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原体宏基因高通量测序(mNGS)检测流程高度复杂,对环境、设备和人员技术能力要求高。如何在本地化有序发展、规范管理及合理使用mNGS技术,是从业者必须审慎对待的科学课题。本文对mNGS医院实验室本地化系统的建立模式,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确认,来自生物因子、检测流程、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信息传输的风险管理,以及适用于临床的病原体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人才和诊断报告的需求等几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促进mNGS在医院内规范应用和健康发展。

  • 标签: 宏基因组 病原体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基因DNA污染及乳腺癌单样本预测器(single sample predictor, SSP)在RNA-seq中鉴定Basal-like亚型乳腺癌的一致性与稳健性。方法:使用4种SSP联合3种数据校正方法,按比例随机去掉一定比例的非Basal-like亚型样本,并使用正态分布模拟基因DNA对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数据校正方法影响乳腺癌SSP鉴定Basal-like亚型的一致性(κ=0.733-0.964);乳腺癌SSP可以一致鉴定出Basal-like亚型(κ=0.846-0.958),对Basal-like亚型鉴定的稳健性高;基因DNA污染对Basal-like亚型鉴定的一致性影响较小(κ=0.922-1)。结论:Basal-like亚型的鉴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稳健性且受基因DNA污染影响较小。

  • 标签: 基因组DNA污染 RNA-seq 乳腺癌分型 Basal-like亚型
  • 作者: 马文博 刘艳娜 颜景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0040,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0040 国家卫健委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04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DS)DNA甲基化模式以及基因不同元件甲基化水平与DS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基因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筛选来源于DS患儿和正常对照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中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对其在染色体和基因位置上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差异基因涉及的功能。并结合全基因表达谱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研究不同基因元件甲基化的调控作用。结果DS iPSCs中共检测出1569个DMR,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基因体(genebody),且DMR不富集在21号染色体上。启动子和genebody高甲基化均对基因表达起到抑制作用。聚类结果显示,具有DMR的基因显著富集在神经发育、干细胞多能性以及组织器官大小调控的相关通路上。结论DS iPSCs中DNA甲基化异常在全基因广泛分布,DS中DNA甲基化的分布模式和调控模式均不同于正常样本,DNA甲基化可能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参与了唐氏综合征DS患者神经发育异常及其他异常的发生。

  • 标签: DNA甲基化 唐氏综合征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 简介:2003年11月15日,高新区火炬大厦新闻发布厅,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出现无边无际的漫漫黄沙,一队骆驼从远处走来.以这幅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背景,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政府,在这里向全世界宣布:经过400多名科研人员五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率先完成家蚕基因"框架图"绘制工作.

  • 标签: 21世纪 “丝绸之路” 中国 世界 绘制工作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基因最大RNA病毒(冠状病毒)为代表,研究不同测序前样本处理模式对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细胞培养的人冠状病毒HCoV-OC43样本为代表,分为4种测序前样本处理模式,即:未处理、核酸提取前DNase和RNase处理、核酸提取后DNase处理、核酸提取前DNase和RNase处理且核酸提取后DNase处理。不同模式处理后的核酸分为两份,一份直接RNA测序(未扩增),另一份经序列非依赖的单引物扩增(SISPA)后DNA测序。结果尽管不同处理方式下获得的病毒基因覆盖率差别不大,但是样本核酸提取后经DNase处理直接测序获得了最高的基因覆盖度和测序准确性,而SISPA扩增可有效提高病毒测序读长(reads)比例与基因各位点的测序深度。结论本研究为优化冠状病毒等RNA病毒全基因测序策略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人冠状病毒 序列非依赖的单引物扩增 全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宏基因二代测序从技术上具备同时检测所有病原体的能力,但临床实践数据仍需要进一步积累。本研究报道1例儿童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患儿6岁,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曾按弓形虫脑病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后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查见大量JC病毒序列片段,聚合酶链反应检测JC病毒特异性,Sanger测序进一步验证了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提示宏基因二代测序可以用于检测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 标签: 脑白质病,进行性多灶性 儿童 JC病毒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微生物研究从人工分离培养开始,但是,大部分微生物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生存,这对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在高通量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下,以 16S rRNA和宏基因高通量测序为基础,对微生物多样性展开研究,并以水体微生物、人体舌苔微生物(变量为是否有胃病)对比为研究对象,旨在实现 16S rRNA和宏基因高通量测序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提升。

