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王阳明作为独立于正统理学之外的心学主要代表,从朱熹理学“折心与理为二”的反面出发,主张求诸本心、不假外力的认识路线,由此展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从而构筑内向型的认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其思辩个性。同时,这种单纯向内的思路也导致本心能力有限性与客观认识对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使门后学的分化流变成为必然

  • 标签: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内白型认识论 王门后学
  • 简介:若虚的《孟子辨惑》作为金代孟学流传至今的少数作品之一,对了解金代孟学发展状况至关重要。其对《孟子》的解读,包括两大方面。一大方面是从思想角度解读,即:一、针对汉宋诸家对《孟子》的注解进行评论。因为诸家有思想上的汉学、宋学之分,所以若虚的评论有平衡汉宋的特点。二、自己对《孟子》的解读。另一大方面是从文献学角度进行句读、训诂等考辨,并兼论诸家的得失。纵观《孟子辨惑》的内容,若虚以对汉宋诸家注解《孟子》的批评为基础,进而从义理与考辨两个角度阐释他的《孟子》解读观,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孟子》解读风格。

  • 标签: 王若虚 孟子学 汉宋 批评 方法
  • 简介:三大传说承载着雁北地区的乡土文化,是千年来民众的集体记忆,不仅存有汉胡民族交融的历史痕迹,也体现了民众的心理文化变迁。神性的诞生方式、古老庙宇的空间传承以及稳定的雨神职能,是三大信仰体系的组成要素。

  • 标签: 三大王传说 雨神 空间传承
  • 简介:绩的诗歌有疏野高古之气,这是前代很多学者的一个共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称他的诗歌'意境高古''气格遒健'25。因为这种独具一格的诗风,大多数学者认为诗主要学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发隐逸之情26,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仅仅看到诗宗陶的一面未免过于简单。虽然绩歌咏田园生活的诸多作品如《食后》《田家》等确有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旨趣和风格,但是其他如吟咏山水的纪游诗《泛船河上》《题黄颊山壁》和游仙题材的作品却很难说接受了陶渊明的艺术风格;即使是绩的田园诗,其结体、章法、遣词、格律等也不尽与陶诗相同,显示出元嘉山水诗和齐梁诗风的影响。学者兼论了嵇、阮和谢灵运等人对于绩的影响27,还有学者论述了绩田园诗和庾信诗歌之间的演变关系28。这些论述看到了绩诗歌受到陶渊明之外诗歌艺术的影响,但是未能从诗歌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上来考察二者的源流演变,论及的诗作也限于田园诗。实际上,绩诗歌的题材是较为丰富的,大致可以分为田园饮酒、采药游仙和以托物兴寄为主的古意三个方面,其接受前人的诗歌艺术也不是简单的直取某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绩诗歌艺术内在的丰富性。本文主要从诗歌艺术审美内在的规律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绩诗歌的源流,希望能在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中考察其诗歌艺术,也希望抓住诗歌的内在规律,尽量避免因为简化单一的描述而失于浅层的讨论,而不能意识到绩在文学史中的意义。

  • 标签: 王绩 诗歌艺术 风格
  • 简介:《俄狄浦斯》中对话和狂欢建构起来的诗学空间,对古希腊人困兽犹斗的'狂欢式'的抗争精神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试图消解'宿命论'命运观的绝对统治地位,力图使得人的自我主体意识能够与'宿命论'的他者命运绝对论进行对话,使得作为自我主体的人能够与未知他者'兽'进行对话。他们从生命意义层面剥离出抗争的实质,即古希腊人在命运与神权的绝对统治下,勇于颠覆等级制度、颠覆他者权力话语的绝对统治地位、颠覆主宰人主体意识的沉重枷锁。他们以飞蛾扑火式的壮烈精神对人主体意识与独立自由意志进行了大胆的高扬与更新,以求人的自我主体意志和话语权的获取与实现、以求人的自我意识与'宿命论'命运观的对话的实现、以全其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

