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肠癌这种疾病不是突然之间就产生的,许多肠道的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腺瘤等疾病,很容易诱发此病。因此,我们要积极预防这些常见肠道疾病。同时,应注意合理饮食,要多吃新鲜果蔬、粗纤维的食品;少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特别是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 标签: 大肠癌 预防 肠道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性脂肪 合理饮食
  • 简介:摘要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病因与遗传、生活方式、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现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易引起大肠癌。大肠癌须与其他一些具有腹部肿块、腹部绞痛,直肠出血或大便习性改变等症状的肠道病变相鉴别,包括大肠的良性肿瘤或息肉要产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大肠各类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Crobn氏病、阿米巴肠炎、日本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憩室炎、阑尾炎周围炎症性包块、放射性肠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良性直肠、肛管疾患如痔、肛裂、肛瘘等。

  • 标签: 大肠癌 结肠 年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以直肠及乙状结肠较为多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也逐年上升。了解大肠癌的病因,对其防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大肠癌的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价值。方法对36例大肠癌患者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大肠癌患者中,结肠癌20例,直肠癌16例。结论经腹超声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大肠癌 定位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灵芝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根据 GB 15193.3-2003、GB 15193.4-2003、GB 15193.5-2003、GB 15193.7-2003、GB 15193.13-2003,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 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90d喂养实验对灵芝提取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灵芝提取物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 MTD) 均大于20g/kg·bw,属无毒级; 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值在正常范围内,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2.5g/kg·bw。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灵芝提取物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灵芝提取物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为葛根提取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葛根提取物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90d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小鼠急性经口LD50>12.0g/(kg·bw),属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90d经口毒性实验中,各剂量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脏器湿重及脏/体比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未见与试验因素有关的变化,确定该葛根提取物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4.00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300倍)。结论 在本次条件下,葛根提取物未见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

  • 标签: 葛根提取物 急毒 遗传 90g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筛查住院患者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检出率,并分析CRE菌株分子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集2019年3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和血液内科(移植病房)213例住院患者的粪便、直肠拭子或肛周拭子标本,应用含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麦康凯平板法筛查CRE菌株,并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选取重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多位点序列分型、荚膜血清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质粒携带特征。以菌株KPN FJ723042序列作为参考,对所有菌株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共检出CRE菌株23株,检出率为10.8%(23/213);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15株(65.2%),大肠埃希菌和阴沟杆菌各3株(13.0%),弗氏柠檬酸杆菌2株(8.7%)。单核苷酸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15株CRKP有2组主要克隆型,均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流行。15株CRKP均属于ST11-K64型,均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2型(β-lactamas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2,blaKPC-2)基因;12株CRKP携带毒力基因黏液表型调控基因2型(regulator of mucoid phenotype gene A2, rmpA2)、iucABCD。结论住院患者中肠道定植CRE的检出率较高,以ST11-K64型CRKP为主,CRKP菌株兼具多重耐药性和毒力特征,有医院传播风险。

  • 标签: 分子流行病学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主动筛查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目的:分析MicroflexTMMALDI-TOF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选择500株杆菌科质控菌株与临床分离菌株作为检测标本,分别进行MicroflexTMMALDI-TOFMS与Vitek2Compact菌株鉴定,对两组方案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MicroflexTMMALDI-TOFMS对细菌种、属的鉴定率分别为97.00%(485/500)与3.00%(15/500),Vitek2Compact对细胞种、群、属的鉴定率分别为83.20%(416/500)、14.20%(71/500)、2.60%(13/500),比较两组方式的鉴定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杆菌科细胞采取MicroflexTMMALDI-TOFMS鉴定方式的符合率明显高于Vitek2Compact鉴定方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等优势,建议在医学微生物检验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微生物检测 肠杆菌科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