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头直后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00例胎头直后位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中有96例临产后发生胎头不入盆,占96%。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71例,占71%。潜伏期延长86例,占86%。93例进入活跃期后其中47例活跃期延长,46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26例,占26%。96例剖宫产,占96%,4例用手指法旋转胎头变为枕后位经阴道分娩。有一例剖宫产手术时发现有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结论胎头直后位经阴道分娩难度很大,属于严重的胎位异常,应早期识别,恰当处理。

  • 标签: 难产 胎头高直后位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妊症普查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58例孕产妇孕20周-产后2周的检测,取得了妊症监测临床应用的实际资料。结果临床应用发现其中轻度妊症717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达到100%,患中、重度妊症患者505例经住院治疗,积极处理,治愈率达到了100%,降低了妊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普查和监测对妊症筛查率,效果好,无并发症,无副作用。治疗后症状首先得到缓解,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技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学,患者乐于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农村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普查 监测
  • 简介:摘要重度妊娠晚期较严重的病症,直接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其病因与许多因素有关,但目前仍不清楚,其病理变化主要为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造成的水肿、蛋白尿及高血压。严重者引起脑缺血、水肿、梗塞甚至脑溢血。头颅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颅内病变,为临床抢救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通过重度妊征产后脑出血1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先兆子痫 子痫
  • 简介:摘要通过对292例妊征的围产儿预后分析,结果示妊征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妊征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妊征,胎龄达36孕周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较低,36孕周前明显升高。故认为,积极防治妊征,对妊征应进行孕期重点监护和处理,并适时终止妊娠,对重度妊征胎龄达36孕周可考虑终止妊娠。

  • 标签: 妊高征围产儿重点监护
  • 简介:1临床资料例132岁,于2005年1月14日以“停经34^+6wk,头痛10余天”为主诉入院。查体:BP160/95mmHg,P80次/min,腹围99cm,宫33cm,浮肿(++),胎心136bpm,NST监测示R型。血:Hh93g/L,PLT115×19^9/L,HCT0.319,T50.9,A28.9,G22;尿:Pr(+3),SG1.025。B超:双顶径8.4cm,羊水最大深度5.1cm。入院后予以肝素25mg,硫酸镁15g,地塞米松10mg,

  • 标签: 重度妊高征 治疗 腹水 临床资料 地塞米松 入院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舒适护理措施对妊症进行围产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7年7月接收的200例妊症患者,分成两组后予以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对两组的自然分娩情况、疼痛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舒适护理服务对妊症患者进行护理,其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围产期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症对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病理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有效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7例妊娠期高血压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同时随机抽取60例正常分娩作为参照物。结果实验发现,选取的97例妊症孕妇中,有16位孕妇阴道自然分娩,在分娩过程中有9位发生抽搐,占比为9.3%,产后有6位发生再抽搐,占比为6.2%,比剖腹产要高出许多。妊症孕妇胎儿小于胎龄率占比10.4%,比正常孕妇组要高出1.7%(P<0.01),另外,重度妊症孕妇新生儿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比中低度妊症孕妇新生儿明显要高(P<0.01),新生儿窒息率比重显著偏高(P<0.01),轻中度妊症没有出现胎儿死亡情况,有4位重度妊症孕妇胎儿死亡。结论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必须要重点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病理监测,采取科学合理的医学手段和方法,最大程度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

  • 标签: 妊高症护理母婴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345例,入院或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前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抗菌、纠酸、供氧、保暖,以及蓝光治疗等方法。结果:本组345例患儿由于围产因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血症142例(41.1%),其中咽下综合征15例,头皮血肿18例;窒息109例(31.6%);母乳性黄疸32例(9.3%);感染45例(13.0%),其中肺炎9例,脐炎19例,先天性梅毒5例,败血症8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弓形体感染2例;新生儿溶血病15例(4.3%);血型不合2例(0.6%)。治疗前IBIL307.1±80.9μmol/L,治疗后130.1±61.1μmol/L,DBIL治疗前15.2±6.1μmol/L,治疗后7.3±3.1μmol/L,TBIL治疗前323.5±80.9μmol/L,治疗后126.1±61.2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诊断,寻找病因,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疗效
  • 简介:摘要新生儿氧肺损伤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损伤肺部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给患儿身体上造成伤害,给家庭带来精神上的折磨。本文首先介绍新生儿氧肺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然后阐述新生儿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和粘附因子数目增加,中性粒细胞过度活化,一氧化碳的毒性作用和生长因子对肺损伤的作用,各个因素相互影响,介导了新生儿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新生儿 高氧肺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mCollCardiol)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合并2-4个新发糖尿病(NOD)危险因素],每日服用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日)时或应考虑降低剂量(JAmCollCardiol,2013,61:148—152)。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剂量 美国心脏病学会 治疗 危险因素 每日服用
  • 简介:摘要现如今,恐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体验,但由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展,利用VR技术治疗恐症也变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在科学上获得了认可和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利用VR技术治疗恐症的路径进行了探讨,首先指出了传统方法治疗恐症的短板,对比分析了VR技术治疗的优势,结合现实进行可实现路径探讨,最后展望了VR技术正在成为治疗恐症等心理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的未来前景。

  • 标签: VR 恐高症 暴露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 60例妊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更好,其镇痛起效时间较短;低血压这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的 Apgar评分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起效更快,产妇麻醉效果更好。

  • 标签: 妊高症 剖宫产产妇手术 麻醉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和丹参联合治疗肝炎后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肝炎后胆红素血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30~45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熊去氧胆酸100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丹参30毫升加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30毫升加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5天。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平均下降52.4%,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分别为23.4%和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和丹参综合治疗胆红素血症效果好。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肝炎后 苯巴比妥 熊去氧胆酸 丹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血症患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分布差异,及血清脂蛋白(a)在临床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LP(a)>300mg的3801例脂蛋白a血症患者血清标本,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脂蛋白a水平测定并收集数据。结果在3801例脂蛋白(a)血症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脂蛋白(a)水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50~80岁;临床主要疾病分布脑梗死、冠心病、骨折、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结论脑梗死、冠心病、骨折、2型糖尿病、高血压可出现脂蛋白(a)水平升高,并应特别关注50岁以上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人群,及早干预脂蛋白(a)血症及其引起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脂蛋白(a) 脑梗死 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0例妊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更好,其镇痛起效时间较短;低血压这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起效更快,产妇麻醉效果更好。

  • 标签: 妊高症 剖宫产产妇手术 麻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