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20世纪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为新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留下的不仅仅是《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大量优秀作品,其精神品格和学术思想更值得后世敬仰。其中,"贺绿汀精神"已经成为锻造刚性人格、

  • 标签: 贺绿汀 音乐教育观 国民 《牧童短笛》 《游击队歌》 精神品格
  • 简介:2018年9月11日,评书大师单田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回首往昔,先生一生坎坷,却又乐观向上,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作为跟先生合作了24年的伙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先生的晚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单田芳出生于1934年12月17日,按先生之前所说,家里本没计划让他进入曲艺行,而是去读大学。

  • 标签: 晚年 1934年 乐观向上 负责任
  • 简介:1984年10月14日至24日,荷兰籍华裔大提琴家林克明先生及其夫人,在我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讲学及演出活动。林克明先生现任荷兰广播乐团第一首席。在此以前,他曾任荷兰国家交响乐团副首席,经常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林先生是一位在大提琴方面有较高造诣的音乐家,他在演奏和教学方面,均有不少可贵的经验。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二年,他曾两次来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进行演出和讲学,所到之处,博得好评。

  • 标签: 大提琴家 林克明 中弓 运弓 分弓 一九
  • 简介:白·雪·生·小·传白雪生,锦州市文联原主席、党组书记,国家一级作家。现任辽宁省剧协副主席、锦州市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洲欢聚》《雕像》《我在爱里过家家》《我的中国红》《因为我美丽的燃烧》《梦里丁香》等;连续广播剧《追寻绿洲》;电视评书《辽沈战役》;大型歌舞诗《大辽西》;话剧《张鸣岐》等。

  • 标签: 歌词 白雪 鉴赏 唯美 《辽沈战役》 党组书记
  • 简介:王云杉:您能否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历程?席华:1999年,在桂林进行城市大拆迁之后,我开始从事当代艺术创作。我之前有过国画、水墨画方面的创作尝试。1999年以后,我渐渐感受到,国画不太符合自己的心理状态。创作不仅涉及到艺术技巧方面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艺术家应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我没有生活在古代,

  • 标签: 艺术园地 云杉 艺术技巧 艺术修养 华先生 大拆迁
  • 简介:<正>阅过朿文寿先生《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一文(原文载《戏曲研究》第64辑),频生疑窦。提出以下意见,与束文寿先生商榷。一偏题走调:名为京剧探源,实证陕西二黄众所周知,京剧是个多声腔剧种,除了西皮、二黄之外,它还有吹

  • 标签: 严长明 胡琴腔 西安乱弹 高朗亭 同州梆子 徽班
  • 简介:胡忌先生在其自存本《宋金杂剧考》的《自序》第五页(最后一页)背面记有关于《水云村稿》的读书札记一则,全文如下.

  • 标签: 读书札记 《自序》 宋金杂剧
  • 简介:厉慧良先生在为我导演《截江夺斗》的过程中,从文本编排、程式表演、场面调度、日常练功与内心启发等诸多方面着眼,使剧本更适于表演、唱念更贴近人物。指导演员通过内心戏、脸上戏和眼神运用提高表演功力,大大提升了戏的舞台表现力和观赏价值。既有传统戏的格局,又有创新的人物处理和动作设计;人物内心情感的准确把握,增强了人物的合理性与艺术性。在艺术观的体现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上对后学多有启发。

  • 标签: 京剧《截江夺斗》 厉慧良
  • 简介:读了李颢阳先生《简评郑京和唱片一二》的文章后,我感到文中的许多观点让人实难苟同,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郑京和的一些看法。就郑京和现在的状况而言,她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站在小提琴世界顶峰的大师,包括帕尔曼、朱克曼。至于拉宾,就算他活到现在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如李颢阳先生所说的“当代世界第一小提琴家”,因为就其技巧而言,拉宾可以称得上无懈

  • 标签: 郑京和 大师 帕尔曼 小提琴家 商榷 观点
  • 简介:编者按:李有行先生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四川省立艺专"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今年适逢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特邀四川美术学院前院长范朴先生撰写此文,以资表达我们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 标签: 先生 四川美术学院 良师 怀念 风范 四川音乐学院
  • 简介:承吴赣伯先生下询有关潮州二弦、胡弦、提胡、瑶琴、潮州稳、琵琶劲套、南派琵琶特点、潮州音乐名家等有关问题,因此这此问题也系其他许多研究潮州音乐学者的工人问题,故在学报作答。

  • 标签: 潮州二弦 胡弦 吴赣伯 民间音学研究 潮州音乐
  • 简介:(一)家庭出身(二)童年和少年时代(1893~1911)(三)留学德国的年代(1912~1922)(四)大革命时期(1922~1929)(五)在上海乐坛和航空公司的年代(1929~1937)(六)抗战年间(1937~1945)(七)抗战胜利后走上讲坛(1945~1949)(八)重返上海讲坛(1949~1952)(九)在南京的岁月(1952~1957)(十)退休于苏州、病逝于上海(1957~1959)(一)家庭出身1893年农历4月26日,廖尚果先生出生于惠州府城秀水湖畔.廖宅早在康熙年间,已为廖贞而挂上"进士第"的扁额.此扁额直到抗战前仍挂在廖宅门墙上,抗战期间才被日寇飞机炸毁.

