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植物雌激素最近倍受人们的关注,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有异黄酮、木酚素以及二苯乙烯.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结构、分布以及在食物中的含量.

  • 标签: 植物雌激素 化学结构 分类 食品 含量
  • 简介:对食品表面消毒可能并不能完全清除病原体。根据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能够在植物组织内生长。用病原体感染绿豆和花生的种子后,在绿豆芽中发现大肠杆菌(E.coli0157:H7),并在花生幼苗中发现沙门氏菌。

  • 标签: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植物组织 病原体感染 花生幼苗 表面消毒
  • 简介:枸杞是药食两用植物,既是传统常用中药材,又是百姓喜爱的保健食品。枸杞的果、叶、苗、根都含有多种营养和活性组分,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押枸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本文简要介绍枸杞的命名和分布,详述枸杞的主要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探讨枸杞的毒性和安全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枸杞 植物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毒性 推荐用量
  • 简介:果蔬采后保鲜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采用低毒、高效、安全的天然植物源防腐剂对果蔬进行保鲜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源防腐剂的植物资源、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机理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植物源防腐剂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标签: 植物源防腐剂 果蔬保鲜
  • 简介: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以米、大豆和蓖麻等多种植物油的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再加入30%的石油提取物,制成了可降解生物发泡塑料。据悉,与历时数百年也不会降解的泡沫塑料不同的是,这种生物发泡塑料包装材料废弃后,能在大自然中自行降解,所需时间不到两年。同时,

  • 标签: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 植物油 提取物 生物发泡塑料
  • 简介:为延长鲜湿面的保质期,采用微波处理面粉并辅以迷迭香精油气相熏蒸成品的方法进行保藏,探讨鲜湿面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面粉采用功率为800W的微波处理30s后,制成的湿面在25℃和4℃下的保质期分别延长至64h及17d.

  • 标签: 微波处理 鲜湿面 植物精油 面粉 品质 保鲜
  • 简介:植物纹样是吉祥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许多花草、树木的纹样造型丰富了古代装饰纹样。文章选取沈阳故宫所藏饰有水仙、兰、牡丹、菊花、竹、梅等植物吉祥纹样的宫廷服饰,对相关花草、树木等植物在我国古代的栽培历史以及作为服饰纹样的吉祥寓意作出考证和综合性介绍。

  • 标签: 沈阳故宫 清代宫廷服饰 吉祥纹样 植物纹样 织绣文物
  • 简介:目的分析常见市售植物油中特征性脂肪酸构成及含量范围,并探讨在此基础上如何综合利用上述指标对常见植物油进行定性鉴别。方法从6个城市采集9个品种125份样品,每种两个批次。按照GB/T22223—2008方法测定46种脂肪酸,分析植物油中的特征脂肪酸及其构成。结果菜籽油中的特征脂肪酸为芥酸;花生油中为C20∶0、C24∶0和C22∶0脂肪酸;茶油中的油酸含量高达75.45g/100g,是其特征脂肪酸;亚麻籽油的特征脂肪酸为α-亚麻酸;葵花籽油的特征脂肪酸为亚油酸;稻米油中棕榈酸含量范围为15.13~16.37g/100g,可以此作为其特征进行鉴别;大豆油中n6/n3比值最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比值;芝麻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总含量及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的组成特征比较稳定,可以此作为芝麻油的鉴别依据;玉米油中脂肪酸特征不明显。结论结合单体特征脂肪酸、脂肪酸构成以及n6/n3比值分析可达到常见植物油定性检测的目的。

  • 标签: 食用植物油 特征脂肪酸 检测 鉴别
  • 简介:2016年6月21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北京举行了2015年度全国轻工业系统科技创新颁奖大会,其中,“王老吉凉茶植物饮料在线调配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 标签: 科技进步 植物饮料 凉茶 科技创新 工业系统 轻工业
  • 简介:为探讨植物乳杆菌ATCC8014和植物乳杆菌CGMCC1.103对包括寄生曲霉NRRL2999在内的5株曲霉孢子活性的影响,将曲霉孢子接种到植物乳杆菌24hMRS培养液中,28℃培养24h后检测孢子的活性.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ATCC8014和植物乳杆菌CGMCC1.103对5株曲霉孢子均有灭活作用.镜下观察植物乳杆菌ATCC8014将寄生曲霉NRRL2999的孢子灭活,使其不能发育成菌丝,故也不能生长.

