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隆乳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因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诊治的20例隆乳术后并发感染情况进行护理,对隆乳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精细化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术后感染控制效果较好,没有发生残余感染的情况,进行术后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表明有3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5%)。对检测的细菌进行分析,发现感染的细菌种类是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藤黄微球菌,对患者半年内进行随访,复发率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结论针对隆乳术后并发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并对症预防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和复发的可能性,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隆乳术 术后并发感染 病因 护理措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门诊在2016年通过完善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护理管理对策,来提升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并将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监测具体情况的一些指标与2014年、2015展开对比。结果我中心2016年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情况与2014年、2015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中心实行感染控制过程中,对门诊护理管理增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大力度关注。

  • 标签: 医院感染 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住院患者获得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来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和策略。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5678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4.1%(230/5678),感染部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呼吸道系统感染40.0%(92/230)、手术部位感染22.2%(51/230)、胃肠道感染17.4%(40/230)、泌尿系统感染8.7%(20/230)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7.0%(16/230),其他感染4.8%(11/230);病原体共检出106株,其中G-杆菌44.3%(47/106),G+杆菌31.1%(33/106),真菌24.5%(26/106)。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导致住院患者获得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住院时间较长、年龄偏大、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因此,医院方面必须要强化对符合以上因素中一种或者几种因素的患者的监控,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以及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化。

  • 标签: 医院感染 调查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管和考核,落实管理措施,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结果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整体提高,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管理规范,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士长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多重耐药菌在ICU病房的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 标签: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预防控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120例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医院感染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血透室使用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院 血透室 医院感染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重症颅脑外伤的出现率越来越高,而因为重症颅脑外伤所引起的肺部感染也比比皆是,笔者就2015年到2017年我院ICU所收治的30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案例。主要是对这30个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案例中所出现的肺部感染的几率以及相关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且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原因做一个详细的研究。最后结合本文所有的观点与理论做出全面的总结。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ICU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从2009年到2012年间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儿童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吸氧、止咳祛痰、止喘等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根据患儿住院时间、临床表现、随访1年时间中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次数以及发病的程度来分析判断。结果经过一年的时间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咳嗽、喘息的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呼吸系统再次感染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结论对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症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并可以减少再次发病的次数。

  • 标签: 患儿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治疗措施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梅毒感染发展现状。方法根据抽取我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静脉血进行梅毒血清学检验,对检测者血清离心后统一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为监督部门加强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检测和监督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为疾控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可行有效依据。

  • 标签: 健康体检 梅毒感染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方法用胶体金标法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705例患者检出CT46例,阳性率为6.5%。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沙眼衣原体检测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及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行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疗效、感染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妇产科患者经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其细菌清除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在妇产科感染治疗及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五水头孢唑林钠 妇产科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上环叉进行深部打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基层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上环叉进行深部打结23例的病例资料。结果23例病例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43岁。手术时间35~90分钟,平均42分钟。切口长度5~8cm,平均6.5cm。住院时间5~9d,平均7d。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上环叉进行深部打结,选用器械简单、易寻找、易消毒,打结方法简单、易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小切口胆囊切除 上环叉 深部打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创伤小,总有效率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切口 椎板开窗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8日—2017年7月2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疝气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1.87±3.52)min、(4.17±2.09)mL、(1.31±0.46)cm;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22.15±4.33)min、(9.27±3.26)mL、(4.08±1.43)cm(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可将其作为首选手术方案予以推广。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1月01日到2016年07月01日因白内障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4例(90眼),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予以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方案以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1天、7天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平均视力差异性不明显,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效果均较好,且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角膜平均散光值无明显差异,但相较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手术操作间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费用较低。因而在治疗该疾病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 超声乳化技术 治疗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到我院接受救治的阑尾炎患者共90例,进行分组治疗组(n=46例,施以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常规组(n=44例,施以传统切口切除术),对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施以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展开救治,可明显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经剑突下肋弓下切口行胸腺肿瘤切除术时,无名静脉损伤出血的止血策略,探讨生物夹及镜下缝合在该术式中血管出血时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8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胸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出现无名静脉损伤出血20例,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分别有左无名静脉损伤8例,左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移行交汇部损伤12例。血管均为部分血管壁损伤未完全离断,据术中情况采取生物夹夹闭和缝线缝合方法止血。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1岁~72岁。体重48kg~75kg。结果术中无扩大切口,无中转纵劈胸骨,术后无二次开胸止血,手术止血时间10~60min,平均22min,手术时间50~175min,平均105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行纵膈肿瘤切除术中,无名静脉损伤出血,生物夹及镜下缝合止血效果确切,安全,可行,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小切口开窗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41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命名A组、B组,A组21例患者,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B组20例患者,行传统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指数、腰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与B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疼痛指数较低,腰椎神经功能恢复的更优,P<0.05,差异显著。结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优,值得借鉴并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腰间盘突出症 小切口开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各1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1%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