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明显,可较好改善高血压、用药依从性、疾病的知晓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血压 高血压的控制率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教学是一种由院校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标的组织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需要努力提升教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技能,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进而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以期实现我们教学的目标。本文根据现代学生特征与教学内容,针对护理心理学中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模式来尝试角色扮演教学法,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教学技能 组织活动 目标 护理心理学 角色扮演教学法
  • 简介:摘要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衡量专业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尺。作为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师,我们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职业领域所需的实践能力贯穿其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接轨。

  • 标签: 药物化学 职业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放疗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以来收治的8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给予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炎、鼻腔黏膜反应、放射性鼻炎、张口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放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早期综合护理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人工流产后处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对计划生育服务知识的掌握情况、非意愿妊娠及再次人工流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计划生育服务知识掌握的优良率75.0%(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20/40)(P<0.05),非意愿妊娠率和再次人工流产率10.0%(4/40)、5.0%(2/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9/40)、12.5%(5/40)(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间,选取我院的156例急诊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成两组,即普通组与研究组,各78例,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普通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及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明显较优,且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对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造口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造口伤口小组,完善专科制度及成员职责,对入院患者实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统计院内压疮治愈率,以及护理人员知识普及率和压疮上报率。结果护理人员对造口伤口护理知识普及率达和压疮上报率达100%,压疮好转率为95%。结论建立造口伤口小组对科室造口伤口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伤口造口小组 专科 老年病房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患者的临床效果、SAS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4%,满意率87.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5%,满意率93.65%,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AS评分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情绪(56.76±13.8)分,护理后焦虑情绪(50.87±9.87)分,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情绪(55.32±12.5)分,护理后焦虑情绪(42.33±6.12)分,通过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的比较,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术后,对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外孕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而ICU是危重症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重要场所,ICU监护人员质量的优劣对病人的转归有直接影响。我院ICU科从2011年至2014年对该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严格按照专业化培养,发展ICU专业化高级护理人员。

  • 标签: 护理人员 分层次培训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职男护士运作模式在“120”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3月出车病例103例作为对照组,由具备执业证,临床实践经验达到2年,并取得广州市急救指挥中心举办的相应岗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护士完成;选择2016年4月—6月院前急救病例10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院前急救均由具备执业证,临床实践经验达到2年,并取得广州市急救指挥中心举办的相应岗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男护士出诊。比较实施院前急救专职男护士模式前后护士院前急救安全率及院前急救理论知识及院前急救四项操作情况。结果实施院前急救专职男护士运作模式后,护士院前急救安全率由实施前的94.2%升至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职化运作后,护士专科理论知识以及心院前急救四项操作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成绩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专职男护士运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护士院前急救安全率,还提高了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及专项护理操作技能。

  • 标签: 专职男护士 院前急救 专业技能 理论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规程,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对消毒供应中心布局、设备、消毒灭菌流程、效果监测、人员培训以及消毒药械等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操作管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使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预防院内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奠定基础。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新的行业标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实施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义齿修复老年患者80例,依据修复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固定义齿修复的40例老年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活动义齿修复的4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最后对修复效果进行比对和统计。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不同方法修复,观察组食物嵌塞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修复满意度(100%)同参照组(80.0%)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统计后P<0.05。结论老年人实施活动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老年人 活动义齿修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社区护士医院培训的实施方法以及实践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来自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了理论护理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环节。结果在理论考核以及实践操作考核方面,培训结束后相对于培训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社区护士在医院培训中采用规范化的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保证护士实践操作要求,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服务工作。

  • 标签: 社区护士 医院培训 实施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2015年4月—2017年2月)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比两组产妇在护理完成后的护理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有效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有效率为60%,并发症发生率为40%(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后出血的产妇有更好的护理作用,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服务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新版GSP对药品经营企业计算机系统、电子监管系统的要求为依据,探讨使用计算机系统管理药品在供应链全过程中的优势和需解决的问题。方法以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对药品从购进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采用电子监管码对药品的管控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和结论通过使用内嵌式计算机GSP管理软件和电子监管码,实现了各项质量控制功能的实时和有效,填补了旧版GSP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能够达到对药品质量全程跟踪追溯,实现对供应链全过程电子监管。

  • 标签: 新版GSP 质量管理 计算机 GSP管理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患有高血压病的2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1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精细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锻炼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较之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升高,是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社区 老年高血压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实践阶段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形式进行分析,对工作流程进行调查,结合现状变化,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操作流程。结果管理前的满意率为89.1%,管理后的满意率为96.3%,护理后的满意率明显高于护理前,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作用突出,能将护理职责落实到实践中,提升了管理效果,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现场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加用针对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及止痛药使用情况并调查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止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疼痛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对60例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为干预组。另外2013年2月~2014年1月仅接受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BI)指数和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G-Pc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BI指数、G-Pc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得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BI指数、G-Pcs评分分别为(11.4±4.2)分、(88.0±7.9)分和(24.3±4.7)分,对照组为(17.5±5.6)分、(74.3±7.2)分和(16.2±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得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肛肠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何作用。方法对我院我科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150例肛肠病住院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结果所有病例仅出现,7例尿潴留,1例术后出血,每位患者出院一月后进行门诊、电话联系等方式随访,有3例复发,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有效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复发率。结论对肛肠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于防病、治病、康复起到了非常特殊的积极性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肛肠病患者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