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病患,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组内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组内患者进行护理,待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表现症及对各组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下其组内患者各项混合痔临床表现症状改善程度均优越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患者对优质护理模式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对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并且能够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

  • 标签: 优质护理 混合痔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的临床对比评价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6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64例为纯母乳喂养,其余136例为混合喂养;分别将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满月后分别观察两组婴儿的体重、身高以及婴幼儿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男、女婴儿的体重和身高增长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婴儿在腹泻、发热、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性。结论采取纯母乳喂养方式喂养新生儿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着明显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混合喂养 纯母乳喂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是感染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在九十年代开始对献血员进行抗一HCVELISA法检测,较好地控制了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传染。但因“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等原因,血清学方法筛查丙型肝炎抗体仍存在一定的漏检,因而可能会造成少数患者输血后感染HCV。为了解我市献血员中(抗-HCV阴性)隐匿性HCV感染状况,笔者采用FQ—PCR方法对2000例抗-HCV阴性献血员血液进行FQ—PCR检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HCV阴性 荧光定量PCR法 临床意义 混合血浆 筛查 输血后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探讨哪种治疗方法更适合广泛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随机抽取1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组,每组均由73例患者组成。PPH组73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术治疗,外剥内扎组73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临床恢复后,PPH组在手术、创面愈合、住院所应用的时间都比外剥内扎组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PPH术治疗效果更显著于外剥内扎术,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诊治环状混合痔。

  • 标签: PPH术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PH加硬化外切术与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治疗混合痔的对比观察。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RPH加硬化外切术;对照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对两组术后疼痛、出血、手术时间、治愈时间及手术疤痕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RPH组在术后疼痛、出血、手术时间、治愈时间及手术疤痕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PH术加硬化外切术在术后疼痛、出血、手术时间、治愈时间及手术疤痕等1方面比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具有优势。

  • 标签: 混合痔 RPH加硬化外切术 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方法13例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小切口开放复位后,全部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果本组13例患儿,经6个月~2年随访,12例6个月骨愈合,1例1年6个月后延迟愈合。结论小切口开放复位,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非常适用于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灌肠在混合痔术后预防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进行中药灌肠后采用中药敷贴贴于神阙穴及双侧天枢穴;对照组采用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只进行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第2天到第8天这7天内的排便疼痛程度、困难程度、发生便秘人数和便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治疗后排便困难程度积分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发生便秘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灌肠是一种预防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有效疗法。

  • 标签: 穴位敷贴 中药灌肠 混合痔术后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手术前及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50例混合痔患者,对每位患者进行手术前心理护理,讲解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并发症的出现进行指导,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排便指导;出院时进行康复指导。结果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术后无局部感染、明显的吻合口出血,术后8小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11天,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并发症发生后的恐惧,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

  • 标签: PPH术 剪口结扎术 混合痔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2009年2月22日屯兰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致使大批井下工人发生混合性气体中毒,就我科一共收治住院病人28例,留观病人15例,经我科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全科护理人员的用心护理,41例全部出院,无一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建立规范完善的组织措施是抢救群体性气体中毒的有力保障,妥善处理现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合理氧疗是抢救混合性气体中毒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以保证病人很快健康出院。

  • 标签: 混合性气体 中毒 住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方法选择本院122例血尿患者,包括肾小球疾病55例;非肾小球疾病67例。根据判断GL红细胞是否>5﹪,是否有管型及管型的种类,是否有白细胞、脓细胞、肾小管肾上皮细胞、结晶、精子、是否有混合细胞群、病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其他有形成分的进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检出肾小球性血尿47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伴有肾小球血尿10例,肾囊肿等非肾小球血尿8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2例,泌尿(生殖)系统结石15例,肾盂肾炎13例,急型肾衰2例,泌尿生殖系统结核2例,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0﹪。结论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中的分析思路对判定血尿性质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血尿 有形成分 肾小球性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对环状脱垂性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实施PPH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PPH技术治疗患者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48小时自我评价有无疼痛、便血、脱出、肛门失禁、满意度等评估。结果无1例肛门狭窄、失禁。平均住院日5天,随访半年,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国产吻合器价格低廉适、便于基层开展PPH。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是目前治疗内痔首选的术式。

  • 标签: 国产吻合器 PPH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混合痔患者在手术之后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状况。方法:此研究的混合痔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至2021年,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病例一共有8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与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从而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术后第5天排便时,疼痛程度明显较弱,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在手术之后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药物治疗 混合痔患者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痔疮作为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好发于男女的各个年龄段。据普查信息显示 ,在我国,女性痔疮的发病率为 67%,男性痔疮的发病率为 53.9%,极高的发病率使得临床不得不重视对于痔疮的诊疗工作。其中混合痔患者由于内痔、外痔同时存在,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多推荐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痔疮手术通过切除突出的痔核、曲张的静脉团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但在临床上发现,痔疮术后患者在面临剧烈疼痛的同时,还会出现便秘等并发症,对手术效果及预后造成影响,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对于混合痔术后患者至关重要。中医传统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消化系统的蠕动功能,促进患者胃肠道气血循环,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其中针刺治疗、穴位贴敷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接受程度高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用以指导后续的临床工作。

  • 标签: 混合痔 术后便秘 针刺治疗 穴位贴敷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妇科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职的54例护生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护生均分,2组护生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护生例数是27例。给予对照组护生传统护理带教教学,给予研究组护生传统护理带教教学+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比分析2组护生带教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带教后,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考核成绩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 临床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TC教学模式对在我科临床医学生154名,按进科室批次的奇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一对一带教,6人一组。实验组采用PTC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对一带教,根据需要采用讲座、技能传授(6人一组)、场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培训后对两组医学生进行出科理论及技能考核,用于评价PTC教学模式的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理论、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评效果(团队协作意识、神经外科显微镜技能、综合能力 、学习收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带教满意度(带教方式、带教老师)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C 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镜技术技能教学临床教学效果良好,值得在技能教学中广泛推广。

  • 标签: PTC教学模式 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生 显微镜技能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药学实习生教学模式,探讨并分析对药房的药学实习生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情况,为培养药学实习生做一名合格的医院药学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方法:通过建立教学模式,对实习任务和个人设定实习目标,实习生按照教学模式完成实习任务。结果:实习生既按照实习大纲完成实习任务,又结合医院药学的特色发挥了潜能。结论: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建立与实施,提高了药学实习生专业水平、合理用药水平、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

  • 标签: [] 药学 实习生 带教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