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滤泡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2020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了多项关于FL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在一线治疗基础上的进一步方案优化、靶向治疗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复发难治FL的临床研究进展。文章将对这些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淋巴瘤,滤泡型 治疗结果 免疫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水肿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淋巴水肿护理工作过程,对手术后的心理护理以及手术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加强功能训练,坚持持续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病情。

  • 标签: 淋巴水肿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0.3~2015.3进行脊柱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静注抗生素,并口服乙酰唑胺,插入引流管进行引流,对照组根据脑脊液漏出量更换敷料,观察组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术后观察患者脑脊液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计算引流量和VAP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脑脊液消失时间为(17.2±1.7)d,切口愈合时间为(21.5±2.5)d,平均引流量为(125.2±20.5)ml,VAPS评分(8.0±0.2)分,并发症为7例,发生率为25.0%,其中有1例脑脊液漏持续时间大于一周,进行硬膜修补后愈合,2例脑脊液潴留,切除囊肿壁、硬膜修补后愈合;观察组脑脊液消失时间为(7.4±1.9)d,切口愈合时间为(12.4±2.7)d,平均引流量为(172.5±20.4)ml,VAPS评分(3.4±0.3)分,并发症为1例,发生率为3.7%,两组各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照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脊液漏;脑膜瘤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0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证明顺皮纹美容切口较传统切口在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给患者带来的诸多益处,对体表脓肿切口引流术的治愈有了一个新的方法和创意。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将142例典型的表浅脓肿切开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60例为治疗组,从病人的疼痛程度、治愈时间、瘢痕形成情况、组织恢复的平坦对称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均经过统计学处理,其P<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项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横向一字型、纵向一字型、十字型切口,首先根据具体部位的皮纹采用顺皮纹即平行皮纹切口,并且不再是原来的一律垂直切开皮肤的方法,而是将手术刀片向顺皮纹方向倾斜10~15度的角度,该角度正好吻合皮肤的正常松弛度且符合美容手术的要求,使得切口与皮纹保持平行一致。结论与传统切口比较,患者均反应疼痛轻、痛苦小、出血少的特点;脓肿切开后换药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经复诊和问卷调查,愈合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大部分患者反应瘢痕非常轻甚至无瘢痕,无一例瘢痕影响美观的现象,该研究为患者节约了治疗费用,护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为提高护士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标签: 顺皮纹 美容切口 表浅脓肿 切开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共26例,所有患者都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冲洗、观察,统计引流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管周大量渗液,重新置管并护理后,患者并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在手术后胆道出血,术后2周因经济负担而自行出院,出院2周后死亡。其余患者术后10~14d之后顺利拔出引流管,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2.1±1.3)d,住院时间相比其他报道有所缩短。结论在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的引流管护理极为重要,这也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必要手段。

  • 标签: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引流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引流方式与虹吸引流方式在胃肠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胃肠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负压引流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虹吸引流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明显较少,术后堵塞管道发生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虹吸引流方式应用于胃肠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要优于负压引流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方式 虹吸引流方式 胃肠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胆管内支撑引流术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问题。方法对胆管道梗阻病例26例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和(或)内镜下胆管内支撑引流术(ERBD)的护理。结果对26例胆道梗阻病例实施的ENBD和(或)ERBD术,对于抢救重症胆管炎或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命,进而降底择期根治性手术危险性尤为重要,提高了胆道梗阻者择期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引流管在脓肾经皮肾造瘘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依据肾积脓的情况选择不同型号单J管、中心静脉穿刺引流管或肾造瘘管行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结论选择合适的肾造瘘引流管并加强护理能有效控制感染,尽快恢复肾功能,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

  • 标签: 单J 管中央静脉导管 肾积脓经皮肾造瘘引流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8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胰液的引流方式分为内引流组(39例)和外引流组(4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总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外引流组C级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内引流组(2.1%比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安全、可行,但外引流组可以更好地预防严重胰瘘。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内引流 胰管外引流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采取双侧脑室外引流并给予尿激酶灌注,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完全正常3例,明显功能障碍1例,死亡3例,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疝0例,颅内感染1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少,值得运用。

  • 标签: 双侧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引流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切开引流及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就诊于本院共62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实验组采用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根治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能快速控制感染,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术后恢复快,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根治性切开引流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脑室内出血的患者在接受侧脑室外引流手术并置入引流管之后如何对其引流管进行护理展开探究。方法随机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有脑室内出血并且需要接受侧脑室外引流的患者当中择取42名,行以适当的引流管护理干预,计算护理之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相关资料,就SAS评分、SDS评分与接受护理之前进行对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是11.90%(5/42)、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概率是7.14%(3/42);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上,比起接受护理之前有明显的好转,存在P<0.05。结论患有脑室内出血的患者在接受侧脑室外引流手术并置入引流管之后,对其行以适当的引流管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对较低,值得进行更加普遍的推广。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脑室外引流 引流管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与探讨对甲状腺术后患者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时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针对本院近 2年来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 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引流,对照组不使用负压引流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共 1例患者在术后引流时发生活动性出血,通过手术止血后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均引流顺利,无皮瓣坏死与切口感染等现象发生,目前 72例患者均已康复出院;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甲状腺术后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患者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患者的换药次数和住院费用。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系统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fter thyroid operation when using disposabl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Methods 72 cases of thyroid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two ye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disposabl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s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e patient had active bleeding during postoperative drainage, recovered well after hemostasis, and the rest of the patients were drained smoothly without skin flap necrosis and incision infection. At present, 72 patients have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the nursing effect ratio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one-of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after thyroid opera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dressing change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