  • 标签: 16S rRNA 宏基因组 微生物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淮南市2016年2—4月外环境标本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方法选取H9N2亚型荧光PCR检测核酸阳性标本(Ct值≤30),经鸡胚分离培养提取RNA,扩增8个基因节段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淮南株各基因节段分子特征,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结果淮南市外环境2株H9N2禽流感毒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基因与A/Anhui-Lujiang/39/2018/H9N2人源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2%~98.3%/97.2%~94.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9%~98.8%/99.2%~98.6%,其余6个内源基因与A/Anhui/1/2013/H7N9、A/Anhui/33163/2016/H5N6高度同源;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16年淮南市2株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为G57基因型,淮南市2株H7N9分离株、安徽人感染A/Anhui/1/2013/H7N9和A/Anhui/33163/2016/H5N6内源基因均为G57-like基因型;HA蛋白受体结合域氨基酸S132D、K138T、T189D、V/A190T、Q226L变异,NA茎区缺失了"TEI"序列,H274Y、R292K、N294S耐药位点未发生变异,PA基因I550L,PB1基因I368V,PB2基因I504V,NS1基因P42S,M1基因N30D、T215A,M2基因耐药S31N位点均发生突变。结论淮南市活禽市场H9N2病毒与人感染H9N2安徽株A/Anhui-Lujiang/39/2018/H9N2高度同源,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均为G57基因型,可提供内源基因与人感染H7N9、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受体结合域氨基酸位点、NA茎区缺失序列、聚合酶活性增加,均加强病毒感染人类的能力,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烃类)耐药,NA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仍为敏感药物。

  • 标签: H9N2 禽流感 PCR 外环境 HA NA
  • 简介:为了明确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中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特征,本文以‘金冠’ב四倍体嘎拉’苹果的6l份三倍体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MS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1份三倍体杂种后代的总甲基化率在10.74%~28.86%之间,全甲基化率在7.87%~24.22%之间,半甲基化率在2.10%~11.84%之间。与母本相比,总甲基化和全甲基化呈上升趋势,半甲基化呈下降趋势;与父本相比,均呈下降趋势。(2)在苹果三倍体杂种的基因加倍和重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过或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变异,少量发生了次甲基化现象,极少部分的甲基化状态介于双亲之间。(3)共获得4条DNA甲基化差异片段,有3条能够在苹果基因中检测到,且同源性较高,分别位于第1条和第12条染色体的叠连群上,但是具体功能没有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倍性相关性不大,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过或超甲基化变异,为苹果三倍体育种中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苹果 三倍体杂种 D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缺乏特异性,可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目前,针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检测指标较多,每一指标均有其优缺点,很难满足当今诊治的要求。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分析全部病原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从而直接检测出病原微生物进行诊治,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对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宏基因组检测 婴儿,新生 感染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
  • 简介: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蚕丝文化,并为广大优秀大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实验室浓厚科研氛围和优良人文环境的交流平台,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家蚕基因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3学术夏令营”活动于7月20日正式开营。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令营 生物学 基因组 学术 家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基因测序(WGS)技术对耐多药结核病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比例法药敏试验和WGS同时对2013至2017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菌株库保存的172株耐多药结核病(MDR)菌株进行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3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以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评价WG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两种方法有差异的样本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法进行比较。采用McNemer检验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172株MDR菌株纳入本研究,WGS检测发现了2个突变基因:rrs和eis基因,rrs-A1401G是主要的突变位点,分别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耐药菌株的58.3%、14/18和14/14。WGS预测阿米卡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分别为14/15、93.6%和68.0%;卡那霉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分别为15/15、98.1%和90.0%;卷曲霉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分别为14/15、100%和96.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共13株,MIC复检1株为耐药菌株,12株为敏感菌株。阿米卡星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菌株11株,其中WGS检测结果显示8株发生rrs-514-A/C位点突变,而药敏试验和MIC检测均为敏感。结论WGS诊断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一致性较强,表明WG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MDR菌株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检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抗结核药 全基因组测序 抗药性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所接受的肠道病毒分界标准为基础,通过客观地比较全基因/多聚蛋白两两相似值,试图寻找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对新的肠道病毒进行的分类。方法分析960株肠道病毒在全基因水平上的两两比对相似值(pairwise identity scores,PIS)的频率分布图,观察在不同肠道病毒型别、不同种及不同属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分类界限,结合病毒聚类和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寻找能够区分肠道病毒不同种/属的标准。结果肠道病毒不同种间及与相近病毒属之间在全基因水平上存在比较好的PIS分类界限。多聚蛋白核苷酸PIS为0.657和0.536时可对肠道病毒进行可靠、稳定的种和属的分类。结论肠道病毒多聚蛋白核苷酸序列间PIS在种和属水平上具备明显的遗传边界,并能够简单、可靠地用于肠道病毒监测实验室新种属的初步鉴定。

  • 标签: 肠道病毒 全基因组 多聚蛋白 两两比对 遗传边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部感染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9)月没那么多,选取例数为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检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mNGS检测结果、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患者mNGS检测结果和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率情况和临床诊断一致性情况,同时探讨抗菌药物治疗中mNGS的指导性作用。结果:所选64例患者中,38例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16例为痰标本、10例为血液标本。mNGS检出病原菌包括16例结核分枝杆菌、1鸟分枝杆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1铜绿假单胞菌、1、肺炎链球菌、诺卡菌、10例曲霉菌、7例肺孢子菌、3例病毒、6例念珠菌。mNGS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3.75%、临床符合率为71.88%,分别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的21.88%、6.25%,均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mNGS检测结果,为40例患者提供抗菌药物治疗调整方案,调整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的患者有28例,有效率为70.00%。结论:在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当中,采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能够使病原菌检出率大大提升,同时可提高与临床结果的符合率,为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mNGS)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的83例患者,并进行mNGS检测。标本包括外周血、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脓腔穿刺液等,同时分析同期细菌/真菌培养、病毒PCR检测结果,将mNGS结果和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83例患者112份样本进行了mNGS检测,共确定病原微生物34种。其中细菌11种,共17例次,最常见为大肠埃希菌(4/17)。真菌7种,共10例次,白色念珠菌(2/10)。病毒16种,共129例次,细环病毒30.2%(39/129)、CMV 25.6%(33/129)、EBV 14.0%(18/129)。以常规检测手段为金标准,mNGS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45.0%。单一病原体感染的样本,mNGS与常规检测手段结果一致的共82.9%(29/35);共感染样本中,mNGS与常规检测结果一致的占16/17。结论mNGS有助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可作为常见手段的补充诊断方式。

