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阿德福韦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HA、PC3、LN和CIV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与ALB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

  • 标签: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 简介:万般因缘,清末变法修律以来,我国法律移植走上大陆法系法制的道路。这固然是因为师法日本多有各种便利,但其后效如何仍有商榷之余地,故有董康于20世纪20年代起力主效法英美,亦有居正于30年代起多般反思借鉴英美。此乃必然乎,偶然乎?民国司法改良者是否对最初的路径选择产生过质疑与动摇?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良司法路径选择有何异同?作为北洋与南京政府司法代表的董康与居正何以会主张“效法英美”?

  • 标签: 司法 改良 路径 法律思想 居正 董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扶正培元汤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给予扶正培元汤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清因子(IFN-γ、TGF-β、IL-10)、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治疗2个疗程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FN-γ、TGF-β、IL-10、CEA、NSE水平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个疗程内,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培元汤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还可起到显著抗癌功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扶正培元汤 NP化疗 NSCLC 血清IFN-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化积扶正汤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细胞免疫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85例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化积扶正汤。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因子Ⅶ(CFⅦ),记录治疗期间化疗毒副作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78.57%(3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47)。治疗后,观察组胁痛、痞块、神疲乏力、黄疸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0、2.64、2.85、2.91、3.79,P<0.01);CD4+[(37.68±3.72)%比(35.92±3.61)%,t=2.21]水平及CD4+/CD8+[(1.44±0.22)比(1.31±0.23),t=2.66]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CD8+[(26.20±2.72)%比(27.44±2.16)%,t=2.3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g[(3.11±0.85)g/L比(2.74±0.72)g/L,t=2.16]、CFⅦ[(1.76±0.44)mg/L比(1.58±0.37)mg/L,t=2.04]高于对照组(P<0.05);PT[(14.65±2.72)s比(15.91±3.03)s,t=2.0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为30.95%(1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29)。结论健脾化积扶正汤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纤溶功能的恢复,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健脾化积扶正汤 化学疗法 细胞免疫 凝血纤溶功能 药物相关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余惠平教授自拟扶正解毒经验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SymMap数据库、TCMID数据库中检索扶正解毒经验方和ITP靶标,对验方潜在靶标与ITP靶标取交集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获得靶标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聚类分析,获得扶正解毒经验方治疗ITP的核心靶标群。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挑选分类非特异性疾病的通路,构建“中药-靶标-通路”网络。结果扶正解毒经验方治疗ITP的潜在靶标共有500个。通过PPI网络聚类分析获得16个基因簇,其中Cluster 1得分65.663,为扶正解毒经验方治疗ITP的潜在核心靶标群。该核心靶标群共富集到114个通路,其中4个1级分类目录分别为人类疾病(Human Diseases,50%),有机系统(Organismal Systems,25%)、环境信息处理(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17%)和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es,8%)。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非特异性疾病的通路富集程度较高。网络节结点中聚集度较高的中药为仙鹤草(Degree=66)、炙甘草(Degree=64),靶标蛋白为MAPK3(Degree=51)、MAPK1(Degre=50),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Degree=29)。结论自拟扶正解毒经验方治疗儿童ITP以仙鹤草、炙甘草为主药,与调节血小板数量、黏附性和聚焦性有关。

  • 标签: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网络药理学 扶正解毒经验方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毒副反应影响。方法分析60例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情况,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30例为治疗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三天开始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d,静脉滴注,连续10天;单纯GP方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反应及骨髓抑制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减轻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一般状况。

  • 标签: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时应用扶正升白汤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43例。给予参照组地榆升白片和昂丹司琼治疗,给予实验组扶正升白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液学水平变化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之前两组患者血液学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化疗之后,实验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均少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时,使用扶正升白汤能够减少对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影响,并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扶正升白汤 血液学毒性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消瘤汤联合GP化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毒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扶正消瘤汤,对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较对照组22.50%低(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及糖类抗原125(CA125)等血气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瘤汤联合GP化疗方案可减少晚期乳腺癌患者毒副反应,也能抑制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扶正消瘤汤 GP化疗方案 晚期乳腺癌 毒副反应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扶正化瘀胶囊加恩替卡韦片对乙肝肝硬化病人血清PDGF-BB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扶正化瘀胶囊加恩替卡韦片,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2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DGF-BB和肝纤维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人血清PDGF-BB和肝纤维化指标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加恩替卡韦片能够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和肝纤维化指标。

