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前言女子足球占据我国体坛一席之位不过四年左右时间,但其迅猛发展的现状和方兴未艾的潜力却甚是令人振奋。从进一步提高女足现有竞技水平的角度而言,及时了解当前我国优秀女足运动的身心特点,以便选取更适宜女足运动的人材和确保训练的针对性,乃是我国女足向更高目标冲击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女子足球运动员 性格特征 女足运动员 不同位置队员 体型 身体素质训练
  • 简介:本文采用三次文献、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国内外2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蹦床运动的第一套动作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高水平女子蹦床运动第一套计难度分动作的难度值接近平均值;在成套动作难度值方面中国运动较外国运动变化明显,并且难度值普遍大于外国运动;至于难度战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 标签: 蹦床 女子运动员 第一套动作 动作难度
  • 简介:通过采用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女子链球运动王铮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为提高链球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三维高速摄像拍摄法,现场拍摄王铮在比赛中投掷技术动作的录像;2)采用松井秀治人体惯性参数模型计算得出运动相关的惯性参数及人体重心运动学参数;3)应用SIMI—Motion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通过数字滤波法对采集的数字化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滤波截断频率fe=7。研究结果:1)整体单双支撑时间中,第二圈双支撑时间过长;2)各圈旋转速度和加速度递增节奏较差;3)第三圈和第四圈旋转中,腿部蹬伸发力不充分;4)最后发力阶段球员未达到“人一球”系统一体的稳定性,最后发力阶段人体重心有左倾的现象。5)具有良好的速度优势和爆发力,重心在水平高度的稳定性。建议:1)训练中着重体会第一圈至第三圈衔接的紧凑性;2)后两圈旋转中保持低重心高度;3)加强后两圈下肢蹬伸的力量和节奏感;4)加强最后发力阶段时期重心的稳定性,防止重心左倾现象;5)加强在大型比赛中控制情绪和心理的能力。

  • 标签: 女子链球 技术诊断 运动学分析 投掷技术
  • 简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子网球运动李娜的发球技术和中国羽毛球运动王适娴的扣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同时对两种技术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其不同点,为改进网球运动力量训练的方法提供材料,并从中得到羽毛球的扣球技术对网球发球技术的一些启示,从而推进中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网球运动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女子网球 发球技术
  • 简介:运用综合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广东省少儿女子二级体操运动的身体素质结构进行了测定,建立了初步数学模型,并以此研制了一套能用以评价少年女子二级体操运动身体素质水平的较为直观简便实用的综合诊断评价方法。训练实验表明,运用此综合诊断评价方法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水平。

  • 标签: 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测定 评价
  • 简介:第29届蹦床世锦赛中外优秀女子运动的竞技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女子蹦床选手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高水平女子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发展达到了瓶颈,动作的选用和成套编排趋同化明显,竞技能力提高过程中难度与完成质量的矛盾关系更加明显,辩证的处理二者协调发展,继续提高成套动作腾空高度是技术训练的关键;蹦床比赛战术是为了表现出运动自身的真实竞技水平而采取策略,主要有心理战术和保险战术两种应用;提高成套动作储备以及套难度,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梯队建设是我国女子蹦床队备战里约奥运会亟待解决问题。

  • 标签: 蹦床 新规则 优秀女子运动员 技战术特征
  • 简介:女子铅球项目是一项力与美相结合的运动,除了奥运会、世锦赛等正式比赛之外,该项目的街头运动在欧洲广受欢迎。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李梅素、黄志红、隋新梅、丛玉珍等老一辈运动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均创造过不俗的成绩。

