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46,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n=46,传统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止血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获得较为确切的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以往部分教育者在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学生过分死记硬背,导致其缺乏对各检验项目的灵活运用和对检验结果正确判断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综合教学法 实验诊断学 教学
  • 简介: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对教学法的探讨,认为在临床检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可以使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地结合;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考查,可以提高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识别。通过走出课堂,进入实习基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把医学基础知识带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使同学们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合理运用教学法,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 标签: 临床检验 细胞形态 教学 教学法 多媒体枝术 检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结合我校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尝试改革康复治疗学传统教育模式,为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选择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师资配备无差异。实验组采用教学理念创新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模式。采用书面测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两组学生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实际处理问题能力、操作技能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估两组的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人单位对实验组学生的评价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教学理念创新可提升学生对专业基础的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进而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值得同类院校推广。

  • 标签: 康复专业 教学改革 治疗 实验
  • 简介: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通过构建一个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二支实验教学队伍、搭建三组技术训练平台、筑建四条开放性实践通道等,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 标签: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技术应用型人才
  • 简介:以提高检验医学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为目的,对检验医学教学进行探讨。对近10年来接收的不同学历的检验医学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观察,结果显示:初上岗工作的毕业生,对循证检验医学的意义缺少了解;一些人缺乏对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的了解或重视;形态学方面的检验基础薄弱,实习过程不够扎实,有些人上岗工作后所遇困难较多。针对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到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工作的特点,教学、实习中要面向实际夯实基础,尤其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形态学的检验,重视检验医学临床医学的相融性,充分认识到循证检验医学的意义。

  • 标签: 检验医学教学 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 实习过程 学习兴趣
  • 简介: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由于内容广泛,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我国近年才开展本课程的本科教学,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该文介绍了在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理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管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多媒体教学是我国医学院校教师普遍采用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并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尽管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多维化教学空间,但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可能存在的一些的问题,从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医护康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模式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医护康一体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压疮、下肢静脉血栓、便秘、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废用综合征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3%(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P<0.05)。这表明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期间采取有效的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脊柱外科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 脊柱外科患者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模式在养老综合服务中心Ⅱ型糖尿病老人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4.05-2016.06期间诊治的90例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11分配原理,将老年患者划为两组各45例。即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老年患者,为常规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老年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SF-36评分、血糖水平。结果常规组老年患者SF-36评分内各项指标均较差于试验组,即两组老年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老年患者SF-36评分内各项指标均较差于试验组,即两组老年患者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中,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控制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特色护理 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Ⅱ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模式对初产妇情绪(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122名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实施由助产士主导、以家庭为中心的孕产期连续照护,即孕期家属参与个性化指导、分娩期家属陪伴分娩、产褥期家属参与产科床旁护理、产后2周家庭访视指导孕产期照护;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能够明显降低初产妇焦虑、抑郁,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助产士 连续照护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开展研究,抽选出病例数8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40例。给予对照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比2组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97.50%,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手术患者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50%、75.00%,与之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于行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治疗、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均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护理干预式 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模式对初产妇情绪(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122名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实施由助产士主导、以家庭为中心的孕产期连续照护,即孕期家属参与个性化指导、分娩期家属陪伴分娩、产褥期家属参与产科床旁护理、产后2周家庭访视指导孕产期照护;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孕产期连续照护能够明显降低初产妇焦虑、抑郁,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助产士 连续照护 初产妇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模式)与实验组(39例全科医学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4周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老年高血压 血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将8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实习生43名。对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对观察组则将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而对比两组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的高低,以及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的分数值,并且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两组实习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实习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实习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心内科护理教学 医德教育
  • 简介:摘要“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老师仅仅做课堂中的引路人,让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人。小班化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去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老师。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是否能更好的起到教学助推的作用,来分析将此模式应用在儿科学中,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有更好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探究式 小班化 教育改革 儿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护理教学中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开展外科护理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开展外科护理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并比较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学期末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学生对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对常规教学方法的评价,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教学中多媒体病例课堂引入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咋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护理教学 多媒体 病例引入
  • 简介:该文介绍了“五维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可改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旨在更好地开展生物化学的教学活动.并为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 标签: 立体化教学 生物化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病案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体现出了外科学理论与技能为一体的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而且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外科“三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外科学所要求掌握的常见病的临床特点,培养对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原则性处理能力以适应基层和农村的卫生工作要求。

  • 标签: 病案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 外科学教学 大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外伤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危机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的确诊时间为(33.66±8.76)min,急诊至手术时间为(40.97±10.58)min,住院时间为(16.88±4.63)d,均优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 标签: 无缝隙一体化 急救护理 急诊急救 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