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临床路径对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卫生经济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的12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诊疗管理,试验组按临床路径指示对患者进行诊疗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并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C/E)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C/E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住院患者 临床路径 卫生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医治7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平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7),及实施系统护理的研究组(n=37),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缓解时间,探讨系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7.30%、腹泻缓解时间(3.61±1.43)天、发热缓解时间(2.28±0.66)天、脱水缓解时间(2.15±1.21)天均优于参照组,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系统护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系统护理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症状缓解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06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国产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ALT和HBV-DNA水平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LT和HBV-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其药物安全性好,早期抗病毒疗效好,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国产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抗病毒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于宫颈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前来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患者行HR-HPV和TCT检测。结果HR-HPV检测的敏感性(94.62%)和特异性(65.83%)均高于TCT检测(67.88%)、(40%),且P<0.05;结论将HR-HPV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作为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病毒性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n=30)与对照组(常规西医,n=3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性病毒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银黄清肺胶囊对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1日龄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黄清肺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百蕊胶囊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个组动物经鼻腔接种甲型流感病毒,连续3d,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炎模型。除了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造模当日开始每日灌胃给予银黄清肺胶囊药液(100、200和400mg·kg^-1)或百蕊胶囊药液(600mg·kg^-1),每日1次,连续7d。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鼻流感病毒感染的模型组动物饮食进水量显著减少,活动量减少,精神状态差,呼吸频率加快,肺组织灌流液中FGF2含量增加,肺组织中FGF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银黄清肺胶囊(400和200mg·kg-1)能显著改善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动物的一般情况,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增加肺组织灌流液中FGF2含量和上调肺组织FGFR1蛋白表达。结论银黄清肺胶囊对幼龄大鼠流感病毒肺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肺组织中FGF2/FGFR1通路有关。

  • 标签: 银黄清肺胶囊 流感病毒 肺炎 幼龄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HBsAg、HBsAg以及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较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恩替卡韦 胸腺五肽 慢性乙肝抗病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共计44例,根据患儿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儿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患儿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增加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情况,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营养心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病毒性角膜炎中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炎琥宁治疗的效果。方法参考不同用药方式将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以及收治的44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22例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的患者,实验组纳入22例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炎琥宁治疗的患者,对比观察两组组间对比数据。结果研究显示,实验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荧光素染色转阴时间、畏光与疼痛缓解时间、角膜损伤愈合时间、干涩不适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计算值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展现显著数据参比意义。结论将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炎琥宁治疗应用在病毒性角膜炎中具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存在。

  • 标签: 更昔洛韦 炎琥宁 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癫痫的临床表现,并评价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在恢复期是否发生癫痫,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3例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恢复期癫痫,对照组患儿则未见发作,记录所有患儿的EEG异常、HSV-1IgG(+)和脑水肿例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EEG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HSV-1IgG(+)例数对照组高于实验组,脑水肿例数对照组也低于实验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EEG异常、HSV-1IgG(+)和脑水肿会对患儿的恢复期癫痫病症造成一定的影响,会提高患儿恢复期,癫痫症状的发生率,对于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类患儿应当在临床治疗时加强看护力度,以保证患儿的康复。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恢复期癫痫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成人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每日两次口服,连续5天,统计结果,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成人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司他韦 病毒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药物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的患者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值情况,药物使用名称,联合使用等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统计相关的治疗效果。结果VPA,CBZ,TPM,CNZ,LEV,PB治疗总有效率较比PHT、LTG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脑炎是引发癫痫疾病发生危险因素,临床对于其治疗中左乙拉西坦(LEV)治疗效果较好,长期治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继发性癫痫 临床特点 药物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完全依从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62.50%VS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护理干预 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株PV-2061株的病毒滴度,并将检测结果与小鼠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两名实验人员分别检测相同样品3次,比较两种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度。结果显示,免疫荧光法测得的结果与小鼠法结果趋势相同;重复性实验中,免疫荧光法的变异系数更低,表明重复性更好。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不孕不育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不育CMV感染妇女共计6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CYTOTECT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更替洛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转阴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更替洛韦 不孕不育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胆红素是反映肝功能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直接预示着病情的轻重,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是病毒性肝炎临床发病过程当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由于黄疸持续时间长,以及治疗后消退不满意,加之在确定病型、判断病情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为临床医生所关注。刘铁军教授崇于下法,将中医下法与现代医学胆红素“肠肝循环”理论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之中,疗效显著。

  • 标签: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中医下法 大黄 临床经验 刘铁军教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护理管理在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16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7.5%,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健康保障,护理价值高。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脑炎 风险护理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传染科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3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PreS1阳性率为61.9%,HBV-DNA阳性率为73.02%,HBeAg阳性率为63.49。组间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清中HBV-DNA含量的提高,PreS1阳性率会随之增长,且同等情况下高于HBeAg阳性率。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表示乙肝病毒较为活跃,并开始复制,而且其阳性率与病毒量呈正增长,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肝损伤的重点标志,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