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世界上游油气行业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了大部分油气储量,但在现有产量中的比例却要小得多。这种情况很快就要改变。根据本《展望》基准方案的预测,国家石油公司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57%增加到2030年的62%,而且在所增加的总产量中,国家石油公司要占80%。

  • 标签: 油气工业 上游 国家石油公司 力量 结构 总产量
  • 简介:渤南地区储层非常发育,岩性组合非常复杂,单一属性预测常规属性无法满足其勘探开发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渤南洼陷不同相带的不同岩性组合适应性分析,建立不同岩性组合的针对性储层预测技术方法:针对沙三段浊积岩含灰质泥岩形成了层控约束下能量半衰时技术,沙四段滩坝相砂泥岩薄互层形成了S变换层控分频技术。应用效果理想,对类似的岩性组合储层预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 标签: 相带 能量半衰时 S变换 储层预测技术 渤南地区
  • 简介:北大港油田是一个以油层为主,纵向上油气层交互分布的油(气)田,部分天然气随油一同采出。在重油轻气的情况下,往往忽略了气层解释方法的研究,使气层解释符合率较低。针对气层解释符合率的现状,开展了测井系列调查。北大港油田从1964年到目前应用了3种不同测井系列,主要以横向和声感应测井系列为主,数控测井系列所占比例很小,使目前较新的测井解释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尽管如此,文中根据北大港油田的实际情况和浅层气测井响应特征,充分利用老资料,研究出了不同测井系列的浅层气测井识别方法。

  • 标签: 测井系列 浅层气 声波时差 中子伽玛 气层识别
  • 简介:上个十年,随着水平井钻井和增产处理新技术的进步,超致密油藏石油产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虽然这类油藏采油井的初始产量很高,但其能够实现的采收率却比较低,大约为5~10%。与常规油藏不同,由于这类油藏的注入能力比较低,注水可能并非行之有效的二次采油方法。最新的研究显示,注气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选取美国蒙大拿州东部埃尔姆古力(ElmCoulee)油田一个面积4平方英里的开发区作为研究区,对不同的注气开发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是注二氧化碳、注混相烃气和注非混相烃气。本文采用流动模拟模型对这三种注气方案的总采收率、产量和开发效率开展了对比研究。注混相烃气和注二氧化碳能够实现的采收率接近,都能够把采收率从一次采油的6%提高到20%左右。这两种注气开发方法能够实现的新增采收率都比较大,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缺陷。目前很多页岩油区都没有二氧化碳来源,而大多数油田都有烃气来源,但由于这些烃气都有销售市场,因而很少被回注油藏。我们开展了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究竟是出售烃气还是用烃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更具成本效益。假设在面积4平方英里的油田开发区开展注气开发,所需的气体压缩机及相关设施的投资为1000万美元,气体的价格为5美元/千立方英尺,石油销售价格为80美元/标准储罐桶。在这些假设条件下计算得出研究区的净现值为6800万美元,投资回报率为8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它证实了注气(非混相驱,尤其是混相驱)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超低渗透率油藏的采收率。这类油藏的数量越来越多,谁能够掌握提高其采收率的诀窍,谁就能够创造极大的价值。对于注烃气开发方案,在油价保持在目前水平的情况下,石油公司都能够获得比较高的�

  • 标签: 油藏采收率 新技术 页岩 气提 油田开发区 成本效益分析
  • 简介:常规深层地震勘探设计的关键在于炮检距呈规则分布及中点位于面元中心,而三维对称采样方法的关键则是空间连续性。在解决障碍物问题上显示出二者的差异:常规方法采用的是偏移或移动个别炮点;三维对称采样则提倡平滑采集线。后者能成功地进行叠前噪声压制,并能使叠前偏移的人为因素降至最小。

  • 标签: 三维地震勘探 设计方法 地震勘探设计 空间连续性 规则分布 采样方法
  • 简介:改革开放把中国从封闭中解脱出来,中国企业在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面前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引进外国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共识和企业经营的潮流。在管理方面,是学习泰勒的科学管理、从严治厂?还是学习行为科学、企业文化理论,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深入考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外国先进企业的管理后,使还在选择之中的中国企业家颇为惊讶。

  • 标签: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三资企业 管理方式 市场竞争
  • 简介:全世界共有877个大油气田,它们的最终可采储量都达到或超过了5亿桶油当量。据估算,这些大油气田要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67%,但分布明显集中在大约仪为30%的地球陆地上。本文提供的图件将显示这877个大油气田在27个重要地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盆地的分布。这些地区有关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可简单地分为六类:(1)面向重要洋盆的被动大陆边缘(有304个大油气田);(2)大陆裂谷和上覆的坳陷或“牛头”盆地(有271个大油气田);(3)由两个大陆最终碰撞形成的碰撞边缘(有173个大油气田);(4)与地体增生、岛弧碰撞和/或浅部俯冲有关的碰撞边缘(有71个大油气田);走向滑动边缘(有50个大油气田);(6)未受重要岛弧或大陆碰撞影响的俯冲边缘(有8个大油气田)。对于具有多期发育史的盆地而言,本文试图识别对油气生成、运移和圈闭影响最大的单一大地构造事件或构造背景。我们的主要分类指标是大油气田形成时主导典型地层和构造特征的盆地类型。

