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手法淋巴引流(ManualLymphDrainage,MLD)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2年,10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治疗前患肢与健肢的周径(d)差值分3组:A组(d〈1~2cm)、B组(5cm≥d≥2cm)、C组(d〉5cm)。3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5d)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Deconges-tiveTherapy,CDT):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通过检测引流前后健患侧的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计算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手法引流及绷带使用情况的主观感受,以观察并评价患者对治疗的适应性和接受度。组织水分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101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均呈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治疗后下降量C组〉B组〉A组(P〈0.01),即治疗效果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几乎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表示满意。结论CDT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淋巴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改善患肢外形,帮助功能恢复,并且该治疗对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 标签: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乳腺癌
  • 简介:目的研究手法淋巴引流联合气压综合疗法对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武汉协和医院康复科和血管外科就诊的50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接受手法淋巴引流综合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传统压力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测组织水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判治疗后疼痛情况并测量肢体周径大小来评估最终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的治疗后,50例患者下肢情况均有所好转,对照组测量细胞外液含量、肢体周径差和VAS分别为(1.43±0.56)L、(3.82±0.67)cm和(3.42±0.57)分,而治疗组分别为(0.71±0.96)L、(2.65±1.65)cm和(1.58±0.29)分,患侧肢体均较治疗前组织水肿程度降低,疼痛减轻和患肢周径的显著缩小(P<0.05),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性更大(P<0.05)。结论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可以通过手法淋巴引流联合气压综合疗法有效地促进滞留组织淋巴水肿的回流,并显著地减轻肢体的肿胀和疼痛,是目前一种非常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淋巴引流 淋巴水肿 气压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亚临床感染性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14例肢体淋巴水肿伴局部亚临床感染患者接受手法淋巴引流治疗,治疗结果以患肢感染情况、肢体含水量变化来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亚临床感染得到控制,水肿明显消退(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能有效治疗亚临床感染性淋巴水肿。

  • 标签: 手法淋巴引流 治疗 亚临床感染 淋巴水肿
  • 简介:目的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DecongestiveTherapy,CDT)治疗各类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102例不同病因和部位的肢体淋巴水肿患者给予CDT治疗1个疗程(4周),治疗期间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组织水肿程度和人体BMI变化,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行自我CDT治疗。结果102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BMI指数和肢体周径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前后水分、周径、BMI变化均具有明显相关性(r=0.445、0.567、0.572,P<0.001)。随访6个月,90%的患者坚持自我CDT治疗,无明显复发病例。结论CDT治疗可显著减轻各类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程度、降低BMI,后续坚持自我CDT治疗亦不可或缺。

  • 标签: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综合消肿疗法 身体质量指数 消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及康复在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5,徒手淋巴引流技术及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及肿胀度、炎性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以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对照组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干预,观察组再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下肢肿胀率低于对照组,下肢周径缩短尺寸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康复护理后,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将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对其下肢水肿和周径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 标签: 下肢创伤术 淋巴水肿 徒手淋巴引流手法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8字压力法结合手法淋巴引流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分别予以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和8字压力法结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三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方面,探究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录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将临床效果(水肿程度以及肩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4周后的水肿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4.39%),同时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手法淋巴引流(MLD)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热敷、上肢主被动训练及压力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法淋巴引流,每周治疗5 d,共治疗5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ESWT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5周。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周径差值测量法、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肢体水肿程度、生存质量及疼痛强度等进行评定。结果经5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淋巴水肿症状、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双侧上肢周径差值[(2.11±0.63)cm]、FACT-B评分及疼痛VAS评分[(1.48±0.1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MLD联合ESWT能进一步缓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体外冲击波 淋巴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水肿的患者,均采用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患肢水肿情况明显改善,组织内水分比率明显降低,周径比率明显缩小(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联合压力治疗在改善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手法淋巴引流 压力治疗 盆腔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治疗(CDT)象皮肿的效果,重点关注皮肤质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的下肢象皮肿患者临床资料。对不同病因的象皮肿患者,进行1个疗程(4周)的CDT,测量治疗前后皮肤质地(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蒸发速率、皮肤纤维化程度)、肢体周径、节段水分,均以患肢与健肢的差值代表患肢各检测指标的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节段水分与皮肤质地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主观感觉,采用自制微信问卷随访患者肢体周径自我控制情况,患者生活质量(生活、工作、社交、情绪)改变,绷带及弹力袜的适应性,进行优、良、中、差分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0例患者,女16例,男4例;年龄9~70岁,平均50.45岁;5例为原发性,15例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病程最长为27年,最短2年,平均8.4年。经1个疗程治疗后,皮肤质地明显改善:皮肤水分含量从治疗前55.6%±7.4%下降至治疗后4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水分蒸发速率从治疗前(14.981±5.699) g·m-2·h-1下降至治疗后(9.312±2.590) g·m-2·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纤维化程度从治疗前(0.087±0.042) N下降至治疗后(0.065±0.033)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肢体周径从治疗前的(11.09±3.14)cm下降到治疗后的(4.82±2.8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段水分从治疗前(4.00±2.14)L下降到治疗后的(1.21±0.78)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段水分与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蒸发速率、皮肤纤维化程度均有正相关性(r=0.447、0.429、0.751,均P<0.01 )。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主观感觉良好;患者肢体周径自我控制优13例,良5例,中2例;患者生活质量改变优16例,良3例,中1例;绷带及弹力袜的适应性优9例,良8例,中2例,差1例。结论CDT疗法能减少象皮肿皮下水分,有效减小肢体体积,减轻皮肤纤维化程度,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质地,恢复肢体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象皮肿 淋巴水肿 人工淋巴管引流 综合消肿治疗 皮肤质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采取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囊括本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 62 例,依据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 31 例,参照组施以手法引流,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联,就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组间比对。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可有效消除患者水肿症状,临床效果确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按摩 手法引流 乳腺癌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手法引流结合情志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乳腺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淋巴手法引流结合情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对乳腺癌患者给予淋巴手法引流结合情志护理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显著高于常规组、干预组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淋巴手法引流结合情志护理后,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淋巴手法引流 情志护理 乳腺癌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在乳腺癌术后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按摩联合手法引流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0人。结果:与对照组(78%)相比,观察组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总有效率(94%)较高(P

  • 标签: 穴位按摩 手法引流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电子生物反馈联合淋巴引流手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淋巴引流手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双手体积差及上肢功能(FMA-UE)。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双手体积差及FMA-UE得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双手体积差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FMA-U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电子生物反馈联合淋巴引流手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改善患者上肢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电子生物反馈 淋巴引流手法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收治的 80例 老年老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部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肿胀程度,降低患者的疼痛值,有着良好的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淋巴引流 综合康复治疗 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肿胀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50例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肿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肌内效贴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淋巴引流手法治疗)与实验组(25例:肌内效贴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0天后数字模拟VAS量表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肌内效贴 淋巴引流手法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引流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徒手淋巴引流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下淋巴水肿分级比率和下肢周径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情绪功能”、“生理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淋巴引流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水肿,有助于缓解患肢水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徒手淋巴引流 淋巴水肿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手功能康复理念的早期手法淋巴引流及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淋巴水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手功能康复理念的早期手法淋巴引流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及腋网综合征发生情况,肩关节、手功能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淋巴水肿分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腋网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肩关节功能及手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QLQ-30)评分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QLQ-30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手功能康复理念的早期手法淋巴引流及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上肢淋巴回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康复训练 手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