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低能是对飞机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本文首先利用2012~2021年长白山机场<1500m、<1000m、<800m低能天气资料对本场低能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阐述了长白山机场低能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机场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长白山机场 低能见度天气 飞行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 利用桂林两江机场1997-2016年20年逐时的能见、天气现象、气温、场面气压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对桂林两江机场能见特征及气象要素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林两江机场平均能见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全年能见变化分为2个阶段:1月至7月属于上升阶段;7月至12月开始逐步下降。各级能见出现频率的年际变化均不大,出现的频率随季节的变化较大,夏秋季节出现频率较低,而冬春季节较高。出现频率有明显的日变化,即00时之后降低,08时之后增高,峰值均出现在19至20时。能见低于1000米的出现日数与年平均气温和累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呈现反相关,与年平均场面气压、年平均相对湿度均呈现正相关。影响能见的天气现象主要是雾和雨。

  • 标签: 气象学 航空气象 能见度 桂林两江机场 气象要素
  • 简介:摘要: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让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成果,而民用航空业自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迎来了发展契机,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其便利的出行体验和更加安全的出一张方式。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在低能气象条件下,是否能够做好进近管制区运行管理,直接决定了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质量,本文就根据实际经验,在简单进行低能天气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低能时进近管制区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低能见度 进近管制区 运行安全
  • 简介:运用河北省境内103套交通气象监测站逐分钟的能见气象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台站自动站和人工观测资料,探讨了能见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检查方法。归纳出3类能见监测数据的质量问题,提出允许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人为识别法等几种可用于能见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检查方法,同时给出了雾和强降雨造成的低能数据质量检查和控制指标。

  • 标签: 能见度 气象监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应用神农架机场 5 年(2015-2019)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机场低能天气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神农架机场一年内月有数月都存在时长不等的大雾天气,有天气系统导致的,也有局地生成或山下的云抬升而产生的,比较难预报,只能根据经验大致总结出季节变化的笼统特点。因此对于神农架机场来说,夏季把航班安排在中午之前,冬季把航班安排在中午或下午,就可尽量减少因低能影响而导致不正常航班的架次,合理调整航班时间,就可以做到优化航空公司的资源配置,并能尽可能的减少旅客因天气原因影响而耽误了行程,对机场工作人员来说做到让旅客方便的出行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 标签: 神农架机场 能见度 能见度地方性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利用桂林两江机场2001-2020年20年逐时的能见和跑道视程气象观测资料,对桂林两江机场低能特征和低跑道视程特征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林机场近2O年逐年的低能及低跑道视程时次出现次数均呈减少趋势,可将2001-2011年称为 “高频年”,2012-2020年则为“低频年”。逐月低能及低跑道视程时次均在3月出现最多,12月至次年4月为 “高频月”,5-11月则为“低频月”。逐月低能和低跑道视程时次的平均次数在高频年与低频年同样具有明显差异,两者年平均差值分别为59.2%和68.6%。逐时低能及低跑道视程均集中出现于23:O0-次日09:OO之间,为“高频时段”,这与辐射雾天气在夜间多发、清晨消散的时间特征较为一致。桂林机场逐年、逐月、逐时的低能与低跑道视程时次发生次数均具有高度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 标签: 桂林两江机场 能见度 跑道视程 皮尔逊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利用本场自动观测系统输出的十分钟平均风速(WS10A)和实时温度(T)、露点(Td)数据,结合三亚2014年-2022年1-2月月总簿天气纪要栏的天气演变记录,计算和统计出低能发生时段的风速(WS10A)和温度露点差(T- Td)数值区间,再取低能天气发生前一小时与结束后一小时的数据绘制变化趋势图,从而得到三亚机场1-2月低能过程的风速和温度露点差要素特征。

