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30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体外干扰其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5637、BIU-87、T24、J82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株SV-HUC-1中LINC00630的表达。选择LINC0063表达量最高的膀胱癌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采用对照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干扰LINC00630表达的慢病毒感染细胞为实验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LINC00630的表达,分别采用MTS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NRG1蛋白、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3、CDK2)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V-HUC-1细胞比较(1.05±0.17),LINC00630在各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量均增加(均P<0.01),在J82细胞中的表达最高(相对表达量5.83±0.42)。与对照组J82细胞相比,实验组J82细胞中LINC00630表达降低(0.18±0.02比1.00±0.05,t=14.36,P<0.01);转染第2天起,实验组细胞增殖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细胞划痕闭合率低于对照组[(27.4±7.1)%比(66.0±5.4)%,t=4.31,P<0.01]。实验组NRG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0.34±0.03比1.07±0.24,t=2.99,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NRG1蛋白、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及细胞转移相关蛋白均降低。结论LINC00630在膀胱癌细胞株中表达上调;干扰LINC00630可能通过下调NRG1基因的表达,抑制J8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LINC00630可能是膀胱癌治疗新的分子靶标。

  • 标签: 膀胱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瘤腺病毒差异显示编码3(DD3)-ZD55-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体外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治疗效果,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4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酸盐缓液组(PBS)、病毒对照组[ZD55-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10 MOI]、病毒治疗组(ZD55-SPAG9,10 MOI)、DD3启动子调控组(DD3-ZD55-SPAG9,10 MOI)。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PAG9、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腺病毒早期区1A基因(E1A)的表达。多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比较采用SNK法。结果CCK-8结果,DD3-ZD55-SPAG9组、ZD55-SPAG9组和ZD55-EGFP组LNCaP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PBS组[(73.80 1.43)%、(73.66 2.19)%、(81.79 2.59)%比100%,F=1038.210,P<0.01],ZD55-SPAG9组与DD3-ZD55-SPAG9组细胞存活率降低更为显著,但两者之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结果,DD3-ZD55-SPAG9组、ZD55-SPAG9组和ZD55-EGFP组小室底膜细胞数明显低于PBS组[(52.57±5.57)、(48.67±4.04)、(69.67±6.02)比(109.06±9.54),F=384.466,P<0.05],ZD55-SPAG9组与DD3-ZD55-SPAG9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更为显著,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结果,DD3-ZD55-SPAG9组、ZD55-SPAG9组和ZD55-EGFP组穿透Matrigel胶,进入小室下层的细胞数目明显少于PBS组[(58.33±3.79)、(55.36±7.51)、(78.06±4.36)比(115.67±11.59),F=305.885,P<0.01],提示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ZD55-SPAG9组与DD3-ZD55-SPAG9组细胞侵袭能力降低更为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PBS组比较,DD3-ZD55-SPAG9组、ZD55-SPAG9组和ZD55-EGFP组内SPAG9蛋白表达下调[(0.32±0.07)、(0.47±0.09)、(0.66±0.05)比1,F=594.522,P<0.01],E-cadherin表达上调[(4.80±0.34)、(3.80±0.35)、(2.81±0.52)比1,F=482.275,P<0.01],Vimentin表达下调[(0.33±0.04)、(0.46±0.06)、(0.53±0.05)比1,F=903.749,P<0.01],MMP-2表达下调[(0.30±0.03)、(0.44±0.05)、(0.60±0.05)比1,F=1 540.940,P<0.01],上述变化在ZD55-SPAG9组与DD3-ZD55-SPAG9组内更为显著。WPMY-1细胞内E1A在DD3-ZD55-SPAG9组内的表达明显低于ZD55-SPAG9和ZD55-EGFP组。结论溶瘤腺病毒DD3-ZD55-SPAG9在体外可以有效降低LNCaP细胞的存活率,并抑制迁移和侵袭,并对正常细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溶瘤腺病毒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采用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浏阳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浏阳市 2019年 4月某中学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由专业人员制定调查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将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此次爆发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进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整理并分析所有病例资料,分别对相关变量赋值并进行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病例共 1098例,发病率 41.62%,其中学生 1081例,教职工 17例,二者发病率分别为 45.38%、 6.64%;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本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的 1098例患者中主要以住校学生群体为主,且高中年级占比居多,该类群体多在食堂就餐,且有饮用生水习惯或饮用生水史;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堂就餐、住校、饮用生水等均是此次影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浏阳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卫生习惯。

