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使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联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70例,给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分别尿沉渣法、干化学法和联合法,对比定量白细胞数值和定量红细胞数值。结果在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检验中,联合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定量白细胞检验中,尿沉渣法的检验率高于干化学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定量红细胞检验中,干化学法的检验率要高于尿沉渣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尿常规检验中常用方式的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各有优劣势,将两种方式进行联合对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联合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蒙药梅花草具有破痞功效,蒙医用其治疗热性痞症,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其确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从梅花草的抗肿瘤活性部位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celahin B,并以该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应用MTT 法测定celahinB在体外抗人肝癌细胞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的活性。结果 celahinB对HepG2、Hela、MKN-45细胞的增殖均表现出抑制活性,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celahinB在浓度为75μ g/mL 时,对Hela、HepG2、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63.73%、51.93%、55.84%;最高浓度为200μg/mL时,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72.11%、64.63%、70.56%。结论 梅花草化学成分celahinB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为梅花草破痞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梅花草 化学成分 celahinB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糖尿病患者生化免疫中的临床应用。本文选择我院2021年11月~ 2022年11月住院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健康主体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两组均有实验组的结果比对照组更明显(p < 0.05);两组患者饭后血糖水平均高于空腹,但实验组增长较慢;实验组禁食2小时后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有较准确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查效果,诊断灵敏度高,准确率高。

  • 标签: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 化学发光检验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具有高敏感性、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快速反应时间、自动化和高通量性、低背景干扰和高特异性等价值。它已经成为现代生化免疫检验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进一步分析化学发光检验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化学发光检验测定技术 生化免疫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筛选后共计96名乙肝患者,等量随机分为研究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在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查阳性率AFP、血液中糖类抗原15-3含量、甲胎蛋白AFP的对比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的临床医学检验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检验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5年8月份到2016年8月份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50例,分别实施常规化学法检验(设为常规组)以及尿分析仪检验(设为尿分析仪组)。将两种检测方法下患者的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红细胞、尿蛋白和白细胞在实施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检验出来的阳性以及阴性符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下患者的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分析仪检验阳性、阴性与常规化学法比较的符合率比较红细胞检验阳性符合率为80%,尿蛋白检验阳性符合率为84%,白细胞检验阳性符合率为80%,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分析并比较在尿常规检验中使用的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检验结果表明,在尿常规的临床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的临床检验效果都比较好,两种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将两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阳性检出率,为尿常规检验的精准性提供保障。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对患者尿液进行常规检验,研究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2-2014.9,对我院65例需行尿常规检验患者采集新鲜尿液,所有患者均采集两份尿液(A、B组各65份尿液),A组尿液使用尿分析仪进行检验,B组尿液使用常规化学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方式对于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阴性、阳性的检测率,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于尿液中上述三种物质含量检测准确率。结果不同的检测方式对于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阴性、阳性的检测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检验方式对于上述尿液中三种物质含量检测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检查各有优势,为提高检出率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

  • 标签: 尿常规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化学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对75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进行电化学治疗。结果治疗后第2周时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总分较治疗前平均降低了20.40(70.26%),症状尺度评分下降了13.17(70.54%),WBC计数下降了15.03(54.80%)。到第4周NIH-CPSI总分均值降至10以下,WBC计数平均值也降至10以下。75例患者经4周治疗,有效率达92%,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电化学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 标签: 电化学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2级和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2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3级学生采用综合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013级学生实验报告、基本操作、实验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2012级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学生教学满意率为76.6%(82/107),2012级学生教学满意率为30.5%(39/1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各项成绩和满意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对于提高临床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液镜检联合尿液干化学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尿液标本均接受尿液镜检、尿液干化学检验以及联合检验,观察尿液标本三种不同的检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后在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200份尿液标本经过尿液镜检、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检验,检查出的阳性病理结果分别为(182,8)、(184,6)、(188,2),合计95例,阴性病理结果分别为(6,4)、(6,4)、(4,6),合计10例。尿液镜检、尿液干化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00%和95.00%均不及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96.00%,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同时根据结果可知尿液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验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尿液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诊断价值不太明显,但是将两项检验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液镜检 尿液干化学检验 单独检验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2021.10至2022.12)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5例参与此次研究,并依据疾病类型分成三组,一组为甲状腺肿瘤患者,一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一组为其他甲状腺疾病患者,组别名称为A组、B组以及C组,再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5名作为对照组,四组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比不同的诊断结果。结果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A组、B组以及C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四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甲状腺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医学水平得到了一个非常幅度的提升,大型仪器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想要保证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检验质量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来就分析前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进行优化,不断来提高检验的精密度与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生物化学检验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本人对刺五加果实化学成分进行预试,对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为其功效提供基础性资料,为以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刺五加 果实 化学成分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探讨这三种方法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对655例患者HBV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结果CLI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64%,TRFIA阳性率分别为16.48%。结论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相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为定量检测,可为临床用药疗效观察及乙肝病毒感染的转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HBV 化学发光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RBC结果比较。方法优利特-200B型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显微镜检测尿RBC。结果尿分析仪与镜检法测定RBC结果不相符结论尿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两者应联合应用。

  • 标签: 尿分析仪 显微镜 RBC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尿液检验中干化学检验与尿沉渣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 入组对象均筛选自本院尿检患者,研究时间选取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对照组( 50例)应用 干化学检验,观察组(50例)联合 尿沉渣检验,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尿沉渣联合干化学检验能提升尿液检查的准确度,提高检出率,要重视。

  • 标签: 尿沉渣检验 干化学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查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6-8月至2017-8月共350例需实施尿常规检查患者。参照组采用干化学法。研究组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定量红细胞和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方面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误诊率和漏诊率方面低于参照组,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可提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阳性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沉渣 干化学法 尿常规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的100份晨尿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尿蛋白阳性率比较上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尿蛋白符合率达到了98.0%,红细胞符合率达到了96.0%,白细胞符合率达到了96.0%。结论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为尿常规检查的两个方面,两者可以并用,可互为补充。以减低漏报、错报、误报和造成临床误诊发生率,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 尿常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