  • 标签: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 乙肝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扶正祛瘀法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11随机数字分2组讨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患者80例,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疗,40例研究组接受扶正祛瘀法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免疫功能、疗效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72.50%,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8+、CD4+、NK),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扶正祛瘀法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术后,其疗效突出,可加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功能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扶正祛瘀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复苏及氧代谢影响。方法 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办法,对比两组患者液体复苏药物使用情况及复苏完成时间、氧代谢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液体复苏总量、复苏完成时间以及药物使用量均小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氧代谢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可有效避免患者进入休克状态,可以帮助患者复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体内氧代谢能力,效果理想,符合未来医疗理念,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必净 脓毒性休克 早期复苏 氧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6年 9月到 2018年 6月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8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另外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一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造血功能、 T淋巴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 7天的化疗其 Hb和 WBC明显 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液恶性肿瘤 造血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培元方辅助改良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M蛋白、骨髓瘤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5月96例M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改良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培元方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3个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对骨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采用氧化酶法检测SCr,采用氰酸盐法检测HbAlc,以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钙水平,以免疫扩散电泳法测定M蛋白水平;行骨髓穿刺制作骨髓涂片测定骨髓瘤细胞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2、γ-干扰素、IL-4、IL-10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39/48)、对照组为62.5%(3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41)。治疗第1、3个周期,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t值分别为4.674、13.328)、骨痛评分(t值分别为4.505、11.398)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Cr(t值分别为4.452、10.039)、血钙(t值分别为4.578、4.15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HbAlc(t值分别为5.290、8.87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M蛋白(t值分别为11.145、33.812)、骨髓瘤细胞(t值分别为6.415、19.73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2(t值分别为4.922、8.789)、γ-干扰素(t值分别为5.610、8.88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L-4(t值分别为4.709、6.784)、IL-10(t值分别为5.287、12.8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1.7%(20/48)、对照组为62.5%(3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41)。结论扶正培元方辅助改良VAD方案可有效缓解MM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骨痛程度,促进骨髓瘤细胞减少,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耐受性。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扶正培元方 改良VAD方案 中医证候积分 骨痛 M蛋白 骨髓瘤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针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开展治疗时,将扶正化瘀胶囊以及异甘草酸镁联合进行运用,分析这种治疗方法为其自身肝功能等产生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随机抽取62例病例,所有病例确诊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收治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2月,随机均分,各31例,异甘草酸镁用于A组,扶正化瘀胶囊以及异甘草酸镁用于B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结果 B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开展治疗时,将扶正化瘀胶囊以及异甘草酸镁联合进行运用,可以使患者肝功能等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 扶正化瘀胶囊 异甘草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扶正柔肝方在乙肝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8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与观察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扶正柔肝方),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TBIL、ALB、ALT、AST、HA、LN、PC-Ⅲ、Ⅳ-C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乙肝肝纤维化 扶正柔肝方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 简介:摘要探究利妥昔单抗联合扶正解毒方对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及对患儿Th17/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性ITP,可纠正其Th17/Treg细胞比例,强化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 标签: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利妥昔单抗 扶正解毒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中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每组54例。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χ2=4.267,P=0.039)。治疗2周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为(4.17±0.24)mPa/s、全血低切黏度为(9.27±1.98)mPa/s、血浆黏度为(1.07±0.19)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4.52±0.31)mPa/s、(13.69±2.13)mPa/s、(1.34±0.23)mPa/s(t=6.560、11.169、6.651,均P<0.05);研究组CD3+为(48.59±4.59)%、CD4+为(44.24±6.17)%、CD4+/CD8+为(1.91±0.17),均高于对照组的(44.97±5.31)%、(39.55±5.13)%、(1.47±0.22)(t=3.790、4.295、11.629,均P<0.05);研究组CD8+为(23.13±5.62)%,低于对照组的(26.97±4.26)%(t=4.001,P<0.05);研究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为(28.87±0.85)分,高于对照组的(27.91±1.45)分(t=4.197,P<0.05),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9.63±2.19)分,低于对照组的(15.27±1.97)分(t=14.070,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及T细胞亚群,且安全可靠,疗效稳定。

  • 标签: 脑梗塞 恢复期 参芪扶正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尼莫地平 认知 T淋巴细胞亚群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