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对职业教育改革趋势及市场需求,护理专业需要革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文章结合妇产科护理教学情况,探讨新的教育环境下护理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提高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专业教学与人才专业培养质量。

  • 标签: 高职护理 专业课 护士资格考试
  • 简介:摘要探索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实现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培养21世纪需求的知识型、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人际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教学相长,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高等职业教育 妇产科护理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仿真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实施的效果。方法 将采用仿真模拟技术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设为实验组,传统教学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理论和技能成绩以及组织实验组进行仿真模拟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仿真模拟系统 妇产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名河北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生进行分组研究,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成绩考核来评价相应教学模式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学习通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超星平台 翻转课堂 妇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联合SP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见习课中的应用。方法:在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取我院2020级护理见习班学生30名,妇产科护理见习课随机分成2组,学号单号为对照组15人,学号双号为实验组15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SP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分组收集病史资料,最后归纳总结。对学生的理论考试、OSCE考核、学生问卷及授课老师综合评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评价教学效果差别无异,实验组OSCE考核成绩较高,综合能力评价分数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整体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联合SP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问卷反馈、理论及技能考核来评估教学效果。表明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可以优势互补、可行性强、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 标签: PBL SP教学模式 妇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近两年来的中职妇产科护理教育层次正在不断提高,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加深。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首先就要保证具有先进的医疗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提高教育信息化进程,在妇产科护理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 标签: 现代教育技术中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教育
  • 简介:摘要: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尤其是妇产科,担负着产妇和婴儿的安全,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要让学生明白,要做到熟练,就必须要注重技术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反复的、准确的练习,这样才能在临床工作中,降低产妇的疼痛,降低手术的事故。在护理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树立整体护理理念,以适应妇女的健康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国家医疗卫生专业的主要地方,但目前高职教育仍有主客观两方面的缺陷,有待改进。

  • 标签: 中职院校 妇产科 护理学 实验教学 对策
  • 简介:摘要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选择中医药有独特优势的病种,通过制作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入《妇产科护理》的科普视频,融入中医药文化教育,可提高教学效果,并让学生积累中医药文化知识。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校协作开展的妇产科护理"云见习"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为开展在线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院2018级1、2班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6月对其进行为期1周的妇产科护理"云见习"。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云见习"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3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0%。结果135名学生对"云见习"的总体评价为满意、目标完成、有帮助;137名学生对学院教师和临床教师的总体评价为满意、目标完成、有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安排的满意程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线上操作视频介绍、线上操作直播、线上病房环境介绍、线上EXCEL提问老师集中答疑、线上PPT讲课、线上病历讨论、线下发放资料课前自学、线上小组病例汇报、线上小组问诊。结论院校合作顺利完成护理本科生妇产科护理"云见习"教学工作,学生对"云见习"满意,教学目标完成。

  • 标签: 学生,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在线教学 云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课程进阶式混合教学实践和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4至201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教学改革后的2017至2018级的179名学生为试验组,2014至2016级的234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进阶式混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妇产科护理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中测验、见习病历报告和期末理论考试分别为(72.05±15.15)分、(88.18±15.12)分和(73.61±12.37)分,高于对照组的(62.85±12.52)分、(84.26±9.74)分和(63.53±11.3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为(85.35±13.81)分,低于对照组的(91.17±7.4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P<0.001)。81.7%(85/104)的试验组学生认为进阶式混合教学有助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选择性地学习,80.8%(84/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对课程的满意度,77.9%(81/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趣味性。结论思政视域下进阶式混合教学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可以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学 混合教学 思政教育 教学评价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考试课。学生已学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比如《护理概论》《护理管理》《护理心理》等课程。“课程思政”是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将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同步同行,恰当的结合,使培养的学生既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不乏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情操。

  • 标签: 妇产科护理学 核心课程 课程思政 课堂教学 有机统一
  • 简介:摘要:自从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医疗行业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全面进入新时代发展时期。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以妇产科方面为例,产妇和其家属对医院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为产妇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就需要注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本文便以此为研究背景对问题导向法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将问题导向法有效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期望能够激发实习护士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护理能力。

  • 标签: 问题导向法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建设优质的仿真教学案例库是妇产科护理改革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案例库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总结,旨在促进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并积极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 标签: 仿真情景模拟案例 妇产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 《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和特点,决定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妇产科护理教育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在信息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难以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需求,而引入更具效果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其中,“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基于探究学习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教学范式,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本文将以《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为例,探索在医学教育领域中采用“5E”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价值。通过深入研究“5E”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我们将探讨如何充分结合信息智能化的优势,将学生置于探究和互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在不断变化的教育背景下,本文旨在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启示,探索更具效果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信息智能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 标签: 信息智能化 “5E”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境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校妇产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结合成绩测验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该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效果。结果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完成了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后,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对该教学模式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接受程度较好,最终的测验结果也表面学生们通过该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掌握了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的内容。整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情境教学在妇产科护理专业的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成效。

  • 标签: 情境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 妊娠期孕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学生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理论知识自我总结能力评分;专业课程学习中,会阴清洗、宫颈上药、母乳喂养、产前检查的专业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