  • 标签: 廖尚果 生平事迹 工作业绩 中国 音乐事业
  • 简介:2001年第三、四期发表了王秉义的(以下简称王文).本文不同意王文为籥下的结论--匏类、多管笙属乐器;应为竹类、单管、无吹孔、多音孔、斜吹边棱乐器.

  • 标签: 单管 多管 王秉义 古代乐器 中国
  • 简介:一代戏剧大师吴祖光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他曾是中国戏曲学校(现中国戏曲学院)的一名创作员。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吴先生与我在那段特殊时期的相识、相知、施教的情景,他对我许多“直接式”的谆谆教导,对我做人、做艺、做学问的启迪与影响,言犹在耳,历历在目。

  • 标签: 吴祖光 戏剧家 中国戏曲学校 《武则天》 戏剧创作 人物塑造
  • 简介:我是1928年农历11月24号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县,按照在单位填写的档案记录,我是1929年的,因为当时不太在意,所以一直是按1929年填。后来,还是碰到我的小叔叔说起,他和我的年龄刚好相差10岁,这样一推算,才确认了我的出生年份。而那时都已经退休了。

  • 标签: 音乐人生 实录 采访 档案记录 广东省
  • 简介:在姜妙香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我接到了中国戏曲学院黄定同志的来信。信中说,他整理的《姜妙香戏曲散论》全部文稿即将付印,希望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读罢这封信又读了这本书的部分文稿,我很感动。黄定同志是姜先生的学生,又曾在姜先生晚年为老师作艺术记录,现在编成这本书,集中地介绍姜先生的德和艺,使之“长把光芒照后贤”,这实在是他纪念老师的一个最好的实际行动。至于我,也觉得写

  • 标签: 姜妙香 黄定 中国戏曲学院 蔡正仁 奇双会 专业演员
  • 简介:本文介绍了杨荫浏佚文的发现经过,并对杨先生学贯中西的学识给予历史评价。

  • 标签: 杨荫浏
  • 简介:杨荫浏先生沐浴着中华民族科学启蒙时期的时代精神,开始了他的学术人生。西方近代科学0实证的思维方式内化为他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集中表现为杨先生学术思想中的注重“实验论证”、注重“在细节上把握研究对象”以及充分、精采地运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中的注重“实验论证”、注重“在细节上把握研究对象”以及充分、精彩地运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法则。分的学术思维中的某些偏颇,则表现出对出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实证

  • 标签: 杨荫浏 学术思想 科学精神 归纳 演绎
  • 简介:2003年9月,王建中先生平淡而又愉快地度过了70寿诞,本可以在成就与荣誉中颐养天年,但他仍不辍笔耕,沉浸于对浩瀚、神奇的音乐海洋的探索与追求中,继续着他与音乐的缘分。继2002年5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举办的“王建中作品专场音乐会”之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厅又于2003年10月联合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这是深厚的喜爱,这是难忘的回忆,这是新的企盼。早在2003年4月,为撰写《王建中钢琴作品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我请求拜访王先生先生不顾彼时正值“非典”肆虐高峰期,欣然同意我飞赴上海,给予我直接的指导和教诲。回兰州后我整理谈话记录,一方面深感荻益良深,同时读来又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请求再次拜见,先生又慨然允诺,我遂于10月再次赴沪访谈。此刻我不禁又回忆起见证并亲身融入了新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程的王建中先生对中国钢琴音乐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理解,老前辈虽已入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谈兴颇浓……

  • 标签: 王建中 人物访谈 音乐会 钢琴家 艺术生涯 演奏技法
  • 简介:笔者拜读了发表在1997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一篇题为《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的文章(作者肖黎声)。笔者读了又读,看了又看,百思不得其解。因不甘寂寞,故冒昧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以求教于肖先生与天下同仁。从肖先生的文章看,全文贯...

  • 标签: 以字行腔 意大利美声唱法 人文价值 “字正腔圆” 民族唱法 歌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