  • 标签: 植物乳杆菌ATCC8014 寄生曲霉NRRL2999 孢子活性 灭活
  • 简介:为分析菌株的脂肪酸构成与胆盐耐受能力的关系,本文对8株分离自发酵乳制品的植物乳杆菌展开研究。以菌体在含有0.3%胆盐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的对数存活率作为其胆盐耐受能力评价的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各菌株的脂肪酸构成。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体中棕榈酸(C16:0)和19碳环丙烷脂肪酸(cycC19:0)含量与其胆盐耐受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豆蔻酸(C14:0)和油酸(C18:1)含量与菌体胆盐耐受能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胞完整性评价表明:胆盐敏感型菌株在胆盐环境中具有较弱的细胞完整性,而这一指标受脂肪酸构成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特定脂肪酸对天然来源的菌体而言,在胆盐环境中维持细胞完整性和提高胆盐耐受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脂肪酸构成 胆盐耐受 植物乳杆菌 细胞完整性
  • 简介:植物香辛料的提取与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近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植物香辛料的提取物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食品调味之中。现在,工业化使用的提取技术有:水蒸汽蒸馏,超临界萃取,溶剂萃取等。正在积极研究的技术有夹带剂的使用,亚临界水萃取,电磁波声波辅助萃取等技术。无论哪种技术,其核心都是

  • 标签: 冷冻调理食品 香辛料 系列产品 有效成分 提取技术 提取物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然酿造酱油和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有机酸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甲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酒石酸、乙酸、柠檬酸、丙酮酸、乙酰丙酸在弱阳离子交换柱上分离良好,其在一定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在0.9990以上,回收率在96.0—103.9%,检出限在0.001—0.005mg/mL,相对标准偏差在1.1—3.3%,并对天然酿造酱油和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样品进行了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 有机酸 酱油
  • 简介:植物乳杆菌CCFM8661及其酸耐受突变株LPV-30、LPV-48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酸胁迫对其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而探索其可能的耐酸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酸胁迫引起H^+-ATPase活性提高,胞内ATP含量降低,植物乳杆菌利用H^+-ATPase,通过消耗胞内ATP,将胞内H^+排出,从而保持胞内pH的动态平衡。与原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都保持了较高的H^+-ATPase活性和胞内ATP水平。细胞膜脂肪酸分析表明:酸胁迫引起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减少,不饱和度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并且突变菌株保持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植物乳杆菌的酸胁迫抗性机制。

  • 标签: 植物乳杆菌 酸胁迫 H^+-ATPASE活性 ATP含量 膜脂肪酸
  • 简介:植物甾烷醇酯是一种天然食品配料,科学研究证明,它可以大大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从而降低冠心病患病风险。植物甾烷醇酯是芬兰食品公司——RaisioBenecolLtd.发明的专利产品。通过与本国的食品企业合作,这一发明产品已在全世界23个国家推广和销售。目前,芬兰RaisioBenecolLtd.将这一发明介绍给中国的科学界和食品领域,使这一被科学证明有效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天然食品配料造福于中国人民。

  • 标签: 植物甾烷醇酯 食品配料 食品公司 新闻发布会 芬兰 科学研究
  • 简介:本文研究了植物单宁(刺云实和荆树皮)合成酚类复鞣剂,和两种加脂剂加热后不同的氧化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专门为此次研究合成了一种聚羟基酚复鞣剂。我们注意到了试样受热后各种性能的变化,如颜色、收缩温度和六价铬的生成。此外根据手感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改变,应用了单形心实验设计法(Simplexcastroid),选用了有高抗氧性的复鞣剂。植物复鞣剂(刺云实和荆树皮)能阻止游离基的形成,因此能避免不饱和加脂剂的氧化和六价铬生成。聚羟基酚类复鞣剂是一个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有很好的耐热性。

  • 标签: 植物单宁 相互作用 复鞣剂 六价铬 加脂剂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