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脑电图结果分析,发现阳性率为45.8%,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阳性率为64.3%。因此,脑电图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脑部损害上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对狼疮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脑电图 狼疮性脑病
  • 简介: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教育人才观,也是科学的教育观.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 标签: 生理学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 简介:益智药(nootropics)是一类能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力的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益智药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皮层,具有选择性激活、保护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特性.益智药与精神抑制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精神兴奋药和致幻剂等精神药物均不同,它是通过对脑细胞中生物能量代谢(如葡萄糖、ATP、蛋白质、RNA、类脂等)的同化作用,改善与精神行为有关的脑整合机制,如记忆、学习、回答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同于精神兴奋药,无中枢兴奋作用.益智药的作用也不象精神兴奋药物那样只有短暂的中枢兴奋作用,而是一种持久的代谢促进作用,当神经细胞代谢因缺O2、中毒、创伤等紊乱时,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大量研究认为谷氨酸是参与记忆过程的主要神经递质,由于它能协调各种受体功能,从而产生记忆和神经保护作用[1](见表1).

  • 标签: 脑损伤 脑缺氧 老年性痴呆 益智药 奥拉西坦 药理
  • 简介:本文采用开放试验,选用本院门诊、住院患轻、中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人1011例(男性423例,女性588例,平均年龄44.7±10.6)。根据病情用氟氯西林0.25g或0.50g(0.25g/片),po,tid,5d,服药前不做皮试。结果: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无一例发生过敏性休克;总有效率93.17%。结论:排除已知青霉素过敏者患过敏性疾病和过敏体质者,免做青霉素皮试口服氟氯西林胶囊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氟氯西林 临床疗效观察 安全性 临床药理 过敏性休克 胶囊
  • 简介:例1,男,13岁。发作性眩晕1年,每次发作先嗅到一种怪味,开始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历时1—2分钟。间歇期正常。发作间隔1周1次,有时1日3—4次。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两颞中高幅尖波,棘波散在。每日服卡马西平300毫克,发作性眩晕消尖,脑电图恢夏正常。例2,女,15岁。93年9月一天突发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而跌倒,

  • 标签: 眩晕型癫痫 发作性眩晕 临床脑电图 卡马西平 嗅觉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临床药理学是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对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是药物治疗学的基础,而从新药研究的角度看,则是新药评价的最后阶段.医学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疗技术人,目前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尚未开设此课程.

  • 标签: 医学 本科生 临床药理学 教学
  • 简介:脑诱发电位是相对脑自发电位(EEG)而言。诱发电位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感受器),给予适宜刺激,在该传导系统(包括中枢和周围)的相应部位,可检出的与刺激有锁时关系的电反应。因此,各种诱发电位有其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因此,诱发电位的提取目前主要依赖于平均迭加技

  • 标签: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解剖生理 痛觉诱发电位 腰髓电位 远场电位 正中神经
  • 简介:具有心室长间歇的患者的自然病史和安置永久起搏器的指征,目前仍是一个在争论的问题。为了检验这个问题,本文复习了1990至1993年间463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发现有1.5秒以上心室长间歇者共21例,男19例女2例,平均长间歇时限为2.1秒;其心电图改变依次为ST—T改变12例,窦性停搏8例,心房纤颤伴长间歇3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21例中仅2例有头晕,而且晕厥与长间歇有关;有1例患者安置了永久起搏器。全部患者经随访均存活。因此可认为1.5秒以上心室停搏并不少见,这些长间歇多为无症状性的,长间歇的存在不一定指示予后不良,对那些无症状的患者也不需要安置起搏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间歇 起搏器
  • 简介:本文报告了防治脑缺血引起心肌缺血的临床及心电图研究。介绍了四组治疗方法和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其中稀释配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最高,为83.7%。此法高于文献报告的有效率。文章提出稀释十高压氧疗法是治疗脑缺血引起心肌缺血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并对心电图变化特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脑缺血 心肌缺血 防治 心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地形图特点及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收治资料齐全以儿童为主的53例病毒性脑炎进行BEAM首次描记及追踪观察。结果:53例中轻度异常17例(32%)中度异常24例(45%),重度异常12例(23%)。发病3~5天内阳性率57%,6~8天阳性率88%。BEAM首次描记时间在一周后阳性率及异常程度最高。结论:病毒性脑炎BEAM改变总体表现以广泛不规则高功率0频带为主,混有部分高功率6及杂乱波为主。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我们于1990~1992年将脑电地形图应用于儿科临床,并对其实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本组102例,其年龄为新生儿期~14岁。疾病包括:癫痫27例,血管性头痛15例,病毒性脑炎1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精神发育迟缓9例,脑外伤后遗症4例,脑发育不全6例,其他13例。对上述疾病的脑电地形图表现作了分析,并对其中67例同时作脑CT,37例同时作脑电图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提出脑电地形图可客观地反映,直观地显示患者各种病变脑电活动变化,其不仅可提示病变的性质而且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因此在儿科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儿科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肌电图与诱发电位改变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EEG及EMG/诱发电位改变进行分析。结果:38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EEG异常27例(71.1%),BAEP异常28例(73.6%),EMG检查综合判断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应用电生理检测能全面反映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慢性损害,为临床提供客观指标。

  • 标签: 慢性酒精中毒 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
  • 简介: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自发现开始,其广泛而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是近十年来被深入研究的小分子化合物,为目前所知最强的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生物作用极其广泛,与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吸收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正常生理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一氧化氮 血管舒张因子 收缩因子 生物作用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信息技术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GLP管理思想,保证产生的研究资料全息性,真实、完整、可靠,不易消除,可追朔性和多重关联性,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药物非临床研究过程和研究资料的证据价值,也可独立进行资料的证据性校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优越性.

  • 标签: GLP 信息系统 美FDA ICH 非临床研究 计算机信息
  • 简介: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具有无创、价格低廉、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评估。本文对TCD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病 微栓子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失张力发作病人的临床与EEG特征.方法:对符合失张力发作分型的7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长程VEEG监测.结果:7例患者均儿童起病,以突然短暂全身肌张力丧失伴意识不清为唯一临床表现,不伴智能损害及其它类型的癫癎发作,发作期EEG:4例呈全导2~2.5Hz棘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3例为广泛快节律.发作间期EEG及MRI均正常.结论:该7例仅表现为失张力发作的患者临床特点有别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Doose综合征.长程视频脑电图(Long-term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LTVEEG)对失张力发作患者的监测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此7例病例可否独立诊断为“失张力性癫癎”或“失张力性癫癎综合症”,值得探讨.

  • 标签: 癫癎 失张力发作 长程视频脑电图(LTVEEG) 监测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诊断尿毒症血透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分别进行ECG与DCG检查,另外对28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DCG检查,分析比较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同时比较尿毒症血透患者、健康体检者DCG中HRV观察指标。结果:尿毒症患者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常规心电图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P〈0.05);尿毒症患者HRV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动态心电图能够准确了解尿毒症患者心脏状态,对临床尿毒症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心脏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