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氮平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BEHAVE-AD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BEHAVE-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乏力、肝功异常、嗜睡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失眠、激惹、锥体外系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同时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临床症状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450例不伴有攻击行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伴有攻击行为。分析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量表评估结果以及容易诱发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总结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中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5%(150/600)。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在去院后的10天左右以内为攻击行为的高发阶段。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发病前多数存在性格暴躁等不良的性格表现,并且存在主动攻击的行为史。此外,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的BPRS评分、思维障碍评分以及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均显著好对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治疗措施能够大大的降低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行为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负面情绪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P<0.05);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3)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行为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负面情绪。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行为护理 患者护理满意度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治疗的9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7例;对比组单一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探究组同时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持续1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自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探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5.7%,高于对比组的80.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同时,进行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认知行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 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67.35±1.22)分、自我概念( 68.79±1.09)分、自护责任感( 69.67±1.82)分、自护技能( 69.78±1.23)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 P< 0.05)。观察组 48例患者和对照组 47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 3个月健康行为相比较,前者更高, P<0.05。观察组 48例患者和对照组 47例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前者更高, 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进行相关的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40名在职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护理方面进行调查,再对这40名护理人员开展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在培训之后,对他们护理前后的该护理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评估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对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能够提高他们该方面的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能够有效促进术中的压疮的安全护理模式的形成。

  • 标签: 术中压疮 培训 手术护理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氮平与利培酮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按照11比例随机划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诊58例老年痴呆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接受奥氮平治疗与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w(周)、治疗后8w(周)BEHAVE-A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w(周)BEHAVE-AD总分及治疗4w(周)行为紊乱、攻击行为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相比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奥氮平具有较高治疗价值。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老年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病患者采用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病患者64例采取数字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磷较对照组降低,社会功能、情绪处理、问题解决、自我照护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病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显著。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高磷血病 行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中心慢性病管理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通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DSCA)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患者空腹状态和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状态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DSCA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且利于疾病控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检验结果及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期间本社区进行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健康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并比较干预后患者血糖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和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检验结果及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较好,价值较高。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健康体检 健康行为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围生保健,观察组在常规围生保健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对比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在分娩后28d内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行为评分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优,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教育可使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有效提升,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行为等多个方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赋能教育 初产妇 母乳喂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卫生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0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术后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既可改善术后卫生行为,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口腔癌 术后卫生行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进行分组,A组35例(伴攻击行为),B组31例(不伴攻击行为),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攻击史、NOSIE-30评分两个因子分(激惹和精神症状)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认真评估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使患者病情稳定、健康恢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模式后,其健康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27例,其中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指导,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体力评分、病情评分、医疗状况评分、一般生活评分、社会心理评分分别为(10.14±5.13)分、(8.72±4.55)分、(8.72±4.54)分、(5.67±1.35)分、(8.51±3.13)分,参照组上述评分为(7.41±4.62)分、(4.34±0.85)分、(5.90±0.38)分、(3.90±1.42)分、(3.90±1.52)分,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同时实验组干预后的健康责任评分、躯体活动评分、营养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人际关系评分以及压力调节评分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患者的改善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护理干预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心理护理及遵医行为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本院诊治的50位患冠心病者作为案例,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人,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与在常规护理之上加上心理护理的方法,将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情绪改变情况来比较。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明显提升,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情绪,护患关系得以提升,互相信任,在临床治疗上的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情绪
  • 简介: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是国内唯一以手术临床为基础.反映手术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期刊。以科学、实用、先进、创新为目标,其办刊宗旨为:重点探讨与手术相关的学术问题,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研究:服务临床实践,提高手术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手术创新。

  • 标签: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订阅 临床实践 学术期刊 学术问题 办刊宗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取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7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延伸护理,可充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遵医嘱意识,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乙型肝炎 遵医行为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和再入院率的变化。结果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再入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遵医行为 再入院率