组在与初级面孔识别相关的左右侧脑枕叶面部区域皮质厚度增加(左侧:size=1 043.95 mm2,Z=4.31,MNI坐标:x=-13.1,y=-102.4,z=2.4;右侧:size=1 364.13 mm2,Z=5.14,MNI坐标:x=14.4,y=-101.3,z=3.1),以及与背侧注意网络相关的右侧脑额上回后部皮质厚度减少(size=485.86 mm2,Z=4.71,MNI坐标:x=6.8,y=-13.1,z=61.6)。根据年龄分组结果显示,<12岁组孤独症患者相对于对照者,右侧额上回中部及后部(size=914.44 mm2,Z=4.86,MNI坐标:x=19.7,y=32.4,z=41.1)及左侧颞下回(size=638.16 mm2,Z=-4.36,MNI坐标:x=-34.7,y=-32.5,z=-22.8)皮质厚度减少;12~18岁组孤独症患者相对于对照者右侧额上回后部皮质厚度减少和枕骨面部区域皮质厚度增加;>18岁组孤独症患者与对照者之间皮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枕面区域和额上回后部皮质厚度异常可能是孤独症患者神经发育的特征,尤其在低年龄的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的差异更明显。

  • 标签: 孤独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孤独症脑成像数据交换数据库 背侧注意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儿童少年第二掌皮质发育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进一步探讨皮质发育规律,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第二掌骨 骨皮质指数
  • 简介: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测量青少年患者腭部不同区域厚度的差异,分析在腭部相同区域中Ⅰ、Ⅱ、Ⅲ类矢状面型青少年患者厚度的差异,为临床腭种植支抗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垂直面型为均角的12~16岁青少年患者,依照矢状面型分为Ⅰ、Ⅱ、Ⅲ类三组,每组男女各15例,进行CBCT扫描。以切牙孔后缘与后鼻棘点连线作为水平基准平面,在切牙孔后4.0、8.0、12.0、16.0、20.0、24.0mm冠状向截面上,距腭中线0.0、2.0、4.0、6.0mm矢状向截面上,测量两基准线的24个交点的垂直厚度。结果(1)腭部厚度在腭中缝处由前往后逐渐增加,在腭侧区及腭旁区由前往后逐渐减少(P<0.05);(2)腭部厚度在前份区域从腭中缝往两侧逐渐增加,在中份及后份区域由腭中缝往两侧逐渐减少(P<0.05);(3)在腭部的相同区域中,不同矢状面型青少年患者腭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腭中缝前份、腭中缝中份、腭中缝后份、腭侧区前份、腭旁区前份区域中,Ⅰ、Ⅱ类青少年患者腭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腭侧区中份、腭侧区后份、腭旁区中份、腭旁区后份区域中,仅Ⅱ类青少年患者腭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结论(1)腭部微种植支抗的最佳植入部位为腭旁区前份;(2)在相同腭部植入区域中,Ⅲ类青少年患者厚度小,穿通鼻底风险更大,建议Ⅲ类青少年患者选择更短的腭种植支抗。

  • 标签: 锥形束CT 矢状骨面型 腭部 骨质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前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骨密度检查,且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上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00例患者按照年龄段分为45周岁~55周岁组,55周岁~65周岁组,65周岁~75周岁组,以及>75周岁组,每个组别患者为25人。对这100例患者,通过超声骨密度测定法测定患者量是否正常或量减少,以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通过测量患者的皮质比率从而对患者的皮质厚度进行评估,比较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患者的皮质厚度比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患者的年龄越大,下降的趋势越为明显。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着中老年朋友,只有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中老年患者带来福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常参加锻炼,注意饮食均衡,减少因为年龄问题带来的骨科疾病的困扰。

  • 标签: 年龄股骨颈骨密度皮质厚度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
  • 简介: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瓣移植治疗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瓣治疗不连19例,其中胫骨不连8例,尺骨近段不连5例,肱骨远段不连3例,桡骨远段不连2例,股骨不连I例。结果19例病人经过一年以上随访,其中术后12~18周愈合17例,术后23周愈合2例。结论胎儿骨膜皮质瓣由骨膜和皮质组成,能够促进不连愈合,胎儿骨膜皮质瓣抗原性差。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移植后塑形方便,一个切口内完成手术,适用于不连和小范围的缺损。

  • 标签: 骨不连 胎儿骨膜皮质骨瓣移植 吻合血管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2名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儿童与3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儿童的下颌皮质宽度(MCW)进行了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PSG诊断为OSA儿童与健康儿童(3.2±0.5mm;P=0.003)相比MCW较薄(2.7±0.4mm),MCW与OSA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β=0.74,P<0.01),MCW与OSA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诊断为OSA的儿童下颌皮质宽度减小,这可能反映了SDB与稳态的改变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质轨迹(CBT)螺钉技术具有生物力学稳定、切口小、对后方软组织剥离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认可。CBT螺钉技术使用CBT螺钉进行固定,其头端螺纹螺距较尾端更近,增大了螺钉与皮质的接触面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腰椎翻修、邻近椎体疾病等脊柱外科疾病。本文将从CBT螺钉技术的手术技术、拓展应用、生物力学特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脊柱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融合术都被认为是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中,该术式常不能使患者获得长期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皮质轨迹螺钉的出现成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另一种选择。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皮质螺钉内固定有助于提高固定强度、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与临床应用体会,分析皮质螺钉的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临床实践中的体会,为同道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腰椎 应用 展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