  • 标签: 女子铅球运动员 训练特点 现代 90年代 20世纪 奥运会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柔道运动项目特点的身体素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结构的评价模型,并制订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为女子柔道运动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以及从素质方面进行运动选材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女子柔道运动员 身体素质 评价标准
  • 简介:通过跟踪监测3名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在大强度训练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尿素以及血清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运动在该阶段身体机能的变化特征;通过多级负荷法测定无氧阈指标,评价马拉松运动的有氧代谢能力,目的在于为教练员制定调整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女子马拉松 运动训练 监控 无氧阈
  • 简介:摘要:在体操运动的日常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核心能力可以帮助体操运动更加稳定优美地完成各项体操动作,虽然在体操比赛中,男子以及女子体操运动的比赛项目各有不同,但是核心力量训练都是他们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因而,本文将以7到12岁的男子、女子体操运动为例,简述他们应当如何从小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以此来促进他们各项专项素质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

  • 标签: 核心力量训练 男子 女子体操运动员 专项素质训练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在女子足球训练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变化规律.选取广东省惠州市仲恺中学女子足球队运动共17名,年龄为(16.17±0.92)岁,均为备战2017年广东省"省长杯"足球联赛高中组全省总决赛的女子足球运动选手.实验不分组,进行运动训练和足球比赛前后的受试者自我对照分析.测试受试者7个月训练(统称"集训")前和集训后一次比赛前后的体成分指标如体重(W)、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和HRV指标.与集训前安静时比较,集训后受试者的BF%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而W、BMI均无显著变化(P〉0.05);单场足球比赛前后的结果显示,与安静时比较,比赛后平均R-R间期值(RRp)、最大R-R间期值(RRm)、最小R-R间期值(RRn)、R-R间期的标准差(SD)、连续2次R-R间期之差的标准差(MSD)、R-R间期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数(P50)、高频功率(HF)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而低频功率(LF)/HF呈现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集训后安静时较集训前的对应时刻比较,SD、MSD、P50、总功率(T.S.)、HF均呈现显著性增加(P〈0.05或P〈0.01),而LF/HF呈现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单场足球比赛主要通过降低女子校园足球运动的副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长期的运动训练能较好地提高女子校园足球运动的HRV,改善自主神经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表现为安静时能量节省化.

  • 标签: 运动训练 女子足球运动员 心率变异性 高频功率
  • 简介:现代速度滑冰运动成绩的提高与现代多学科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探讨发现运动与非运动技术间的影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运动的成绩,为教练员、运动积极挖掘利用与创新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并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之一。运用运动成绩提高的历史观和现代科技发展观揭示冰刀结构、冰刀研磨、运动服装、检测监控、场地环境等技术特性影响运动成绩的关联因素,认为非运动技术条件的物理特性创造了运动者之间客观的物理条件不平等性,对速滑运动群体来说,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利用是“人为创造差异条件”——创造运动者之间客观物理条件的不平等,从而影响不同运动的成绩。教练员、运动对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再挖掘、利用和创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非运动技术条件 运动成绩
  • 简介: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运行距离、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 标签: 女子 链球 旋转 最后用力 运动学分析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训练学、生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长拳类套路运动力量训练的原则,为长拳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并针对长拳套路的各个系统简要提出相应的训练手段。

  • 标签: 长拳 套路 力量训练
  • 简介:运动量训练和睛张激烈的比赛,运动出现机能下降,恢复缓慢,导致感冒和运动性疲劳形成是运动队常有发生的事,本文主要就如何掌握和了解运动大赛前在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的同时,怎样预防感冒及时消除疲劳方面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能更好地强化运动队,人人懂得如何预防感冒的常识,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预防 运动员 赛前感冒
  • 简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逻辑论证法等研究方法,提出并深入剖析散打运动赛前情绪调控的理论模型和具体方法.

  • 标签: 散打运动员 赛前情绪 调控模型
  • 简介:1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

  • 标签: 实践论 巫兰英 洛杉矶奥运会 专业技术训练 综合性项目 王义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心电图变化的状况。方法随机抽取205名运动的体检档案,包括专业训练前的体检表;专业训练期间的体检表;退队不参加训练的体检表,选用体检表中心电图项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05名运动在专业训练前心电图异常者有0名,占0%;在专业训练期间心电图异常者有160名,占78%;退队不参加训练心电图异常者有10名,占4.87%。结论运动心电图在专业训练期间会发生变化。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专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