  • 标签: 低能见度 小雨 轻雾 风速 温度露点差
  • 简介:摘要低能天气是影响航班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严重威胁到机场航班起飞着陆安全,同时还会增加目视飞行时的难度。本文首先利用郑州机场2016-2018年的能见气候观测相关资料,对郑州机场能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实例阐述了低能天气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 标签: 郑州机场 能见度 变化特征 飞机飞行 影响
  • 简介:摘要: 本文利用太平国际机场2012至2021年逐时气象数据,对本场主导能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 近10年来,主导能见呈春夏季高、秋冬季低,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呈明显的“U”型,日间较差,夜间较好;2) 主导能见小于1800 m发生频率为5.5%,多出现在冬季,夏季较少出现低能。午后易出现低能,傍晚出现低能次数较少;3) 在本场风向不定和吹南风时易出现低能,而吹北风时不易出现低能。风速越小,越容易出现低能,且持续时间越久;4) 本场造成低能的天气现象出现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轻雾、烟、降水、冻雾、大雾、霾、扬沙、沙暴。

  • 标签: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主导能见度 变化特征分析
  • 简介:跑道上能见的恶劣与否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低云和雾霾天气的出现是造成部分机场航班运行正常性持续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首先结合民航近年来发生在低能条件下的事故进行简单分析,研究低能条件下发生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以2014-11-7CA4461航班作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对低能条件下航班签派放行的重点和难点做出总结,最后在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减少飞机在低能条件下发生事故的措施。

  • 标签: 低能见度 事故解析 预防措施 签派放行 运行控制
  • 简介:利用2006年8~9月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天津武清区晴天能见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能见与细粒子(PM2.5)、大气污染物和大气相对湿度(R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大气平均能见为6.3km,低于4km的时间段占50%;日变化表现为日出前(北京时间5时)能见最低,约为2.6km,下午15时最高,约为11.1km;不同大气相对湿度下能见与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相关性不同;污染气体浓度与能见呈反相关关系,φ(SO2)、φ(NO2)、φ(NO)、φ(NH3)和φ(CO)越高,能见越低。

  • 标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物
  • 简介: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山西省2009年发生的几场典型雾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2m温度比观测值偏低-2℃左右,相对湿度模拟结果比观测值偏大15%左右,10m的模拟风速比观测值偏大0—2m·S-1。山西省雾的预报指标为20m液态水含量大于等于0.13g·kg。而小于0.60g·kg-1、20-1500m高度大气层存在逆温层、地面风速小于4m·S-1。利用太原测站日平均能见、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污染指数进行拟合建立太原能见预报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订正MM5、CAPPS模式预报误差,给出订正后的能见预报方程并以两次实例对区域及太原雾天能见预报表明,该能见预报模型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能见度 相对湿度 液态水含量 逆温 风速 空气污染指数
  • 简介:摘要:低能天气是影响机场航班安全飞行的主要影响天气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利用2015-2019年鲁西南地区<1500m、<1000m、<800m以及<600m四个级别低能气候观测资料,对鲁西南地区低能特征展开分析,并阐述了低能天气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以供同行共同探究。

  • 标签: 鲁西南地区 能见度特征 航空飞行 影响
  • 简介:本文就新型自动气象站配套的能见仪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日常维护和故障诊断排除加以介绍,为业务人员在维护、检测维修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自动站 能见度仪 维护检修
  • 简介:动视力、能见、车速与安全裴汉杰一、动视力与行车速度人与物体相对静止时,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为静视力(简称视力)。然而,汽车在行驶时,驾驶员观察环境中物体是相对运动的.在相对运动时,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为动视力.静视力好是动视力好的前提,但...

  • 标签: 动视力 能见度 车速 行车安全
  • 简介:大气能见的定义是:在白天的天气状况下,人仅凭肉眼所能看到的远方地平线上标志物的轮廓并将其同天空背景区分开来的最大水平距离。对能见的估测取决于当地的地面标志物和气象条件。夜间能见是可能看见一个中等强度的已知光源的最大距离,

  • 标签: 大气能见度 天气状况 水平距离 气象条件 最大距离 标志物
  • 简介:很多中国文人不喜欢待在家里,往往全国各地到处跑,这个传统从孔子那里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孔子从鲁国出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大致走了八九个国家,比如卫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但其中大多是些弹丸小国,不过瘾,于是有一次他打算西去晋国,却因为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了事,对此《吕氏春秋》有记载日:“孔子将西适晋,见赵鞅,至河而返”。《史记·孔子世家》上说,

  • 标签: 散文写作 能见度 精神 《吕氏春秋》 中国文人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