  • 标签: [ ] Logistic回归分析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与保存时间的血清标本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今后血清标本的保存与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4℃和-20℃两种温度保存标本,应用lumo化学发光仪定量测定乙肝五项指标,4℃保存标本每隔3天检测1次,-20℃的保存标本按照l、3、6个月周期检测。结果4℃保存标本7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7d,乙肝病毒e抗原和核心抗体结果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连续保存6个月,测定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标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的准确性,-20℃可以保存6个月对结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血清标本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温度、紫外线以及3种消毒剂对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灭活效果,确定H9N2病毒的灭活条件。方法含有1010.67TCID50/ml病毒悬液分别在50 ℃、56 ℃、60 ℃、65 ℃温度下作用10~60 min;紫外线(UV)照射从10 min至80 min,每间隔10 min取样。物理条件作用的病毒残留活性在MDCK细胞上测定,通过Reed-Muench方法计算组织半数感染剂量(TCID50)来评估物理灭活效果。含有1010.37EID50/ml病毒悬液与等体积的10%的84消毒液、75%乙醇、1%浓度Virkon溶液作用1~15 min后接种SPF鸡胚,通过病毒鸡胚培养是否阴性来评估杀灭效果。当病毒滴度下降4 lgTCID50/ml或鸡胚病毒培养阴性视为该方法有效。结果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经56 ℃ 15 min处理后病毒滴度下降4.02 lg TCID50,而作用30 min后病毒活性将降低到检测水平以下;60 ℃和65 ℃热灭活大于10 min,病毒活性将降低到检测水平以下。在UV照射20 min后病毒活性下降5.67 lgTCID50,作用70 min后病毒将降低到检测水平以下。10% 84消毒剂、75%乙醇消毒液、1% Virkon作用3 min之后不能检测到病毒增殖。结论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被有效灭活,我们的研究为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安全操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灭活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时使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应用价值。方法为确保最终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56例,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采用分检测方式,对患者体内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分析实验检测数据。结果经过分检测之后,发现引发宫颈癌主要因素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其感染情况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情况。患者年龄在增长过程中,病毒感染加重,宫颈癌病发率越高。结论将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高危16和18人乳头瘤病毒(HPV)在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的鳞状及柱状细胞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的肛门直肠常见病变切除的805例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16和18两种高危HPVDNA的分检测。结果肛门直肠常见病变总的HPV感染阳性率为66.1%(532/805),混合痔阳性率为82.6%(95/115),月T乳头状纤维瘤阳性率为76.5%(88/115),内痔阳性率为74.8%(86/115),肛瘘阳性率为72.2%(83/115),外痔阳性率为69.6%(80/115),肛周脓肿阳性率为47.8%(55/115),肛裂阳性率为39.1%(45/115)。结论肛门直肠常见病变中高危16和18HPV的感染率较高,提示肛门直肠是又一个人乳头瘤病毒的高感染区。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肛门直肠病变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寻常银屑病皮损中microRNA-125a(miR-125a)的表达与皮损处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2018年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40例寻常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相邻非皮损组织,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miR-125a的表达及皮损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7 mRNA的表达。将miR-125a过表达质粒、过表达对照质粒、miR-125a干扰质粒、干扰对照质粒转染HaCaT细胞,在转染后0、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质粒转染后HaCaT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IL-17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寻常银屑病皮损区miR-125a相对表达水平(2-ΔΔCt,0.389 ± 0.354)低于非皮损区(1.106 ± 0.396,t = 7.717,P < 0.001)。银屑病皮损组织中miR-125a表达与TNF-α、IL-1β、IL-17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 = -0.447、-0.424、-0.436,均P < 0.01)。转染相应质粒后0、24 h时,细胞增殖能力在过表达miR-125a组与过表达对照组(t = 0.282、1.445,均P > 0.05)、干扰miR-125a组与干扰对照组(t = 0.120、1.543,均P > 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后48、72 h时,过表达miR-125a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过表达对照组(t = 3.222、4.563,均P < 0.05),干扰miR-125a组高于干扰对照组(t = 3.036、3.269,均P < 0.05)。MiR-125a过表达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低于过表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318、3.813,均P < 0.05)。结论寻常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iR-125a低表达,miR-125a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可能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微RNAs 角蛋白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目的探讨Iγ-分泌酶抑制剂(GSI-I)对U87、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应用GSI-I作用于U87、U251胶质瘤细胞,通过MTT法观察GSI-I对上述两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GSI-I对该两种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RT-PCR及实时定量荧光RT-PCR结果显示,GSI-T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中Notch通路的活性,主要体现为Notch通路的靶基因Hes-1表达明显下调.MTT检测结果显示2.5μmol/L及以上浓度的GSI-I对U87及U251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增加.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GSI-I主要使U87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抑制细胞增殖,对于U251胶质瘤细胞则主要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增殖.结论GSI-I可明显抑制U87及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为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γ分泌酶抑制剂 神经胶质瘤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究2糖尿病对大鼠长骨生长的结构指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食物诱导构建2糖尿病大鼠模型,取建模成功的2糖尿病GK大鼠与对照组Wistar大鼠各8只,显微CT扫描检测胫骨形态计量分析;常规培养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成骨分化诱导后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试验和qRT-PCR检测成骨分化活性,应用qRT-PCR检测促炎因子和凋亡因子的表达。结果:高脂食物诱导构建2糖尿病大鼠模型均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胫骨长度减少、结构模型参数增加(P<0.05),骨小梁矿物质密度、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及骨体积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成骨分化能力降低,凋亡活性增高,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与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8mRNA表达增高(P<0.05)。结论:2糖尿病短期内对大鼠长骨结构的生长无骨质疏松样改变;2糖尿病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促进凋亡活性,抑制骨形成代谢活动。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内容的基础,但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给概念课“瘦身”,不太“情愿”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挖掘概念的内涵本质,往往就事论事,将概念简单“塞”与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领悟概念,走进概念,体验概念带给我们的学习乐趣.

