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汉字文化》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前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委常委,我们敬爱的导师和长者,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者袁晓园女士不幸于2003年11月17日病逝。

  • 标签: 袁晓园 语言文字学家 生平 《汉语拼音方案》 治学精神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12月14日对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十分正确,十分及时,我完全拥护。江总书记指出,要继续贯彻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这一指示,符合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汉字从产生到今天的发展演变轨迹,走过了由简而繁、由繁而简的曲折道路,但总的趋势是由繁复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结果。特别是当代,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讲求迅速高效,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的文字,作为思想文化载体

  • 标签: 语言文字工作 工作方针政策 中华民族凝聚力 书写符号 演变轨迹 人类社会
  • 简介:由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历时二十天,在16日闭幕。会议确定了今后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原则,并制定出民族语文工作的跃进规划。参加讨论会的有各民族语文工作者、民族出版工作者、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党政负责人,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几民共和国教育部等有关单位的代麦,共一百二十六人。讨论会总结了几年来的工作,在经过充分争辩和研究后,确定了今后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一般原则。讨论会认为: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对于祖

  • 标签: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 出版工作者 民族事务 民族文字 民族自治地方
  • 简介:世界汉学论丛1、《东方的文明(全二册)》[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1999年10月第1版(已重印)2、《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加拿大]蒲立本著潘悟云、徐文堪译1999年12月出版(已重印)3、《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德]卜松山著刘慧儒、张国刚等译2000年10月出版(已重印)4、《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已重印)2000年12月第1版2001年1月第2次印刷5、《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尚永亮、刘崇德译2001年10月出版

  • 标签: 中华书局汉学 书目一览 汉学书目
  • 简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特征及其成因,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地谈了一些发展民族教育的思路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文化素质 民族教育
  • 简介:本文阐述了积极开展民族体育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六个方面对民族体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探讨。

  • 标签: 民族体育 运动 研究
  • 简介:<正>人才问题是《邓小平文选》中谈得比较多的问题,在文选中至少有十三篇文章。九十一个地方讲到人才问题。究竟什么叫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何在?什么叫人才开发?如何开发民族地区的人才?下面,我想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谈两点体会。一、人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所谓人才,简言之,就是指有“才”的人。这里的“才”,主要指知识和能力等等的结合。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才学(才能和学问)、才识(才能和见识)、才智(才能

  • 标签: 民族地区 人才开发 民族教育 民族人才 开发人才 邓小平文选
  • 简介:修辞具有民族性,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心理状态,因而对同一客观事物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表现出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的修辞色彩.深入分析汉语修辞的民族性对修辞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从汉语语音、文字、语汇和语法的特点及其在语言运用上形成的修辞色彩的角度谈谈汉语修辞的民族性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 标签: 汉语 修辞 民族文化 风俗 语法
  • 简介:距今一万年前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先後发生了水稻农业和种植粟、黍的旱地农业。大约五千年前後,出现了部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同时出现了社会的分化,城堡蜂起,小国林立,神州出现文明的曙光。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上古时期,中华古代文明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诸方面都有高度发展,基本特质都已形成。以三代文明为主体、结合周围多个青铜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奠立。春秋-战国是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转变的时期,是社会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又是文化昌盛和学术思想特别活跃的时期。孔、孟、老、庄等大师辈出,灿若晨星。这个时期在文化上的成就不但对此後中华文明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世界文明史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 标签: 中华文明 历史渊源 政治体制 考古工作
  • 简介:华文随着中国政治与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交往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世界各国学习华文的人也越来越多。在马来西亚,由于各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与主观的人为因素,中文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 标签: 马来西亚 师资队伍建设 中学 多媒体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
  • 简介:美国华盛顿德明中文学校教务长沈葆将于8月27曰在新近落成的华府文化中心举行两场有关中华语言文化方面的讲座,讲题分别为“古词今用之文化传承”和“繁体汉字与简体汉字之比较评析”。

  • 标签: 语言文化 华盛顿 讲座 中华 美国 校办
  • 简介:本文为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语委《语文建设》杂志主编王均教授在6月5日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文章对党的语言政策做了具体说明,对国内各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做了全面介绍,把各民族使用汉语的非常复杂的现状分成:通用汉语的民族地区、兼通汉语的民族地区、不会汉语的民族地区、没有文字的民族等四类,提出了在各个不同地区如何进行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即文章中所说的推广普通话)的意见。我们认为,文章完全可以作为研究第二语言汉语教学问题,和建立少数民族汉语学科体系的重要参考。

  • 标签: 兼通 推广普通话 民族地区 汉语方言 母语 本民族语言
  • 简介:目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学习和汉语教学,也出现了一股新的热潮。为了配合这一新形势的出现,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心印指导下,本刊将逐步扩大内容范围,配合国内少数民族的教学改革,增设“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栏目。本期刊出了两篇由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第一线寄来的文章。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的专家和广大汉语教师给予热情的支持。希望以这个栏目为起点,在不太远的将来,能够把《汉语学习》办成一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用性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即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的指导性专业刊物。

  • 标签: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性质和特点 少数民族学生 语言能力 语言模式 第二语言教学
  • 简介:<正>抽象概括总是以具体的事物现象为基础。汉民族固有的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生动具体,它为汉民族抽象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汉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农业始终在汉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它绵延了几千年,使得汉民族成为典型的农耕型民族,造成了汉文化别具一格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色彩。正因为如此,汉语中不少表示抽象概念的意义是在农业经济生活的基础上,从直接标志农业的词汇中派生引申而来的。如“丰收”,原指农业的丰产,现在把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收获也叫“丰收”,如“劳动、思想双丰收”。“成熟”一词最初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如“麦子成熟了”。后来在此基础上滋生出了表示事物发展到完善程度的意义,如“条件成熟、意见尚不成熟”。“稠”,本义指禾苗多,后引申为一切稠密之称,如“地窄人稠”。

  • 标签: 汉民族 本义 抽象思维 汉语 抽象意义 经济生活
  • 简介:<正>一、汉语与民族思维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思维习惯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本身也可以直接探讨民族思维的特点。汉语所体现的汉民族思维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整体性、辩证性、具象性。

  • 标签: 文化通约 汉语句子 汉民族语言 散论 西方语言 印欧语
  • 简介:<正>内蒙古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学术讨论会要内蒙古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4年10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全区大中专院校和部分中学蒙语授课班的汉语教师以及有关部门的人员,共六十五人出席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代表提交论文三十八篇,反映了内蒙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工作的丰富经验和研究成果。著名语言学

  • 标签: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研究会 内蒙古 蒙语授课班 大中专院校 汉语教师
  • 简介:美国亚特兰大中华文化学校秋季班日前开课,为了提高华裔子弟学习中文的兴趣,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学校鼓励学生选修文化课,课程包括书法、国画、唱游、手工艺、棋艺、民俗技艺、国术、中国结、民族舞蹈、二胡、古筝、美术、素描、扯铃在内的丰富内容。

  • 标签: 学校课程 中华文化 亚特兰大 多元化 华裔子弟 民族舞蹈
  • 简介:<正>尽管有关“乐器说话”的俗称来自民族民间,但是,“究竟其存在与否?”仍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对此,任何出自主观的辩解都无济于事,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所有那些至今还沿用着乐话的地区和民族中,人们没有一个怀疑她

  • 标签: 乐器说话 少数民族 民族民间 吹管乐器 交际 芦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