  • 标签: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导致猩红热的A族链球菌(GAS)流行型别,比较不同emm型别GAS的基因结构及基因变异性,阐明猩红热病原学的流行、进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为猩红热的儿童咽拭子标本,保存GAS菌株,进行emm基因分型,选取在分型上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通过比较基因学分析,描述GAS菌株基因多态性,并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阐明菌株之间的进化关系。2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导致儿童猩红热的176株GAS分离株中,共检测到8种emm型别,emm12.0及其亚型(108/176株,61.4%)占比最高,其次为emm1.0及其亚型(53/176株,30.1%),两者共占91.5%。以GCA-900984775为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基因分析显示,GAS菌株基因之间存在丰富的SNP和插入或缺失(InDel)多态性,emm12.0型菌株SNP数[183(163,213)个]大于emm1.0型菌株SNP数[63(54,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Del分析中,emm12.0型菌株基因序列插入数[4(3,6)个]和缺失数[8(6,10)个]大于emm1.0型菌株[1(0,2)个,5(3,7)个]。以MGAS5005参考序列,基于SNP的分析结果构建进化树得出18株菌株及参考菌株处于2个分支。结论引起儿童猩红热的GAS菌株型别以emm12.0型、emm 1.0型多见,不同型别菌株基因组成之间存在差异,emm12.0型菌株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 标签: 猩红热 A族链球菌 emm分型 基因组多态性 儿童
  • 简介:摘要基因结构变异(SV)是血液肿瘤中一重要的遗传学异常形式。目前常用的细胞遗传学和基因检测技术在SV检测方面具有显著的局限性。基因光学图谱技术提供了超长片段、高分辨率、自动化、高通量和全基因范围分析SV的能力,又被称为新一代细胞遗传学(NGC)技术。近年来已有将NGC技术用于白血病基因SV分析的研究报道。现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的报道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白血病 基因组结构变异 细胞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结核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例结核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7岁,发病时有高热伴全血细胞减少及胸椎椎旁肿物,外周血二代测序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考虑结核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给予抗结核、控制噬血活动治疗后,病情好转。胸椎椎旁肿物穿刺检测出高序列数结核分枝杆菌,结合抗酸染色诊断为结核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继续给予抗结核等治疗,患者病情持续好转。结论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是可疑感染结核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高效的检测手段,可提高临床救治率。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结核 二代测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杂交(Array-CGH)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检测分析自然流产组织,探索该联合检测手段的特点与应用,进而为自然流产发生的遗传学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4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组织,并采用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进行遗传变异情况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QF-PCR技术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13例,Array-CGH技术补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综合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达到68.7%(237/345),并检测出本地区常见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类型。高龄孕妇(≥ 35岁)与非高龄(<35岁)、孕早期孕妇(<10周)与非孕早期(≥ 10周)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显著增高[84.43%(141/167)比53.93%(96/178)、59.42%(205/284)比9.28%(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分析全面准确,互为补充。部分染色体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检测分析。应对高龄孕产妇开展及时的产前遗传咨询与监测,对孕早期发生的流产警惕遗传学因素。

  • 标签: 流产,自然 微阵列分析 基因组 异常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淮南市2016年度外环境标本中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方法采集活禽市场禽类粪便、笼具、台面或砧板、脱毛机、禽类饮水、污水等标本,选取H7N9、H9亚型PCR检测阳性标本(Ct值≤30),鸡胚分离培养后提取RNA,扩增8个基因节段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分子特征与进化分析。结果2016年150份淮南市外环境标本检出H7N9亚型46份、H9亚型71份、H5亚型38份;2份H7N9亚型分离成功。基因进化分析显示,淮南市2株H7N9禽流感毒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基因均处于长三角分支内,其余6个内部基因无明显地域分布聚类;HA氨基酸受体位点出现G186V、Q226L位点变异,NA茎区缺失了"QISNT"序列,R294K、E119V耐药位点没有发生突变;聚合酶发生PA基因I550L,PB1基因I368V,PB2基因I504V突变;NS1基因出现增强致病力的位点N205S、P42S改变;耐药相关位点出现M1基因N30D、T215A,M2基因S31N突变。结论2016年淮南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高度流行,H7N9亚型感染人类的能力有所增强,M2离子通道抑制剂耐药,NA抑制剂仍为敏感有效药物。

  • 标签: H7N9 禽流感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