  • 标签: 概念课 条件概率 实录 课型 数学教学 概念教学
  • 简介:倾斜理论是研究代数表示理论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主要对Dn(n≥4),E6,E7,E8路代数倾斜模在其对应的AR-箭图上的结构持点进行研究.通过对Dn(n≥4),上E6,E7,E8路代数A的AR-箭图ΓA分析证明了Dn≥4),E6,E7,E8路代数本性慨斜模TA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在A的AR-箭图ΓA的每个边缘的r-轨道都有TA的不可分解直和项对应的点.

  • 标签: 路代数 倾斜模 边缘点
  • 简介: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铀矿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前景,特别是店头-双龙地区是开展进一步找矿工作的远景区。

  • 标签: 构造演化 地球动力学 铀矿 局部构造 成矿条件
  • 简介:摘要传统的聚丙烯酰胺产品都是以胶体和粉末状为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水包水聚丙烯酰胺胶体运输和使用较为不便,粉末必须干燥处理、长时间搅拌等等。而随着聚丙烯酰胺在各行业的使用程度加大,很多的人员在其研发上已逐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善聚丙烯酰胺的产品形式,以此更好的将其良好的性能和作用力展现出来。本文主要就水包水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合成条件与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 标签: 水包水型聚丙烯酰胺乳液 合成条件 应用
  • 简介:目的:对自行分离得到的耐热植酸酶高产菌株芽孢杆菌ZJ0702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植酸酶的活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该菌株产植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经优化得到的培养基组分为3.5%麸皮、2%蛋白胨、0.5%硝酸铵、0.01%无机磷、0.2%CaCl_2、0.05%KCl、0.03%MgSO_4、0.003%Fe-SO_4、0.003%MnSO_4、0.03%NaCl;最适培养条件为34℃,接种量7%,pH7.0,装液量75mL/250mL。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发酵72h产植酸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为11388.4U/mL。结论:与该菌株在原始条件下产酶活力8251U/mL相比,酶活提高了38%。

  • 标签: 耐热 芽孢杆菌 植酸酶 单因素优化
  • 简介:摘要:动车组的车体变形测试分析是验证动车组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CRH5G动车组在兰新高铁大风条件下,通过测试车体侧墙、车顶的动态变形量,结合内外压力测试结果,为分析运行环境、运行工况和线路条件对关键位置变形的影响规律积累数据基础,并对动车组结构刚度、安全性进行评估。

  • 标签: 动车组 车体变形 大风
  • 简介:摘要:浇注聚氨酯弹性体(CPU)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受热后容易发生老化现象,使其弹性性能下降。基于此,本文将对CPU进行实验,对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温度对其弹性的影响,保障CPU具有良好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不同领域,使CPU具有良好的弹性特征,进而完成本构关系的确立。

  • 标签: 聚氨酯弹性体 热老化 本构关系
  • 简介:近日.国外安全机构截获首例能摧毁手机操作系统的木马病毒。该病毒是由芬兰一家信息安全公司发现的,并命名为“FONTAL.A”,它能够通过手机文件共享或因特网聊天传输,向手机操作系统植入恶意文件,使手机下次启动时因操作系统崩溃而失败。此外它还能破坏手机操作系统的程序管理器,阻止用户下载安装新的应用程序,也阻止用户将自己删除。该病毒是继首例概念性手机病毒“卡比尔”后首例被截获的能够攻击手机操作系统的恶性病毒,正是由于其巨大的破坏性.该病毒被称作是“手机病毒王”。

  • 标签: 手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 木马病毒 反病毒软件 工具软件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