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员工起诉小贾于2006年7月3日入职某网络公司,双方于2007年12月17日签订了2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小贾的岗位为信息部主任,工资标准参照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并将公司岗位职责及员工手册作为合同的附件。员工手册中规定,公司员工连续旷工10个工作日,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 标签: 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 网络公司 仲裁 纠纷 员工手册
  • 简介:2017年1月1日,《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明确,七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进行社会公布,包括克扣、无故拖欠劳动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者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情节严重的;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节严重的;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 标签: 违法行为 劳动保障 社会保险费 情节严重 劳动报酬 数额较大
  • 简介:摘要本文就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劳动保障城乡统筹体系作了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 标签: 劳动保障 城乡统筹 体系
  • 简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综述 非农产业 宏观经济环境 工业化
  • 简介:摘要妇女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处于被动地位,而妇女的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内容之一,是其众多权利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利。因此,保护妇女劳动权益是妇女权益得到保护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立法及政策法规都对妇女的劳动权给予了法律保护,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就业方式的变化,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因此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

  • 标签: 职工 劳动权 对策
  • 简介:摘要院资源型城市劳动力的转移是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淮南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也面临劳动力转移这一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探讨淮南市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 简介:劳动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贝魄£物。”意思是“和”能够团结统一力量,从而变得强大,战胜万物。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工程。随着法治社会的推动,企业员工维权意识增强,集团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导致传统劳动关系矛盾不断突显,新型劳动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讨论热度在企业管理中不断提高。

  • 标签: 企业劳动关系 和谐机制 国有 维护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
  • 作者: 何川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2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11-21
  • 出处:《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11期
  • 机构:    作者简介:何川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目前,中国劳动关系的对立和冲突的现状已让人触目心惊现状,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构建长期化的和谐劳动关系是解决中国劳动关系的必经之路,心理契约本就是劳动关系的另一面,心理契约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同时企业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的构建和沟通的作用。  
  • 简介:人为什么要工作?这实际上巳成日本青年一代的普遍困惑,也困扰着日本的企业界,被业界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几乎所有的书,都在围绕这一困惑展开。

  • 标签: 稻盛和夫 劳动价值观 青年一代 日本 企业界
  • 简介:劳动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学界主要从劳动关系的内涵、冲突表现形式、失衡的原因、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路径等方面对其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如基本概念理解不清、研究方法不得当、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学界应该立足科学的理论前提,运用适宜的研究方法,对国外和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形成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局面。

  • 标签: 劳动关系 中国特色 政府 工会 企业
  • 简介:摘要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50多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教育与挽救违法分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劳动教养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浮出台面,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拟从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其改革的有效、正确途径,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提出浅薄见解。

  • 标签: 劳动教养制度 现状与改革
  • 简介:2009年,公司工会根据“学先进、强管理、扭困境、促发展、聚人心”的总体思路和“学习先进.强化管理年”活动的总体部署,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减少非计划停车和提高技术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联合生产部等有关职能部门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增收节支,建功立业”竞赛活动。

  • 标签: 企业竞争力 劳动竞赛 技术经济指标 强化管理 2009年 增收节支
  • 简介:建立和协的劳动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从维护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围绕经济.立足项目.提高效益.使“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成为大家的共同信念。在具体方法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组织关系、员工关系.实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企业的全部工作中

  • 标签: 劳动关系 企业 员工利益 劳资关系 核心竞争力
  • 简介:摘要传统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两种形式。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模式进行了超标准劳动关系的规范,使得用工单位在采用这种用工模式时,存在了巨大的劳动用工风险,承担超标准劳动关系的劳动管理义务。因此、基于对《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诸多法律规定的梳理,提出企业在采用这种用工方式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企业应探索采用外包这一新的劳动用工模式。

  • 标签: 非标准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 劳动用工 外包 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