  • 标签: 《俄狄浦斯王》 对话 狂欢 命运 主体意识
  • 简介:反映华人在海外创业经历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国内开播后颇受青睐。这与编导抓住了国内观众对美国社会缺乏了解的独特心理分不开。因此,一些权威性报刊也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该剧真实再现了美国社会’‘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真有丰富的理性内容和情感内涵’‘具有突出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在此,仅就一些代表性的评述谈谈我的一些想法。该剧虽以美国社会为背景,但真正反映的却是以起明为参照的美国社会。在出国的人流中,各人素质不同,到美国追寻的目标不同,在各人眼中反映出的美国社会也就千差万别。摄像机追寻着起明的视线拍出的美国,无形中也暗示了起明的个人素质,心灵追求及其真实的文化层次。

  • 标签: 王起明 情感内涵 历史感 创业经历 东西方文明 学史
  • 简介:岱舆是回族著名学者,在他的思想中夹有对佛教的批判.简要论述他对佛教"空"、"无"观念、佛性、三世轮回、不杀生和偶像崇拜的批判,并分析他对佛教的批判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思想意义.

  • 标签: 王岱舆 批判 佛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庄蹻滇"传说为西南民族史中之不可回避者,古往今来,讨论之繁,观点之多,至今未得定论①。余学西南古史亦曾多次涉及,而看法数变,莫衷一是。仔细反思,在于不明此故事之流传演变轨迹。于是牵扯于各学者之讨论,混淆于各时代之记载,思考愈多,愈至

  • 标签: 演变轨迹 民族史 《华阳国志》 黔中郡 常璩 太史公
  • 简介:如果我是宁夏西吉县硝河乡的一名村民.也许正在电子扶贫车间组装着以前很少摆弄的计数器、电子表这样的精细玩意儿;如果我是甘肃渭源北寨镇的一名老师.也许正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打开多媒体一体机,枯燥的知识跳动在眼前,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映衬着我的浅浅笑意.

  • 标签: 电子表 计数器 西吉县 多媒体
  • 简介:威廉·杰拉尔德·戈尔丁在其代表作《蝇》中使用大量象征手法来表现“人心黑暗”这一主题。他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邪恶的,所以对人生抱着悲观态度。戈尔丁运用的象征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个体象征和整体象征。个体象征形象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圣经故事,以及西方古典文学作品;整体象征形象也就是通过上下文获得象征意义的形象。这两类象征手法交替运用,起了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达到了神秘性与现实性并存的艺术效果。

  • 标签: 《蝇王》 象征手法 人心黑暗 人性恶
  • 简介:力先生对全面研究词源的首创之功进行肯定性评价的同时,又认为在"初文"方面犯了"拘牵形体"的原则,在声音方面将一些声音并不相近的词勉强系为同源,在意义方面将一些意义相差很远的词勉强加以牵合.重新学习和审视力先生的这些评价,对词源研究和认识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王力 文始 词源
  • 简介:南社社友葆桢的相关诗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社会风貌,也为考订氏生平若干问题提供了材料。其《南洋劝业会杂咏》以诗存史,以杂咏加注的形式,全面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第一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的各项成果,对于考察南社在近代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具有典型意义,应该引起地方文化研究者的重视。

  • 标签: 南社 王葆桢 南洋劝业会 台州文化
  • 简介:随着藩绝嗣等问题的出现,明代统治者以特恩的方式予以解决。但特恩藩数量的激增导致明代宗室危机日益严重。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王室试图通过完善藩继承制度来杜绝特恩。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特恩的发展,但制度的根本缺陷使特恩现象始终成为明代宗室的一大弊端。

  • 标签: 藩王 特恩 继承制度
  • 简介:四十年代以来的叙事诗,大多以叙写劳动人民在历史的大转折时期终于获得自由解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基本主调。李季的《贵与李香香》虽属此类,但却摆脱了单调固定的模式,从而使主题在浓重的作者主观感情的渗透中,显得格外深沉。如果说《九诉苦》、《漳河水》、《赵巧儿》一类的叙事诗还存在着机械配合土改政策的宣传,人物命运的转机被置于相似模式之中的话,那么,《贵与李香香》则是超越了上述诗篇的思想层次。即《贵与李香香》已不是一般地演

  • 标签: 王贵与李香香 王九诉苦 漳河水 四十年代 人物命运 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