  • 标签: 大地构造背景 大油气田 世界 被动大陆边缘 大陆碰撞 沉积盆地
  • 简介:研究表明,闽西-赣南地区存在一个后碰撞造山的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250km,宽约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的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经历过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第一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近S—N向的水平挤压,推测和后碰撞造山期的区域构造背景有关;第二期从早侏罗世晚期开始,由原先S—N向的水平挤压转变到S—N向的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揭示出本区裂谷盆地的深部原因;第三期为区域规模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SE—NW方向挤压,推测与太平洋板块的远程效应有关;第四期为晚白垩世开始的近E—W向挤压、W—N向伸展,对应于发育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强烈伸展断陷盆地作用。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锆石溶解U—Pb年龄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流纹岩具有高的SiO2、Al2O3、K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bi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的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的裂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换和改造阶段,包括早期的火

  • 标签: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盆地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演化 火山-岩浆活动
  • 简介:有位朋友曾读过一本讲企业文化的英文书,只觉得书名新奇,并没有真看懂。也有的企业请来大学教授到公司讲企业文化,研讨企业文化,可企业文化在人们的脑子里一直都只是一个很

  • 标签: 企业文化 组织行为 管理行为 企业组织心态
  • 简介:30多年来,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一直利用平衡技术规范挤离压缩构造背景中的横剖面的解释。最后得到的解释质量通常直接与数据质量、解释人员的平衡和解释经验以及解释时间有关。为了能快速而有效地检测和预防挤离压缩构造中常见的横剖面平衡错误,我们将平衡技术通俗化并提供一些快速直观的技术。通过对上盘和下盘的断坡和断坪的周密研究,重点突出平衡技术中常见的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分析有助于辨别断坡和断坪数目之间、对应断坡的地层和地层厚度之间以及沿断层位移的不一致性。这些技术在解释时间剖面或深度剖面过程的任一阶段中都具有突出优点,并且容易被学生、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管理者所领会;然而,快速直观技术并非是万能技术,它们并不能保证所得出的新是一种唯一的和/或正确的横剖面解释,而是它们可以将解释人员的注意力集中于横剖面中需要解释和/或需要重新解释的可能有疑问的地方。

  • 标签: 快速直观技术 评价 离压缩构造 2-D横剖面 平衡剖面 断坡
  • 简介:文中综述了委内瑞拉西部巨型马拉开波盆地的区域地质和构造环境。马拉开波盆地是西半球最高产的含油气盆地,估计最终石油储量在440亿桶以上,自1914年第一口采油井完钻以来,马拉开波盆地已累积生产石油300多亿桶。与分布面积更为广阔的墨西哥湾巨型油气区不同,马拉开渡盆地面积较小(50000km^2),构造和地层比较简单,而且地表和地下资料丰富。这些特点使之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全盆地综合分析的目标。本文的目的是综合利用盆地规模的二维和三雏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来揭示盆地的三维构造和地层。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区域构造重建的结果、区域地质图和盆地的沉降历史,以便更好地认识对该盆地有影响的四个主要构造事件。这些构造事件对于认识主要不整合面和碎屑岩楔体的形成时间与分布、储集岩的分布、老断层复活以及下伏烃源岩的成熟时间至关重要。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大地构造背景 区域地质图 委内瑞拉 巨型 西部
  • 简介:纯拉张系统往往有着相对较简单的埋藏史,其间源岩经受不断增大的埋藏和热应力,从而逐渐生烃和排烃。对含油气系统如何在压性和扭张或扭压盆地中起作用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更重要得多的挑战性课题,即理解埋藏和剥露的完整旋加(有时为多旋回)。实质上,要解决这类沉积问题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压性领域内的(1)褶皱带及(2)其前陆盆地的埋藏和剥露史;以及(3)在扭张或扭压过程中埋藏和剥露作用的转换。

  • 标签: AAPG年会 压性-压扭性 含油气系统 前陆褶皱-逆冲带 储层质量
  • 简介:自从1941年钻探第一口生产井以来,马拉开波盆地的累积石油产量已超过300×10^8bbl,估计最终石油储量超过440×10^8bbl。马拉开波盆地是西半球含油气最丰富的盆地。与墨西哥湾辽阔的含油气省份不同,马拉开波盆地的地域面积相对较小(50000km^2或19305mi^2),它的构造和地层比较简单。地表及地下资源使马拉开波盆地成为盆地综合研究的一个关注目标。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汇总全盆地范围内二维地震资料、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野外露头资料,揭示盆地的三维构造和地层特征。此外,文中还介绍了恢复的区域构造、区域地质图以及盆地的沉降史,以更好地卡准四期较大的构造事件。这四期影响着盆地演化的构造事件,对于认识较大的不整合和碎屑岩楔形体的形成时代和分布范围、储集岩的分布、老断层再活化以及下伏烃源岩的成熟时间有关键性作用。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油气勘探 烃源岩 构造层序 地质特征
  • 简介:1中里海地区的演化:二维和三维构造模拟新认识中里海地区的二维和三维构造模拟提出了有关本区构造发育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北部早中生代(三叠纪)顿巴斯(Donbas)裂谷系的伸展作用和南部晚新生代来自高加索山脉的沉积物和地壳加载作用,它们对中里海地区的构造发育和热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AAPG 创新思维 油气勘探 论文摘要 勘探开发 生产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砂岩微观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为例,研究了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同沉积相带砂岩储层的水驱油特征及驱油效率。实验表明:不同微相组合的模型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水驱油特征及水驱油效率,其水驱油效率的高低主要与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别及是否发育微裂缝有关;同时,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驱替过程中的驱替压力及驱替倍数也对驱油效率有重要影响。

  • 标签: 沉积微相 微观组合模型 水驱油效率 影响因素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