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每年的春季都是哮喘的高发季节,而职业哮喘作为哮喘的~种更是不容忽视。职业哮喘是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属职业病范畴。近年来由于合成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职业哮喘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在世界范围内职业哮喘患者仅为哮喘总人数的2%~7%,而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其职业哮喘约占总哮喘患者的15%。随着工业发展,我国职业哮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 标签: 职业性 哮喘 工业发达国家 化学工业 发病率 世界范围
  • 简介:摘要职业鼻炎(occupational rhinitis,OR)是指在先前无症状的个体由于长期暴露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中所导致的鼻炎,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鼻炎。由于OR的患病率日益增高以及导致的社会负担也随之增大,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OR是一种公共卫生问题。但在一般人群中OR的发生率仍然未知。OR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取决于个体的易感性、年龄以及刺激变应原的免疫原性。与其他类型鼻炎一样,如果无法及时确诊而采取不当的治疗措施,则也可以导致与多系统相关的并发症,并给患者和整个医疗系统增加经济负担。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OR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职业暴露 鼻炎,职业性 变应原 鼻激发试验
  • 简介:铅(Ph).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 标签: 铅中毒 职业性 预防 氧化铅 三氧化二铅 四氧化三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基因组学及其他组学技术,如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日益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基础。目前职业噪声听力损失(ONHL)易感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基因组学,而构建精准医疗的未来是当前ONHL研究领域的重点。相比于单一组学的研究,利用多组学分析可以综合地提供ONHL易感性的信息流。本文概述了不同组学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各个组学在疾病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了多组学技术在ONHL易感性研究中应用的可行。通过多组学技术分析,可以更好地引导临床研究对疾病的全面认识。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易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噪声所致高频听力损失与高血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3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无锡市2019年所有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共95 432人),出现高血压为病例组,血压正常者作定义为对照组,根据听力阈值分为非高频听力损失组(<40 dB)和高频听力损失组(≥40 dB)。用单因素统计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高频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用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与工龄的高频听力损失工人患高血压病的风险。结果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工人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高频听力损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后,高频听力损失组高血压患病的风险仍增加(OR=1.062,95%CI=1.007~1.121,P=0.027)。20~39岁与40~59岁年龄组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非高频听力损失者(OR=1.536,95%CI=1.353~1.743;OR=1.179,95%CI=1.111~1.1250,P<0.05);<5年、5~9年、10~14年、15~19年和≥20年工龄组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于非高频听力损失者(OR=1.926,95%CI=1.007~1.121;OR=1.635,95%CI=1.478~1.810;OR=1.312,95% CI=1.167~1.474;OR=1.445,95% CI=1.238~1.686;OR=1.235,95% CI=1.043~1.463,P<0.05)。结论职业噪声引起的高频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患病风险有一定的关系,且不同年龄与工龄高频听力损失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不同。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高血压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职业电焊工尘肺与职业矽肺发病特点及CT影像表现差异。方法 对已诊断的10例职业电焊工尘肺、20例职业矽肺进行诊断年龄、接尘作业工龄,以及CT上结节表现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罹患尘肺病年龄统计学分析P值0.000,两组病例接尘工龄统计学分析P值0.005,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职业电焊工尘肺表现以CT值较低的磨玻璃结节为主,职业矽肺表现以CT值较高的结节为主,两者结节硬度统计学分析P值0.000,对结节最大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0.000,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职业电焊工尘肺与职业矽肺相比具有接尘工龄短、发病年龄小的特点且CT表现硬度和最大CT值具有明显差异。

  • 标签: 矽肺,电焊工尘肺,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于职业尘肺病患者中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2018年3月到2020年6月的60例疑似职业尘肺病患者做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DR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在60例疑似患者中,经临床确诊有40例患者是职业尘肺病,5例患者为叁期、14例患者貮期、21例患者为壹期,10例患者并发胸膜肥厚粘连、18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2例患者并发肺气肿、9例患者并发肺大疱。CT和DR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CT和DR对于并发症的检查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CT和DR的叁期、貮期检出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CT的壹期检出率高于DR(P<0.05)。结论:于职业尘肺病患者的诊断中,多排螺旋CT应用价值比较高,能灵敏检出职业尘肺病和并发症,并能鉴别职业尘肺病的分期。

  • 标签: 职业性尘肺病 多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临床观察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了护士在工作环境中所遭受的各种职业危害,诸如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生理心理及社会危害等等,有针对的提出了减少或消除护士身心健康受摧残的防护措施,诸如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心过度劳累等等,强化了职业安全教育。这样做,既能够增强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意识,又能够调动和提高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性,同时,也能够使大家认识到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

  • 标签: 护士 职业性危害 防护性对策
  • 简介:高温作业环境易引起职业中暑。高温作业有3种类型,即夏季露天作业、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中暑的发生,也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中暑常以头晕脑胀、口渴多汗、全身疲劳、心悸、发烧、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为先兆症状。若不采取措施,则会发生轻症中暑,除先兆症状加重外,还出现面色潮红、大最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 标签: 职业性 中暑 高温作业 预防 急救 作业环境
  • 简介:摘要尘肺病是我国常见的职业病,多见于职业粉尘暴露的人群,但目前发现其也可发生于长期环境粉尘接触的居民,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结果是尘肺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本文报道1例无明确职业暴露史的尘肺患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

  • 标签: 尘肺病 职业病 结节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录2021.12——2023.08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职业哮喘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102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等。结果:发现首发过敏鼻炎症状的68人,首发皮炎13人;终末共患:职业哮喘伴鼻炎89人,职业哮喘伴皮炎35人,三者共患28人。-结论:职业哮喘患者可以伴有鼻炎及皮炎,可序贯或重叠;积极防治,可控。

  • 标签: 职业性哮喘 鼻炎 皮炎 序贯 重叠
  • 简介:摘要GBZ 112-2017《职业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发布实施替代GBZ 112-2002《职业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本文就标准修订的意义、相关背景情况、重要指标的修订依据进行解析,分别就诊断基本原则、诊断依据、剂量评估原则以及处理原则的确定予以详细说明。并对标准实行中某些问题提出建议,减少标准使用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和疑虑。

  • 标签: 职业病 放射学 诊断 归因诊断 放射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申请职业放射肿瘤诊断的3例白血病进行诊断情况分析。方法回顾分析3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史、患病史及病因概率PC值(probability of causation)计算资料。结果2例患者经计算得到95%可信限上限的PC值>50%,诊断职业放射肿瘤。1例患者95%可信限上限PC值<50%,诊断为非职业放射肿瘤。结论病因概率分析对职业放射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放射工作人员需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 标签: 职业病 放射性肿瘤 白血病 病因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职业听力损失(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ONIHL)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文献分析,揭示研究主题特征并确定其研究热点。方法于2020年12月,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ONIHL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1971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Bicomb 2.03软件进行主题提取,对发表年代、发表国家、杂志来源、主题词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 473篇,1971至1980年文献发表数量为66篇,2011至2020年文献发表数量为628篇。文献发表数量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文献发表数量占比分别为31.5%(464/1 473)、11.5%(171/1 473)和6.2%(91/1 473);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为主;重点行业为:军人、采矿业、冶炼业、建筑业;主题词主要包括:基因多态、心理疾患、标准与法规。结论ONIHL研究重点关注易感基因、心理疾患、心血管疾病以及风险评估,为职业噪声相关主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